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推理的非形式逻辑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研究主要用形式逻辑的方法讨论法律推理问题,但是,随着学者们对非形式逻辑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在法律推理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非形式逻辑特征。文章从法律推理的非单调性入手,分析了非形式逻辑与形式逻辑、形式化的关系,通过案例总结法律推理的基本特性,试图论证法律推理的非形式逻辑特征。  相似文献   

2.
非形式逻辑30多年的发展紧贴论证实际,发展了不同于形式演绎逻辑的新逻辑工具。它所建立的论证分析、评估、批评和构建理论,大有成为普遍适用各领域的一般逻辑的势头。从图尔敏“法学模型”发源的非形式逻辑的理论可以应用于法律论证,形成一种面貌全新的法律应用逻辑。  相似文献   

3.
传统形式逻辑、康德先验逻辑和思辨逻辑都研究思维形式,它们都是广义的形式逻辑。但前二者由于所研究的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没有真正统一起来,它们所研究的思维形式就不是真正的思维形式,因而它们不是真正的形式逻辑。思辨逻辑所研究的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是真正统一的,因而它所研究的思维形式是真正的思维形式,从而思辨逻辑是真正的形式逻辑。讨论了这三种逻辑对传统形式逻辑矛盾律的态度,进一步认清了这三种逻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非形式逻辑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形式逻辑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它是自然语言学派、新修辞学及强调科学推理实践的科学方法研究者和逻辑学家批评形式逻辑的一个结果。非形式逻辑对论证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它可能既是形式(化)逻辑的补充,又是传统逻辑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5.
在哲学的语用学转向和非形式逻辑对话与论辩理论等理论的影响下,法律推理研究历经了一个由语形和语义研究到语用研究的转向.在具有强烈对话或论辩色彩的法律实践特别是司法实践中,法律推理研究的这种语用转向,为司法实践中之法律推理提供了新的分析评价视角,也为理性司法提供了更为恰当的逻辑理性根基.  相似文献   

6.
近现代法学理论的发展揭示法律推理在经典逻辑体系中不能得到很好表达,论题学方法为之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进路.论题学实质是上基于问题的论辩思维框架,它具有前提的缺省性和开放性、推理机制的弗协调性和实质论辩性、结论的可废止性和似真性特点.法律论题学的逻辑基础是非形式逻辑,它与演绎逻辑不是替代或竞争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的统一关系.论题学方法及其基本思想与现代广义模态逻辑、批判性思维、非形式逻辑理论相契合.  相似文献   

7.
逻辑作为英文logic的音译词首先由严复介绍到中国,同时严复还用"名学"来称呼它。但实际生活中的逻辑远比有名辩之学称谓的形式逻辑来得广泛。可以以现实生活中活的逻辑来充实形式逻辑的不足,在理论领域提出实用逻辑及其诸范畴。实用逻辑范式总是与一件事情、一项工程的流程紧密结合在一起,涵盖了判断、操作、补救三个阶段,遵循自我律、戒律、补救律三大定律。实用逻辑三定律已经由各国宪法与法律普遍采用,为人类文明奠定了坚实的逻辑基础,同时也能检证出很多原则原理、知识体系、工程策划、政策法律的缺陷与不足,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期,域外逻辑观念传入中国。域外逻辑观念包括两个向度的观念:一是形式逻辑观念,二是辩证逻辑观念。当时,国内有一批杰出的思想家是这两种逻辑观念的阐扬人,毛泽东就是其中的代表。毛泽东早期具有自觉的逻辑问题意识;他倡导逻辑问题法研究逻辑理论,这是方法论层次的思维方式的创新;他提出现实矛盾概念,深化了科学的逻辑范畴体系,这是逻辑理论体系的创新,具有重大建树意义;他强调逻辑的文化教育功能,制定了逻辑应用的操作程序,这种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毛泽东以对逻辑理论的独特理解和创造性地阐扬,为域外逻辑的传播、诠释、普及和国内逻辑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在中西文化汇流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古代逻辑的研究应把握如下三点:一是中国古代有着不同于西方形式逻辑的逻辑思想;二是正确理解"据西释中";三是将中国古代逻辑的研究放在思想史的大背景上进行的同时,我们也要坚持中国古代逻辑作为一门学科本身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0.
依形式逻辑推导出结论,是现代语境下刑事审判该当的逻辑技术.但中国传统刑事司法,奉行的是实体主义原则下的实质逻辑推理,即非形式逻辑操作.其中,甚至包含了反逻辑的思维和推理.该种非形式逻辑操作,在本质上是对法律文本的解读中注入具有道德情感色彩的因素.这种惯常的、屡见不鲜的非形式逻辑推理过程,体现了传统司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早期曾把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相互对立,后受苏联逻辑观转变和国内学术争论的影响,逐步开始接纳两者的统一,最终实现两者的完全融合。毛泽东逻辑思想的发展过程,不仅体现了我国近代逻辑思想史的特点,同样也是毛泽东逻辑思想的主要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新的逻辑分支,非形式逻辑是一种具有现代性特征的逻辑:从其兴起的动力说,它是一种旨在应对现代性问题的逻辑;从其发展的方式看,它是一种体现着逻辑自身现代性的逻辑;从其在中国的引入历程讲,它是一种对传统逻辑的现代化具有示范意义的逻辑。  相似文献   

13.
墨家思想表达和论证中所包含的逻辑结构是一种逻辑的应用,既包括逻辑理论、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应用,也包括应用逻辑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墨家对这些理论、规律和方法进行的总结,建立了自称为“辩”的逻辑学,类似于目前西方兴起的批判性思维或非形式逻辑。同时,墨家也表达了许多纯逻辑的理论和规律,从这个层次研究墨家逻辑,能使我们更深入地把握其内容、本质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谈谈非形式逻辑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积极、谨严的分析、评价,以辨别、确定某一论题、论述的是非、正误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论辩思维。非形式逻辑是有关批判性思维———论辩思维的逻辑。2 非形式逻辑仍然以思维形式为研究对象。它之所以叫非形式逻辑,只是说它是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论述的,目的不在于建立形式化的逻辑系统,而是要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论辩能力。非形式逻辑是非数理逻辑的逻辑。3 非形式逻辑是对数理逻辑的否定,是对传统逻辑的否定的否定———在更高基础上的对传统逻辑螺旋形上升的复归。4 非形式逻辑的出现证明所谓的"传统逻辑已经无用,我国逻辑现代化就是要用数理逻辑取代传统逻辑"的说法是错误的。5 今后我国高校一般文科应以讲授非形式逻辑为主,应组织力量尽快编出一批非形式逻辑教材。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 60年代以来英语国家兴起的“非形式逻辑”企图针对形式化逻辑难以对付的自然语言语境中的“非形式”推理而提倡一种分析、评估论证的逻辑。“非形式逻辑”已形成三个非常活跃的研究方向 :谬误理论、修辞学和论辩理论。刘春杰《论证逻辑研究》把对论证逻辑的辩护提升到了新的水平 ,对我国大学逻辑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60年代以来英语国家兴起的“非形式逻辑”企图针对形式化逻辑难以对付的自然语言语境中的“非形式”推理而提倡一种分析、评估论证的逻辑。“非形式逻辑”已形成三个非常活跃的研究方向:谬误理论、修辞学和论辨理论。刘春杰《评论逻辑研究》把对论证逻辑的辩护提升到了新的水平,对我国大学逻辑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逻辑学是研究推理的,所有的推理都可以转化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逻辑判断又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最典型的逻辑试题,亦是学生普遍难以驾驭的题型,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特点、推理规则,其负命题的等值命题以及其与推理的转化关系,可以较好地解决逻辑判断五种不同的题型,借此引导学生提高运用逻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路教授是我国逻辑学界的知名学者,其逻辑教学观点的独树一帜在学界产生了巨大反响。王教授的逻辑教学思想可归结为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逻辑现代化",它是指逻辑教学的现代化,而非逻辑学科的现代化;高校逻辑教学主要内容改革是指改革要以现代逻辑的知识体系替代普通逻辑;"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不是高校逻辑教学改革的方向。虽然,王教授的逻辑教学思想引发了激烈论争和讨论,但其逻辑教学思想中蕴涵的三个重要特点常常被学界忽略或误解,而这三个特点却为我们深入讨论高校逻辑教学和逻辑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与逻辑的关系探讨中国古代有无逻辑是逻辑学界与哲学界的新热点。由于“据西释中”的方法无法适当地解读逻辑与文化的联系,使中国逻辑不仅面临名称的困惑,而且面临失去作为学科存在理由的困境。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未来。从归纳逻辑的视角看,多元化研究路径是中国逻辑研究的必由之路,归纳化路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传统逻辑教学现代化问题 ,是一个与我国逻辑教学和研究密切相关的问题。“逻辑教学现代化”不是要抛弃传统逻辑 ,而是传统逻辑教学也要现代化。但是 ,曾经采用吸收数理逻辑的方式效果不佳。从推理实践和自然语言论证的需要来看 ,用数理逻辑或“形式化”的逻辑来“取代”传统逻辑显然是行不通的。事实证明 ,最明智的选择是结合非形式逻辑、批判性思维 ,更重要的是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与手段等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