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在仙台的学医生涯,虽然时间不到二年,但在鲁迅思想演变中,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阶段。一九七六年九月,笔者作为赴日《鲁迅展览》随展人员,参观了“鲁迅故居迹”、仙台医科专门学校遗址,瞻仰了“鲁迅之碑”,目睹了一些文物和资料。我以为其中有一些内容还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一九四九年二月出版的《作家书简》(平衡编辑、上海万象图书馆影印),收有鲁迅书简十封,但影印时全都贴没收信人姓名.这十封信,在许广平同志编《鲁迅书简》征集信稿时,收信人没有交出,因而未入《书简》;《鲁迅全集》十卷本书信部分亦未收录.《作家书简》有卷头语云:"戊子(一九四八年)孟冬,偶然于上海三马路冷摊上,购得整束的断简残扎",其实这是编者故弄玄虛.我曾请教过赵景深先生(编者提到的给予帮  相似文献   

3.
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四日,日本东洋印刷株式会社印刷出版了《鲁迅在仙台的生活记录》一书,内刊有保存在日本的研究鲁迅去仙台前后的新资料,现就其中几个史料向大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李菁同志的《关于鲁迅对日译本〈阿Q正传〉的校释》(刊1975年10月18日《光明日报》)一文,为我们介绍了他最近从《阿Q正传》的日文译者山上正义的儿子山上晃一那里看到的鲁迅用日文亲笔写给译者的信札,和为译本作的校释的原件.他把鲁迅这一封信件全文翻译出来,从而提供了鲁迅的一封集外致日本友人的书简;述说了校释的部分内容,记叙了日译者的简单经历,和手稿的发现经过.这是极其有益的;然而,尚嫌不足的,是对日文译本《阿Q正传》这本书和他的编译者,却绍介不多,言犹未详,似应补充;说编者尾崎秀  相似文献   

5.
新文学运动以来,在对"幻灯事件"和"找茬事件"等仙台留学经历的多次叙述中,鲁迅将弱国子民的屈辱感和民族危机感作为自己当年弃医从文的情感和心理依据;然而,"仙台叙述"的文学真实与当年仙台留学的生活真实之间的差异,实与鲁迅后来重精神、轻体格的启蒙立场及身份认同有关;此外,经由对以往留学经历的重现、"选择"乃至"虚构",鲁迅回顾并确认了自我成为启蒙文学者的思想历程,也以向世人昭示的方式提供了人格形成的"榜样"。如是,鲁迅塑造了一种启蒙文学者的"理想典型",呈现了他所愿意承认的仙台记忆对于自我与过去、现在及未来之间的连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关于鲁迅“五四”时期的思想,长期以来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仅就其中一个目前有争论的问题,即当时鲁迅的进化论思想,略抒管见。一“五四”时期,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英勇旗手和主将鲁迅,在十月革命和无产阶级思想的(井彡)响下,从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左(羽一)的立场出发,怀着为人民大众谋解放的目的,与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取同一步调,对帝国主义、封迠主义的反动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彻底的批判,迠立了丰功伟绩。对于鲁迅的这一伟大历史功绩,大家都一致首肯;但鲁迅当时的宇宙观,或者说他使用的思想武(?)是什么呢?人们的回荅不一。有的同志认为,主要依俈无产阶级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作为思想武(?)。我们认为,这不符合实际(?)况。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十月十四日举行了全院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学术报告会。大会由科研处付处长梁振明同志主持。会上有中文,政史和教育教研室等文科各系室的师生代表,宣讲了涉及哲学、教育及文学各个领域的鲁迅研究论文。这些论文都先后在我院文科学报增刊《鲁迅教育思想研究》和纪念鲁迅专集(1981年第三期)上  相似文献   

8.
笔者针对“鲁迅与仙台”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中记述的幻灯事件是否虚构情节,藤野先生的教学方法使鲁迅反感而离去等,提出在解读中应坚持“温情和善意”的原则。通过考察文章的写作背景,认为鲁迅写作的基调是温情和善意。即便有虚构情节,也不足以影响这个基调。以往的“鲁迅与仙台”研究也符合这个基调,亦即符合鲁迅本意。笔者批评了当前文学研究中的“解构”主义倾向,即妄议历史人物,无根据地怀疑一切。这种倾向在“鲁迅与仙台”研究中虽然比较轻微,但也应该警惕。我们应该提倡对历史人物的温情和善意,而不以臆测或以时事政治需要来衡量人物。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在勤劳的战斗的一生中,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大量的书简。据《鲁迅日记》记载和鲁迅生前的亲友回忆以及鲁迅逝世四十多年来陆续发现的鲁迅书简,大约有五千五百六十余封,现在已被我们搜集到的全简共有1566封,残简32则①,其中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书信集》共收全简1387封,残简15则②,除鲁迅生前自己编入文集的60封,编入《两地书》的67封,合127封外,  相似文献   

10.
评者认为著者阿部幸夫独具慧眼,其专著《鲁迅书简与诗笺》深入思考了鲁迅书简的内容,挖掘了具有相当审美眼光的鲁迅所使用的插画便笺潜藏的意趣.著者面对鲁迅亲笔原稿的笔迹,力图感受“鲁迅本人的气息”,从中可以得知晚年鲁迅大量观赏电影以及微妙影响小说集《故事新编》表现方法的情况;阿部幸夫的《鲁迅书简与诗笺》形成了“阿部世界”,这个“世界”深入到了“鲁迅世界”,涉及了鲁迅及与之相关的诸多细碎的事实或感性.  相似文献   

11.
蜗居在仙台     
何礼仁 《社区》2011,(12):57-57
前两年我到日本的仙台去打洋工。仙台是官域县的首府,东临太平洋,市内的街道两边遍布榉树,美丽的广濑川横穿市中心。仙台拥有众多大学,鲁迅留学日本时曾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读书,该校建有鲁迅纪念馆。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鲁迅前期思想估价问题有的同志认为鲁迅前期的主导思想是“进化论”;有的同志认为是“社会革命论”;有的同志认为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民主主义”,不同意说是“进化论”。二、关于“国民性”问题 (1)国民性与民族性的关系。不少同志认为鲁迅所谓国民性就是民族性,就是斯大林所说的一定历史时期内民族的心理素质或精神状态。也有同志认为鲁迅的国民性并非民族性,鲁迅在不同文章中谈到国民性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毕生献身于革命的文化教育事业,在文教战线上向敌人冲锋陷阵,为革命培养人才,建立了不朽的业绩.毛泽东同志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1881年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县城.原名周树人,字豫才,1919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才暑名鲁迅.鲁迅的童年和少年是在家乡度过的.1898年(光绪24年)18岁时,往南京入江南水师学堂肄业.次年改入江南陆军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其时正值康梁“变法维新”,并读到英国赫胥黎《天演论》的译本,初步接受了进化论思想.1902年毕业.同年4月,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在仙台学医.1909年回国,开始从事教育事业.但是鲁迅由学医到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应该追溯到1906年弃医从文,决心做“精神界之战士”的时候,这是鲁迅战斗历程中的重大转变,因此《年谱》从1906年起.  相似文献   

14.
作为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宋庆龄同志和鲁迅等人联手于1932—1933年,以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包括新的“民权主义”)为武器,并在一定程度上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针(鲁迅当时已经成为共产主义者,宋庆龄也与之十分接近),组织并领导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又叫“中国人权保障同盟”);同国民党压制反对人权的行为作斗争。这件史实,以百分之百的确凿性,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者向来是“尊重人权”并为人权的实现而斗争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藤野先生一生是坎坷的、平凡的;是一位对事业不懈的追求者,对患者负责的态度,令人佩服和敬仰;在鲁迅于仙台学医期间,藤野先生乐于施教、施爱,对鲁迅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6.
鲁迅,作为中国新文学奠基人,国民性批判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这一思想的形成与其早期的人生经历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鲁迅青少年时期的家道中落、南京矿务学堂求学、进化论学说以及日本仙台学习医学等人生轨迹,都对其国民性批判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使其最终选择这一思想成为他毕生致力完成的历史责任与文学使命,代表着现代启蒙知识分子在学而优则仕思想终止后的精神状态与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7.
唐甄(1630~1704年)是我国早期的启蒙思想家。他一生发表了大量有胆识的政论文章,对当时和后世影响都很大。他的政治思想的哲学依据是什么,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分歧很大,有的同志认为是唯物主义,有的同志认为是唯心主义。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发表自己一些看法,以就正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18.
魯迅论屈原     
鲁迅在他的早期、前期和后期,对屈原都有所论述,而且越到后期论述越精辟。本文将循着上述三个时期的线索,介绍鲁迅对屈原的评价,这对我们研究古代作家是有启示的。 (一) 屈原是鲁迅早期所喜欢的中外著名作家之一。据鲁迅的老朋友许寿裳回忆:一九○二至一九○四年,鲁迅留学日本,在弘文学院补习日语,曾购买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而在这些外国作品中间夹着一本线装的日本印行的《离骚》。鲁迅后来赴仙台学医,临行时把这本书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鲁迅诗作的过程中,许多青年同志都反映说“不好懂”。我对此反复进行了询问,才了解到这“不好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诗作的历史背景离我们太远了,当时发生的许多事都是我们感到陌生的。第二,对鲁迅各个时期思想发展的概貌,我们还把握不住,尤其是对一些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的倾诉,更是难以准确无误地加以说明。第三,典故的运用对缺乏多方面知识素养的同志,也增加索解的困难。第四,  相似文献   

20.
六月十九日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文学研究所所长彭定安同志同我院鲁迅研究室同志座谈了如何提高鲁迅研究水平问题。座谈会上,他肯定了我院以鲁迅教育思想研究为主的鲁迅研究成果,并就提高鲁迅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