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增长快,除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文化教育较为落后、传统婚育观念影响较深以外,生育政策的宽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国家颁布并开始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各地区正在制定计划生育法实施细则时,对民族地区宽松的生育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应尽快列入民族地区计划生育工作的战略决策之中。本文就少数民族地区生育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可行性、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主要内容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浅谈生育政策调整与性别比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兆钧 《学术界》2004,(6):115-123
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社会各界和许多专家提出不少真知灼见。针对用“调整生育政策来解决性别比问题”的观点 ,作者提出了不同见解。从安徽省性别比现状分析入手 ,提出了“减少数量的生育观念超前 ,‘偏好男性’的生育观念转变滞后 ,是导致性别比偏高的主观因素”的主要观点。剖析了生育政策调整对性别比的影响。提出了制定人口政策应坚持以人为本 ,加大物质奖励和政策推动的激励机制 ,着眼于营造崇尚女性的社会氛围 ,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生育观念。最终实现政府愿望和群众意愿相统一、可持续发展需要和人类生育的自然需求相一致、人与社会及自然协调和谐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我国人口学界的研究视角聚焦在人口政策上,影响了广大民众对计划生育的态度。从放开"单独"二孩到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出台,把社会对生育政策的关注度推向了高潮,成为热议话题,众说纷纭。总体上看,指责计划生育(主要针对一孩生育政策)的偏多,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面对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为应对人口婚育发展趋势的新变化,国家和家庭应采取积极互动的办法,未雨绸缪,防止"少子化"倾向在我国蔓延。  相似文献   

4.
出生性别比从正常到失衡与现行控制生育子女数量的生育政策是同步的,在时空、群体等方面具有一致性。生育政策强化了生育个体行为者的性别选择意愿,表现为出生性别比具有省区差异、城乡差异以及孩次差异。以生育政策率为1.5-2.0区间值作为拐点,出生性别比或者高于其正常值域、或者逐渐趋于其正常值域。  相似文献   

5.
生育政策调整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取决于目标家庭的反应。除了要探讨家庭的多孩生育意愿以外,还需要对家庭的多孩生育决策过程进行考察。由于中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独生子女政策具有城乡差异,许多农村家庭在政策调整前已经生育了两个或三个孩子,生育决策的研究应该将重点放在城市,研究范式上则选择日常生活研究更为合适。此外,为了更好地把握中国家庭的生育决策过程,还需要了解不同文化中的关系性质与生育决策的逻辑,以及一孩生育研究与多孩生育研究在中国政策背景下的差异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现行出口贸易政策的思考及调整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出口超速增长,出口依存度迅速提高,过度出口的现象和不利影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奖出限入的贸易与汇率政策部分地促成了我国外贸的失衡发展。作者认为应该摒弃过分追求出口创汇和贸易顺差、以奖出限入政策支持出口等惯常的出口贸易发展思路,提出要继续采用国际上通行的促进出口发展包括扶持鼓励高科技产品出口的政策与措施;以市场为主导适度出口,将出口增长速度与出口依存度降至合理水平;主要依靠增加内需来带动国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农村现行土地政策进行了思考 ,对以“家庭联产承包到户”为主要模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体制的利弊进行了分析 ,对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演变和家庭承包体制与现代农业、与农村社会保障及影响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因素进行了表述 ,以图摸索出今后农村土地政策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两国都采取了相应的计划生育政策对本国的人口实施控制,但是成效却大不相同。快速增长的人口将严重制约印度的经济发展,带来诸如粮食、土地、环境、就业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对中国和印度两国生育政策运作机制的对比研究,发现两国在政策制定及其实施机制上存在的差异,探究印度计划生育政策失败的主要原因,寻求对人口生育控制的更为有效的政策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9.
蒋美华  彭颖 《南方论刊》2022,(4):60-61,74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我国的生育保险制度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这与近年来逐渐凸显的低生育率以及日益严峻的老龄化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随着"三孩政策"的出台,生育保险制度也面临着新的需求和挑战.本文基于"三孩政策"的背景,梳理生育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探究生育保险制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生育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受益程度...  相似文献   

10.
"全面两孩"政策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必将对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体系产生重要影响。它将改变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体系的政策规范、价值取向和行动方式,变"从紧"导向为"宽松"导向,鼓励按政策生育,同时将对奖励扶助政策、节育政策、惩罚政策、计划生育经费投入、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机制等方面产生不同的重要影响。要有效落实"全面两孩"政策,需要相关部门变原来的"从紧"思维为"宽松"思维,变"人口是负担"的传统观念为"人口是资源"的新观念,用"与时俱进"的精神设计新形势下的人口政策规范、价值取向和行动方式,树立科学的人口价值观、发展观、问题观和治理观,形成现代人口治理机制,实现我国人口可持续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财政赤字的增大和降息空间的缩小 ,应适当地调整和充实财政政策的内容 ,把以政府支出为主的财政政策转变为以减税为主的财政政策 ,同时实施更为积极、灵活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2.
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意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课题组2006-2007年在江苏六县/市开展调查的初步分析报告。本调查从多个角度测量收集了有关生育意愿、生育观念、生育计划及其影响因素的信息,初步探讨了生育的政策、意愿、计划、行为之间的关系。调查发现,育龄妇女的意愿生育水平和实际生育水平都远远低于更替水平,理想子女数、现有子女数、生育打算和政策允许的生育子女数之间存在差距。育龄妇女对子女作用和子女价值的认识已经变化,精神需求是生育的重要理由。生育政策对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影响已不是首要因素,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才影响人们的生育决策。  相似文献   

13.
货币错配理论在国内外学者的努力下不断发展成熟,为我们观察金融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货币错配的视角出发,研究了我国在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选择上的矛盾状况,并就化解矛盾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智库的意识形态属性内在地决定了其是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力量。通过政策文本量化分析,运用词频统计、共词聚类分析和社会网络图谱分析等方法,对与智库有关的165份中央层面的文件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得到目前与智库相关度较高的高频词和热点领域有“高等教育”“文化传播”“国际合作”“智力资源”“网络安全”等,同时总结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意识形态领域具有理论创新、舆论引导、教育与人才培养、公共外交这四大功能。并以此为基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意识形态功能的充分实现提出了完善后备支持、创造有利条件、扩宽路径空间这三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四年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目前,我国经济正逐步走出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的经济疲软时期。但是,我国经济增长势头的恢复是不稳固的,不仅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而且仍然存在着令人担忧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本文认为更好地巩固和加强经济增长势头,正确理解和把握积极的财政政策、适时调整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取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列宁立足苏联国情,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初步探索了适合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允许自由贸易、鼓励共产党员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等。新经济政策不仅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思想渊源,同时对今天我们处理“三农问题”也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是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逻辑起点,又是不断拓展这条道路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源泉,又是不断完善这个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征,又是不断增强这一制度生机活力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8.
实行“租让制”是列宁的伟大首创,也是列宁对外开放思想核心内容。作者从实行租让制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必须坚持的原则、政策与策略三个方面对列宁“租让制”对外开放思想进行了全面阐述。今天研究与继承列宁这一宝贵思想遗产,对于我们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仍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美国华裔戏剧已有大约百年的历史,其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为初级阶段;20世纪70年代为崛起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为繁荣发展时期.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华裔戏剧无论从创作主题、戏剧形式,还是影响范围,都有很大的变化,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剧作家和作品.研究美国华裔剧作对于研究海外华人戏剧传统的建构,探讨中国文化与文学对海外华人戏剧的影响,以及了解华裔戏剧在海外的接受,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已经兴起并且迅速成长壮大。我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不仅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公共政策的执行主体、执行方式、执行监督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公民社会在影响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可以通过构建多中心公共政策执行网络实现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执行影响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