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魏襄王十三年有文 :“秦取曲沃。平周女化为丈夫。”(见第二版第73 0页 )此读“秦取曲沃”四字为句 ,而以“平周”属下 ,误。其它通行本如周啸天、尤其主编的《史记全本导读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7年 5月版 )等皆沿其误。正确的标点应为 :“秦取曲沃、平周。女化为丈夫。”理由如次 :事若仅此一见 ,则句断于“曲沃” ,或绝于“平周” ,均无不可 ,而史公之本意则不得而知矣。同书《魏世家》有文云 :“(襄王 )十三年 ,张仪相魏。魏有女子化为丈夫。秦取我曲沃、平周。”与此《年表》所述事在同一…  相似文献   

2.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曾被郭沫若称之为“响彻干古的名句”。然而中学课本及某些古诗选注本对“酒肉臭”三字采取望文生义的解释,以为所措是豪门中“酒肉多得腐烂发臭”,这实际上是误释了。臭,即气味。《辞海》中对“臭”字的解释是:“气通于鼻皆日臭,无香秽之别。《易经》中有一句为人熟知的“其臭如兰”,就足以说明这问题。所以,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应释为;豪门府中飘出的是酒肉的香气,而路途上却是冻饿而死的穷人。被误释的杜甫诗  相似文献   

3.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昭明文集》卷十九《卷徒子好色赋》:“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其下注曰:“愚,钝也。乱,昏也。邪,僻也。言昏钝邪僻之臣,章华大夫自谦不如登所说也,言宋玉之所说邻女美色愚臣,守德不如登徒之说,况宋玉乎?臣,章华大夫自谓。”本句句读中州版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文选》标点本同,标点本并依此读断注文。考诸注文,李善亦以此读为依据,然二者皆谬。依原注,邪,僻也。则“邪”非语末助词,而为形容词,这是问题的关键。因以“邪”读断…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第四册袁枚《黄生借书论》有一段标点是这样的:“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日‘牯俟异日观’云尔。”笔者颇觉其中一处点断不可再错下去,须予以匡正,即将“必虑人逼取”后的逗号后移至。“而惴惴焉”下面,使之成为“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这是因为:①“必虑人逼取”和“惴惴焉”乃摹“夫人”的一段层进心理。“虑”是其心理活动,引发出“惴惴焉”的心理状态;而“摩玩之不已”则…  相似文献   

5.
《汉语大词典》“青李”条 (第 11册第 52 4页 )云 :“①李子的一种。晋王羲之《来禽帖》 :‘青李、来禽、樱桃、日给藤子皆囊盛为佳 ,函封多不生。’”细审文意 ,《来禽帖》的标点有误 ,应标点为“青李、来禽、樱桃、日给、藤子 ,皆囊盛为佳 ,函封多不生。”“青李、来禽、樱桃、日给、藤子 ,”是五种植物。“日给” ,《词源》释为“花名” ,并引《太平御览》卷 970三国魏杜恕《笃论》说 :“日给之花与木奈相似也 ,木奈结实而日给零落。”“藤子”又叫蔓胡桃。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 19说 :“蔓胡桃出南诏 ,大如扁螺 ,两隔 ,味如胡桃…  相似文献   

6.
《天妃娘妈传》作者吴还初小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人小说《天上已娘妈传》(又名《天妃济世出身传》),中土久佚,日本双红堂藏有明万历建阳乡。1本。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此复印本出版了黄永年先生的标点本,作为《中自古典小说研究资料丛书》的一种,作者标明“[明]吴还初”,其余米详。书前的黄永年先生《校.点说明》中说:“上卷卷首题‘南州散人吴还初编,昌江速士余德年校,潭邑书林熊龙峰择’。下卷卷尾有‘万历新春三岁忠正堂能氏龙峰行’o行牌记。”1990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也记作者为吴还初,但版记“万历新春三岁”作“万历新春之岁”。《…  相似文献   

7.
欧阳植梁、陈芳国主编的《武汉抗战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是一部颇有特色的抗战阶段史,值得向读者介绍。该书至少有三点值得称道。第一,研究视角独特。以往的抗日战争史论著皆是根据战争战略态势的发展,以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这一“三阶段”模式来组织编写的。而《武汉抗战史》则采取新的独特的视角,以抗战的指挥中心的转移为标准,将八年抗战划分为‘南京抗战”、“武汉抗战”和“重庆抗战”三个时期,从以往史学界一致认为的“我之战略防御阶段”中划分出相对独立的“武汉抗战”时期。从这一视角出发,作者指…  相似文献   

8.
读了顾铭学同志《魏志夫余传中的三个费解句》(载《学术研究丛刊》1987年第4期)之后,很受启发。也想就其中的“名下户”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我认为,《三国志·夫余传》中“邑落有豪民,名下户皆为奴仆”是一句前后连贯的完整的话。中华书局标点本以句号结句非常妥当。其中的“名下户”是一个词组,它是由“名下”和“户”两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9.
岳飞“尽忠报国”,出自元人编撰《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明嘉靖平话《大宋中兴通俗演义》(《武穆精忠传》,也有作岳飞出钱请工匠在背上涅刺“尽忠报国”四字。按.“精忠”见于《宋史》岳飞本传,“帝手书”精忠岳飞’字,制旗以赐之。”但见有“精忠报国”,初始于明末李梅草创、冯梦龙改定的杂剧《精忠旗》,“史言飞背有‘精忠报国’四大字”。此或为作者误识.不作为凭;但后来重蹈此误,而影响于它者,当出自清乾隆帝。乾隆十五年(1750年)皇帝所写与汤阴岳庙…  相似文献   

10.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句。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一九八三年五月版)注“三驱”说:“古代天子诸侯射猎以三次驱禽为限度,叫做三驱。”什么叫“三次驱禽”?为什么要三次驱禽?都不甚明确。比较明确的注释有两种,如下: (一)阴法鲁《古文观止译注》(吉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九月版)注:“三驱:一年打猎三次。因为打猎时必须驱赶禽兽,所以称打猎为‘驱’。”(见第五五二页;冯其庸等《历代文选》下册、张撝之《唐代散文选注》等注释大体相同) (二)《古代散文选》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九六三年七月版)注:“三驱,围合其三面,前开一路,使被猎的禽兽可以逃去一些。不忍把禽兽完全杀死,这是所谓好  相似文献   

11.
笔者《刘基〈张雨墓志铭〉及相关问题》一文,揭见《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第171~173页,其中引文两处标点疏误,特予更正。1·引《珊瑚木难》本刘基《张雨墓志铭》一文:“昔陶弘景得道华阳,是为华阳外史,今子得道于句曲,其必继陶,后乃号雨句曲外史。”其中“后”字当属前,正确的标点应是:“其必继陶后,乃号雨句曲外史”。2·引《珊瑚木难》附识:“右伯雨《墓铭文》、《明圹志》、《竹林宴集序》共三篇,乃陶南村《杂钞》中所录,考之《覆瓿》等集皆不载,故录之于此。”其中“伯雨墓铭文”应连为一体,为刘基所作碑铭篇名,正确的标点应是:“右…  相似文献   

12.
一、不是“我手写吾口”南社诗人古直编选的《客人三先生诗选》(仿宋精印线装本,1931年版)及其《黄公度先生诗笺》(中华书局,1935年版),均在卷前载《黄遵宪传》,古直在这不到500字的传记中,特别提到了黄遵宪“我手写我口”的诗歌创作理论,其开篇即云...  相似文献   

13.
周克庸 《晋阳学刊》2001,(3):102-103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整体上晓畅简明 ,唯“耳顺”二字颇为费解。对“耳顺”的解释 ,大致有两种。或以“耳闻”训“耳” ,以“不逆”训“顺”。如郑注 :“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 ;皇疏 :“顺谓不逆也” ;朱熹集注 :“声入心通 ,无所违逆” ,并引程子曰 :“耳顺 ,所闻皆通也” ;《四书味根录》 :“言之入于耳者 ,无所距 (拒 )亦无所迎 ,无所疑亦无所悟 ,顺焉、适焉” ;《论语通译》(徐志刚译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 997年版 ) :耳顺 ,“能听得进…  相似文献   

14.
《说苑校证》二十卷,向宗鲁先生著,中华书局1987年版,向著间有可商处,我曾作有《〈说苑校证〉订补》一文(《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1期),今复得若干条,兹敷衍成文,就教于学人。若高缭与婴为兄弟久矣,未尝干婴之过、补婴之阙,特禄仕之臣也。(君道篇 P16)按:若,今也,时间副词。吴昌莹《经词衍释》云:“曰若,发语词,犹言於今也。”章太炎《王伯申新定助词辩》云:“《盘庚》之‘若’当训此,此犹今也。”徐仁甫《广释词》“若犹今”举了4例,可参看。本篇后文云:“今吾好士六年矣,而栾激未尝进一人,是进吾过而黜吾善也。”言赵简子与栾激交…  相似文献   

15.
一般地 ,“吾丧我”被理解为《齐物论》的主旨 ,“吾”之境或与之相关的“物我”问题是文本中的最高问题。对“吾” ,《齐》文并没有任何直接的说明 ,只表明了“吾”的外在样态———“为是不用而寓诸庸”、“两行” ,此时这种外在样态的发出者“吾”显得很神秘。《齐》文存在“吾”和“我”两个空间 ,而以生存论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 ,同样存在着两重境域 ,一是如上所说“我”的 ,一是在“我”之先的 ,而后者 ,是否就是“吾”呢 ?本文在回顾《齐物论》的主旨之后 ,给出了一种解读“吾”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蒋民胜 《学术界》2002,(2):163-166
上海复旦大学语文研究所的《修辞学习》杂志 2 0 0 0年第三期第 4 1 - 4 2页发表了乔俊杰、马玉山二先生所写的《〈陋室铭〉疑析》一文 ,提出 :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乱耳”与“调素琴”混在一起 ,二者矛盾 ,使人迷惑 ;应改成“有丝竹之乱耳”则“全文足倍生辉矣” ;同时认为王力和郭锡良二位知名学者各在其《古代汉语》中对此文的解释亦有不周到之处 ,云云。是说也 ,我在吃惊之余 ,聊提出不同意见。孔子曰 :“辞达而已矣。”朱子曰 :读书之法 ,在于熟读而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两段话 ,各出于相隔…  相似文献   

17.
唐子恒 《齐鲁学刊》2002,(3):143-144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说客蒯彻劝说韩信反汉,以当时陈馀、张耳先友善后反目之事为例:二人结怨后,陈馀袭张耳,张耳“奉项婴头而窜”。中华书局标点本给“项婴”二字加了专名号,说明标点者将“项婴”理解为人名。其实“奉项”与“婴头”对文,“项婴”不是人名,这个专名号应当去掉。  相似文献   

18.
云南契丹青牛白马图与古契丹八部考辨杨毓骧一、青牛白马图解说“青牛白马”是古代北方民族契丹人对其祖先溯源的一个神奇而有趣的传说。在《辽史》卷32《营卫志》中就有一段记载;“相传有神人乘白马,白马盂山浮土河而来,有天女驾青牛由平地松林,泛黄河而下,至木叶...  相似文献   

19.
陆建华 《江淮论坛》2011,(3):65-68,108
《老子》中的“吾”、“我”多指老子本人,《老子》中关于“吾”、“我”的文字多为老子“自传”。由《老子》中关于“吾”、“我”的文字可知:老子借助于人们对“帝”的信仰而建构了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其所谓“道”出自于“帝”;老子以道为人生准则,以得道为人生目标,似“愚”实“智”,与“众人”和“民”等相区别;老子一面践行道,一面宣扬道,以失败告终,原因是天下人“无知”。“被褐怀玉”是老子生命的写照。  相似文献   

20.
一、无标点新诗的“崛起”《中国新诗选》①(1919—1949年),共选编26位诗人的82首新诗,其中无标点新诗只有田间的《山中》等2首。《中国现代抒情短诗一百首》(1919—1979年),共选编100位诗人的100首新诗,其中无标点新诗,也只有力扬的《给诗人)、辛迪的《航}}等5首。这虽不能说是反映了新诗发展的全貌,却也勾勒了新诗发展的一个轮廓。我们可以看出,无标点新诗不是“五四”以来直到70年代末新诗发展的主流。但是,70年代末至今,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以我国目前面向海内外、发表新诗为主的大型诗歌刊物《诗刊》为例,无标点新诗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