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剖析公共行政学方法论意义上的国内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主题,区分出比较型、概念型和热点型等三大研究类型。中国本土化公共行政学科建设,将藉由国内行政体制改革研究而在方法论建构中寻找到比较合理有度的立论着力点。该立论着力点将审慎维护"国际性"观念取向与"中国性"观念取向间的事实均衡状态、"实证性"观念取向与"价值性"观念取向间的事实均衡状态、"质性"观念取向与"量化"观念取向间的事实均衡状态,以便切实摈弃空洞泛论式的学风,寻求能够不断发现、探讨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创新型研究模式,积极有效地推动建构中国本土化公共行政学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社会学本土化的争论反映了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30多年来社会学的发展,不同阶段争论的议题正是社会学作为一个专业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点体现。从研究对象的转换、本土社会学理论的建构到认识论、方法论的提升,不同部分的专业构建出现了研究议题、理论普遍性和方法论上的本土化争论。中国社会学本土化是从引入西方社会学理论,到构建中国本土学术共同体的过程,"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本土化的两个方面。社会学面临的问题是对中国社会的"深层结构"的把握,这是现阶段本土化所回应的根本性议题。  相似文献   

3.
以美国科技本身的历史发展、科技共同体及其他人对科学、技术和工程等范畴的"纯科学信念"、"工业研究信念"等基本观念及其相互之间争论的历史演变为背景,考察万尼瓦尔.布什如何使用与此相关的基本概念建构工程的"科学"地位与工程师的"研究者"身份,以及如何建构美国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层级模式的科技文化和科技组织模式;这种研究把话语分析与建构论相结合,着重考察行动者如何通过建构文化来建构社会,这表明该方法在科技史学方法论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直觉主义的类型分析,指出直觉主义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流派理论共同的方法论基础,对于理解当代社会理论和问题具有方法论意义.作为经验论与唯理论以外的第三种认知方法和理论建构方式,直觉主义方法论尤其是波兰尼的意会理论,应当作为当代社会研究的方法论之一,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文化自觉促进了教育研究思维的"本土化",厘清了教育研究本土化的认识论基础,为教育研究本土化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教育研究本土化不仅仅是一种本土行动,更是需要以本土文化精神为路标,将本土问题作为研究活动的逻辑起点,以本土行动作为其实践着力点。文化自觉论为教育研究本土化设定了路径,我们应从建构"本土"教育理论架构、确立基于整体论思维的教育研究范式以及社会行动取向的实践运演出发,实现教育研究本土化。?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人类主义的"科学论"以自然与社会的截然二分为出发点,走向了方法论上的两种人类主义——逻辑经验论的方法论不对称性原则与社会建构论的方法论"对称"性原则,二者两极相通,陷入反映论意义上的表象主义困境。科学实践哲学中的本体论对称性原则消除了自然与社会的截然二分,在方法论上实现了自然与社会的对称,由此走向了实践建构意义上的生成论,它使科学论不仅摆脱了表象主义的困境,而且还展现出一种新的科学观——生成本体论。  相似文献   

7.
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方法论的研究与建构是环境法学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现有的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促进了"方法论的自觉",并对环境法学的"知识增量"作出了贡献,但从总体上看,其是一种"观念导向"的研究进路,缺乏理论与现实的互动,在研究前提上也有深入反思的必要。环境法学方法论应面向实践,遵循"问题导向"的研究进路,以解决具体的环境法问题为宗旨。  相似文献   

8.
选择一种可操作的案例研究模式已经成为研究者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工作。基于方法论视角,根据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本研究发现现有的案例研究模式分类缺乏综合考虑研究者的主观需要、客观条件、实证研究逻辑及其技术路线等因素。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首先探讨了当前案例研究分类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其次,分析了研究者的主观需要与客观条件以及实证研究逻辑给现有案例研究分类带来的冲击。最后,基于方法论的功能主义视角,将案例研究划分为基础理论建构模式、理论确证模式、理论建构与确证相结合的混合模式三种,以供案例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本土化是目前中国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学科来源、历史发展、对外来教育理论的应用等方面,中国教育学都表现出明显的本土化缺失;在中国传统经验和实践现状的基础上,教育学服务于中国教育实践,这是教育学本土化的中心内涵;实现中国教育学本土化,可从建构中国式话语体系、转变传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构建逻辑体系、创建中国教育学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本土化女性心理学建设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心理学本土化的首要条件是研究者自身的本土化,在此基础上能够作到将所研究的对象放置于传统--历史--宗教--文化的框架中,加速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以及心理健康评价标准的本土化,使女性心理学尽快地服务于中国广大的女性.建立本土化女性心理学必须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与本土女性心理学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理论建构和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以"环境与社会"为切入点,考察了环境社会学的演进过程,阐述了环境建构论的理论主张实质是要在知识社会学里研究环境问题,指出其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大大降低了关于环境问题建构中的自然要素的决定论地位,而突出了社会或文化实践的解释学意义。把人们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转向到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库恩的范式论对心理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范式论引发对心理学科学性的争论与反思;范式论摧毁了科学主义心理学方法论的客观性根基;范式论启发心理学要加强理论探索,建构统一范式,转换思维方式,鼓励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哲学与民族学、心理学的角度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式进行理论与实践思考,建构其当代话语,对当今中国民族心理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民族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建构离不开对民族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探讨。依据笔者对民族心理学的多年研究,从民族心理学研究及其在科学三角形中的地位、民族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理念、民族心理学独有的“田野实验法”以及研究内容、社会目标等方面讨论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式。该研究试图探讨中国民族心理学的本体论、知识论、方法论及实践论和价值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学科和流派的分化、国际化与本土化、学术思想的当代性与传统渊源、基础性与应用性等诸种矛盾对心理学理论的整合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心理学教学改革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这些问题,构建符合时代需要、切实可行的课程和教学模式."多元比较、综合诠释"的方法论,应用性、开放性的课程建构,交流与对话的教学方式,都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宏观思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工作职业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妇女社会工作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结合当前妇女社会工作的现状,本文回顾了妇女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的起源和发展;并提出了以人种研究方法论进行中国妇女社会工作本土理论建构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区域史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迅速展开,其相关理论问题引起了学界的注意。区域史研究应当具备方法论的意义。区域首先是需要被检讨的对象,研究者应当将区域视为历史演变的结果,思考其由来的问题。在方法论的意义上,区域史应与社会史、整体史实现统一,充分注意中国历史发展的多样性。通过展现各个区域的历史发展逻辑,区域史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这要求研究者同时关注不同区域之间、区域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以来,教学论研究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得以进一步发展,但由于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乏力,目前呈现出低位平稳发展的态势。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研究者们,围绕教学论的发展历程、教学论的学科建设、教学论的基本理论、教学论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这四大主题,进行了以思辨研究为主的探讨,为建构本土化教学论作出了贡献。但教学论研究依然存在不足:“大家”合作与跨学科合作研究缺乏;研究方法单一;教学论的基本问题模糊;学科体系本土建构路径不明等。教学论研究的未来发展可从几个方面努力:第一,继续加强基本、核心问题研究,构建教学论学科体系;第二,关注实践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促进教学论实践品性的实现;第三,批判继承本土文化,建构本土化教学论;第四,加强对大数据时代教学论新特征的研究,促进教学论跨学科、融合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文学被视为"微观政治学"的后现代语境中,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批评空间已经被无限拓宽,它的严正性不只是仅仅体现在对于年轻的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正面建构,更重要的是它在积极面对创作实践所累积起来的方法论资源及其介入策略,这应当成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者必要的知识谱系和学术规约。在这个意义上,《"走出"的批评———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阐释与实践》能够给予我们丰富的滋养。  相似文献   

19.
传播学在国内发展至今30余年,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与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一直是该领域的两个重要议题,同时也是困扰传播学发展的两大问题。本土化话语承载了政治使命、民族主义、创新冲动等社会文化心理动因,成为传播学领域的强势话语,在本土化话语的笼罩之下,对西学理论的研究不被重视,拿来主义蔚然成风,其结果是既无法解决现实问题,也无法促成理论创新。而在方法论层面却依赖和固守西方的研究方法,国内研究方法使用上的种种偏离被视为传播学困境的原因,此种迷思掩盖了传播学研究的真正问题———问题的缺失。抛开本土化和方法论上的迷雾,从源自传播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入手,以全球化视野和多元方法探求问题的真相,才是传播学发展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往的研究者往往把《傲慢与偏见》中的班纳特夫人作为父权社会牺牲品的象征,本文通过女性主义方法论角度重新审视了这个角色,发掘其正面具有自然属性的女性特征魅力。女性主义方法论强调女性经验的重要性,常采用批判性的眼光审视性别问题。在一个强调社会建构的现实世界中,如何塑造更加立体鲜活的人物,既是女性主义方法论的探索方向,也是文学研究领域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