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州大学学报》2 0 0 1年第 2期发表了文学博士汪力教授的专文 ,评论《宋诗论集》(张福勋、徐文潮著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 11月版 ) ,题目为 :《不再忽视山峰间的丘陵———读〈宋诗论集〉兼谈古典文学研究的创新》。认为《宋诗论集》是一本“扎实而严肃的学术著作” ,“行文精粹而要言不繁” ,“接受了学术界的检验”。认为该书特色 ,首先是选题覆盖面广 ,不限于大家 ,更有一些人们较少注意到的小作家 ,表现了“追求创新的良好学风”。其次 ,即便于研究大家名著时 ,也能突破既有的研究限制 ,开辟新的课题 ,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第…  相似文献   

2.
张福勋、徐文潮新著《宋诗论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公开出版发行以来,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学遗产》、《中国典籍与文化》、《古典文学知识》等权威专业刊物给予报道、评介。孔凡礼先生的序又先后于台湾《宋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韵文学刊》、《阴山学刊》等给予转发。台湾成功大学宋诗研究所作为研究典籍;韩国庆北大学校人文大学汉文学科、岭南大学校文科大学所主持之东方汉文学会、东方诗话学会都作为藏书。一些著名的古典文学专业的专家学者,在宋诗研究领域卓有贡献的著名博导及博士生,从不同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由本刊常务副主编、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张福勋教授和他的研究生徐文潮共同撰著的研究宋代诗人、诗作、诗论、诗派等的论文结集《宋诗论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8年 11月出版 ) ,荣获包头市第五届文艺振兴奖一等奖 ,在日前召开的包头市第三届“五个一工程奖”和第五届文艺振兴奖的表彰大会上 ,受到了隆重的表彰奖励《宋诗论集》获包头市第五届文艺振兴奖一等奖@薛报  相似文献   

4.
张福勋、徐文潮著《宋诗论集》收集了张、徐二先生近十多年来发表的宋诗研究系列论文30 多篇,论题集中,自成体系。作者以公正的态度和求实求真的严谨学术作风,对宋诗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客观论断;对宋代诗人的诗论作了较系统的论述和富有开拓性的整理挖掘,选择合理有效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亦为其显著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张福勋先生的《宋诗论集》,既研究宋代诗人诗作,又研究宋代诗论,张先生善于从本质上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论证透辟,研究视角也有所开拓,《论集》是有着很强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而又很有深度的宋诗研究力著,是当代宋诗研究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武汉大学人文学院、湖北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的《宋代文学研究年鉴》(1997- 1999)由武汉出版社 2 0 0 1年 10月出版。该《年鉴》于开篇《宋诗研究的展望》征引程杰、莫砺锋载于《阴山学刊》2 0 0 0年第 2期的文章 :《新时期中国大陆宋诗研究述评》 ;在“研究综述”中引用台湾学者张高评发表于《阴山学刊》1997年第 3期的文章 :《新变代雄与宋诗之文学史地位》 ;于“论文摘要”中摘引了杨海明发表于《阴山学刊》1997年第 4期的文章 :《柳永 :世俗词人的人生哲学和人生况味》 ;于“论著索引”…  相似文献   

7.
《阴山学刊》常务副主编张福勋教授宋诗研究系列论文之一种《论诚斋诗的恢谐艺术》,被台湾编辑出版之《宋代文学研究丛刊》(第三期)选录。该丛刊收录世界各地有关中国宋代文学研究之精品,具有权威性、资料性和收藏价值。目前已出三期。第三期由主编代序之《宋代文学研究面面观》,评价“张福勋《论诚斋诗的恢谐艺术》,具体归纳出误会、重复、谐音、反常、打浑、调侃、对比、颠倒、疑问、数字十种恢谐法,对《沧浪诗话》所谓‘诚斋体’提供新颖而坚实的诠释视角。”认为是宋代诗词体派研究之“力作”张福勋教授《论诚斋诗的恢谐艺术》被…  相似文献   

8.
《阴山学刊》首期在国内公开发行后,受到高教界、学术界、理论界、出版界的关注和赞扬。刘世德的《雄飞馆刊本〈英雄谱〉与〈二刻英雄谱〉的区别》、刘孔伏的《罗贯中生卒年及籍贯辨析》、马白的《古代文论研究与当代意识》全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复印资料1988年5期转载。并于同期“索引”将徐应佩、周溶泉《谈古代的“咏古”诗》、温公翊《杜苟鹤行实考略》、张福勋《论陆游的咏物诗》、张  相似文献   

9.
本来,鉴于李零教授的《丧家狗:我读〈论语〉〉已经引发过一阵争论,笔者已不准备再多说什么。但是,2008年1月25日,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发起,《光明日报》《文汇读书周报》《博览群书》杂志等42家媒体联合推出的“2007年十大图书”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李零教授的《丧家狗:我读〈论语〉〉赫然在列。这重新引发了笔者的关注抑或说忧虑。谨此,笔者忍不住想再多说几句,以待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避熟就生与化生为熟》作者张福勋原载《文史知识》2 0 0 0年第 8期杨万里说 :“旧家句熟近来生”。由“熟”到“生” ,是艺术家不断追求创新的表现。人才有限 ,而诗艺无穷。欲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艺 ,靠的就是诗人的创造。“就生”是一种创造 ,而“化生”也是一种创造 ;“避熟”是一种创造 ,而“为熟”也是一种创造。关键是要运用好其中的辩证法 ,转化好“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让“就生”与“化生”各尽其妙 ;“避熟”与“为熟”各造其境。《说摘句》作者张福勋原载《名作欣赏》2 0 0 0年第 6期摘句评在古代诗评中 ,是一种最常见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我校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副教授、《阴山学刊》副主编张福勋先生,倾十年心血撰就的宋代诗话研究的专著——《宋代诗话选读》,最近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由我国著名学者、南京师大中文系教授吴调公先生亲为作序。序称:“《宋代诗话》的指归,决不限于为诗话作介绍,或仅仅作为诗话学习、研究的辅导读物。它对于古代诗歌美学、古代诗歌鉴赏以至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等等研究来说,也都是一本有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的读物”.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文艺批评史上,王国维最先参照西方文艺理论,经由《〈红楼梦〉评论》等文章而建构相对完整系统的理论批评体系,引领着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潮流与模式。此乃其文学研究"得"之关键所在。然而,《〈红楼梦〉评论》中也存在着严重的错误观点,这些错误观点长期被学界所忽略,这是不正常的。王国维认为《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与中国人的精神大相违背,就是一个严重的失误。《〈红楼梦〉评论》表现出以西释中批评模式的局限性,此乃其比较文学研究"失"之体现。其研究之"得",启迪我们在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时,要自觉以中国文论话语规则为主来融会西方文论;其研究之"失",对今日仍盲目套用西方文学理论解释中国文学的批评模式,则具有不可忽视的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编辑部和文学研究所联合发起的建国以来的首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4月15日至21日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十七个省市的一百二十余名代表参加了这次讨论会。从去年7月份起,《社会科学研究》就开辟了《〈三国演义〉研究》专栏,提出了“重新开展对这部古典长篇文学名著的研究和讨论”,并先后发表了王利器、李厚基、刘知渐、陈辽等同志的十余篇文章和《社会科学研究》编辑部整理的《建国以来〈三国演义〉研究情况综述》,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为这次会议的胜利召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于近日揭晓 ,我院有 6项成果榜上有名 ,它们是 :1、韩雪屏《语文教学论系列教材》 ,获优秀著作二等奖 ;2、张福勋《宋诗论集》 ,获优秀著作三等奖 ;3、李慧龙《关于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关系和区别》 ,获优秀论文青年奖 ;4、刘丹沁《信息时代与编辑的角色定位》 ,获优秀论文奖 ;5、朱凤英《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获优秀论文奖 ;6、冯丽《关于民族地区发展市场经济的探讨》 ,获优秀论文奖内蒙古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结果:我院6项成果获奖…  相似文献   

15.
《阴山学刊》1999年第 3期推出“港台文学研究”专栏不久 ,立即在台湾引起反响。在台湾岛内外久负影响的《展望》杂志于2 0 0 0年元月号全文转载了由吴素娥、金鹏善撰写的论文《何日共一曲尽诉故园情——郑向恒散文印象》。并特别加了“编者按”,称由大陆内蒙古包头师专中文系两位作者合撰之此文“曾于今年 (指 1999年 )九月刊登于《阴山学刊》第 12卷第 3期 ,本刊为了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特刊出 ,以飨读者。”郑向恒先生也两次来信 ,对作者和《阴山学刊》表示敬意台湾《展望》杂志全文转载《阴山学刊》论文@张福勋…  相似文献   

16.
由包头市文联编辑出版的《包头市文学评论集》,汇集了我市文艺理论工作者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是我市笫一部文学评论集。论集共收文章29篇,其中5篇是我校教师撰写的评论:张伟、王鸿应《童心观照的女性世界——陈吟小说探微》;艾思、志海《文学的堕落——“玩文学”与“性文学”诘难》;文心、余墨《包钢建设者的心曲——<铁花选萃>漫谈》;学文、福勋《文学要迅捷地反映  相似文献   

17.
张福勋  温斌 《阴山学刊》2008,21(2):14-20
方回是由宋入元的诗歌理论家、批评家。他所编注的《瀛奎律髓》(又名《唐宋诗三千首》)是他一生诗学思想的精髓。他以敏锐而高远的宋诗眼光,对宋诗发表了一系列精彩论断。这些观点主要有:宋诗学唐而过之;回护“江西”,倡“一祖三宗”说;虽不喜西昆,但也肯定其“变国初诗格”的功绩;认为‘‘四灵”、“江湖’’救“江西”之彝,却落在了晚唐之下;认为瘦硬与自然,是宋诗格之“两途”;肯定用事是宋诗的一种诗法,而且认为宋诗“善用事”;对于宋代的僧诗这种特有的现象,也给予特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凡是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人,提起唐诗,那是众口一辞,誉为中国诗史上的高峰;一提到宋诗,却聚讼纷纭,毁誉不一。贬宋诗者把它说得一无是处,甚至谓“终宋之世无诗”(陈子龙《陈忠裕集》)褒之者有的则把恰恰是宋诗的缺点也加以赞赏,奉为圭臬。建国以来,诸家评论兼顾内容形式两方面,肯定了宋诗的历史地位。但自从公开发表毛泽东同志《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之后,由于信中谈到“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一些文学论著涉及宋诗时,大多不是裹足不前,就是绕道而行,或者只谈宋诗不懂形象思维而不及其它。这就会使人产生宋诗除了“味同嚼蜡”之外再无长处的误解。我认为毛泽东同志的评论本是从诗歌创作的形式方面着眼的,并没有对宋诗给以全面否定的意思。我们绝不能因为毛泽东同志对  相似文献   

19.
《文史哲》2015,(1):2+169-170
<正>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成立于2002年,是由原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民俗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成的,著名历史学家王学典教授为创院院长。2003年该院开始编辑出版《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专刊》,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刊行5辑19种28册,其中包括王绍曾《目录版本校勘学论集》,董治安《两汉文献与两汉文学》,孟祥才《秦汉人物散论》,张金光《秦制研究》,张富祥《东夷文  相似文献   

20.
张成德研究员张成德,1945年8月生。研究员。196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1969~1978年任解放军63军新闻干事;1978~1984年任山西人民出版社文艺室编辑;1984~1988年任山西人民出版社文艺室主任、北岳文艺出版社总编;1988~2000年任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2000年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兼任全国“扫黄打黑”特约督察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山西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文学、美学。已发表评论文章百余篇50万字,主要有:《简评1983年〈汾水〉的中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