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影响因子是当前国内外评价学术期刊办刊质量和社会影响的主要指标。提升期刊影响因子,需要考虑众多因素,但最值得关注的是已刊发论文的下载和被引频次。通过对期刊论文刊后跟踪评价机制的研究和对多种学术期刊历年刊后论文的下载、引用频次进行跟踪分析,认为:论文下载量与论文被引量正相关、与论文选题是否切合社会热点密切相关,同时受论文篇名、摘要的影响;论文被引与文章的思想性、论证是否可靠、是否有考证和辅助性材料、成文质量等因素有关。要提升稿件下载、被引频次,需要有三方面的思路和措施:切实围绕重点、热点问题进行组稿和选稿;强化编辑二次创造职能,引导作者改善研究写作,提升论文质量;改进编校工作,注重论文的检索、推介。这三方面的问题解决好了,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期刊的影响因子,也可对期刊社本身的管理和工作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4年11月,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显示,本刊影响因子0.1733,居全国理工农医高校文科学报(95种)第12名,居全国农林医高等院校文科学报(19种)第3名。期刊影响因子是观察期刊的实际使用量、评价期刊质量、选择核心期刊时使用的重要参数,可以消除由于刊载论文量不同所造成的对期刊被引率的影响。直观地看,学术期刊登载的论文被学者在研究中应用、引用得越多,其影响因子就越高。  相似文献   

3.
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非学术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影响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既有学术因素,也有非学术因素.非学术因素主要有学科因素、论文的性质、期刊类型、期刊编排质量等,在应用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时,应对这些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高等学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基金论文比等评价指标对中国农业高等学校学报学术影响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农业高等学校学报是中国农业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做出了贡献,但与国内著名农业学术期刊相比,还有差距,需要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以扩大其在农业科研和生产领域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几点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术质量是学术期刊的生命,是学术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学术期刊的质量虽是一个多重的概念,评价目的不同,使用的指标也不同,但是,引文分析是研究学术期刊的利用率和相对影响的一个重要手段,此项重要应用是对期刊影响因子的测定及评价,目前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已成为评价学术期刊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是我国实施学术期刊精品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环节,也是我国学术期刊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之一。因此,培养高水平的编辑人才,选用学术质量高、创新性强的学术论文,缩短发表周期等是提高期刊影响因子的几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2014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公布的40种权威期刊为研究对象,结合一手调查数据和部分公开数据,通过建立学术期刊综合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权威学术期刊的综合影响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发现,基金论文比、网上下载率、海外论文比、复合总被引、三大文摘转载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率指标与权威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正相关;本单位论文比、2013年复合统计源引用指标对权威期刊复合影响因子的影响不明显;期刊的数字化程度越高,其复合影响因子越高,不过权威期刊建有微博和微信平台的比例相对较低,只有少数期刊使用优先出版;权威期刊他引总引比很高;权威期刊复合影响因子的高低与期刊自身的影响力、期刊所在学科的热门程度、期刊的栏目设置和文章质量密切相关;不同学科权威期刊影响因子间的差异一直会存在,并且有稳定延续的趋势.最后,根据结论提出了学术期刊提高综合影响力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CSSCI中2000~2007年度的引文数据为基础,计算出新闻学与传播学类学术期刊的H指数,并从H指数排名与被引篇次和影响因子的对比中分析H指数在评价学术期刊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列出Hirsch核心论文和其年代分布,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在中国研究生质量评价及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建议将期刊影响因子科学地用于研究生质量评价,且将其用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以提高研究生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期刊与评价"栏目刊发了《中文文科期刊影响因子评价作用之反思》和《分学科评价:综合性学术期刊评价的合理路径》两篇论文。前者质疑了直接将期刊影响因子作为评价人文社科期刊重要量化指标的做法,提出"期刊影响因子"多指标加权分析的修正方法。后者着重探讨综合性学报分学科评价的可能性,并作了实证研究。两篇论文针对综合性社科期刊评价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路径,从而可望为综合性学术期刊的良性发展和转型提供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评奖是学术期刊评价的重要形式.在中国学术期刊评奖中,高校较为正规、典型,值得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高校学术期刊评奖,对学术期刊办刊水平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评奖的质量标准与制度设计上基本沿用了1996年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社科期刊质量标准及评估办法》,尚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首先,为突出学术期刊的特点,拟将原质量标准中的“业务标准”改为“学术标准”,其评价指标包括期刊被引率、论文摘转率、论文获奖率以及写作质量和尊重知识产权5项.其次,应将编辑标准与出版标准合并为编辑出版标准.再次,在原“业务标准”下之“社会影响”指标的基础上,增补期刊获奖、高影响力论文率、社会信誉度和读者认可度等项,增设期刊影响力标准.第四,为方便同行专家定性评价,增加同行专家定性评价参考指标.第五,为实现量化评价的科学、合理,宜重新调整、设计评分指标权重.目前,评奖的制度亦需完善,应坚持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健全分类评估制度、完善评奖程序和专家评审、回避及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1.
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的重要指标之一,但不同学科期刊之间影响因子差别很大,多学科期刊由于刊载各学科论文比重不同,其影响因子的变异使比较工作更加困难。为相对公平、公正,在多种探索基础上,对高校文科综合性学报,采用他引影响因子、期刊影响广度和被引半衰期分别乘以0.85、0.1和0.05的加权处理,并采用3年加权值与相应他引影响因子3年数进行比较,结果相对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报影响因子的制约因素及其提高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校学报影响因子偏低的情况,分析其影响因子的制约因素,认为其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学科因素、作者因素、编辑因素和检索机构因素等;内部因素包括论文的学术水平、编校质量、学报的知名度、论文的出版周期和刊物情况等。最后,对如何提高学报的影响因子提出了4项具体措施,即:提高论文的学术质量及编校质量,缩短出版周期,提高学报的显示度。  相似文献   

13.
学术期刊的级别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术性是学术期刊的根本属性,期刊的学术性必然对学科内的其他期刊和作者产生影响,形成学术影响力。学术因素是影响学术期刊分级的主体因素,学术影响力体现学术期刊的核心价值,学术影响力是学术期刊分级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名栏工程启动至今已有十年.以此为契机,全面回顾十年建设中名栏所取得的成绩,既有利于名栏坚定办栏信心,也有利于激励更多的高校社科期刊以名栏为榜样,办好栏目,争创名栏.名栏建设取得的可喜成绩在于推动了学术研究的发展、学科建设的进程、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学术新人的培养、所在刊物质量的提高、高校社科期刊竞相争创名栏良好氛围的形成以及办栏举措的多样化.同时,一些名栏也出现了刊出期次、发文量与优质文章有所减少、服务社会与推动所在刊物整体质量的功能发挥不够的情况,遭遇了难以持续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5.
文献情报中的h指数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h指数评价的意义及其与传统评价指标作了对比,指出传统的对学术期刊的评价方法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已经不能完全反映期刊的学术水准,而h指数作为新的评价指标在图书馆文献情报的建设中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最新公布的32种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为样本,根据2020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期刊排名,并借用功效系数法的思想测度了32种期刊的质量指数。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和稀疏主成分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职称、机构、课题级别、单独署名论文比重、篇均参考文献数量、篇均论文页数和发表周期7个变量对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就全样本而言,篇均论文页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学术期刊质量有显著影响,其他变量对学术期刊质量都没有显著影响。从分样本回归结果来看,无论是多元线性回归还是稀疏主成分回归、无论是双一流大学样本还是非双一流大学样本,所有变量都对期刊质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核心期刊是评价学术论文质量的重要参考而不是论文评价标准,基于这一认识,普通高校学报应立足于自己的特色,与科研管理部门联系,共同制定出适合本校的论文评价标准,同时加强对核心期刊的宣传,引导作者理性投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