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以往对《自杀论》的研究中,学者多从社会学主义方法论视角和实证主义研究方法角度对《自杀论》进行分析。这些方面固然是《自杀论》一书的研究重点,但本书的写作模式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作为社会学历史上第一部以经验资料写成的标准的社会学著作,该书的论述严谨有序,结构清晰规范,在一破一立的过程中得到宗教、政治变革、家庭和社会团体等社会因素对自杀的影响,这种写作模式绝对可以称为社会学标准模式。  相似文献   

2.
以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和《自杀论》为文本,着重分析迪尔凯姆实证主义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及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试图对今天中国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一种有益的思考。同时,对实证社会学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作了一定的说明,从而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3.
迪尔凯姆是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社会事实是其整个社会学思想中最核心的一个概念。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中,迪尔凯姆集中论述了社会学方法论的两条基本原则: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到先于它存在的社会事实之中去寻找一种社会事实的决定性原因。迪尔凯姆把这两条基本原则恰当的运用在了《自杀论》一书中,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应该根据社会事实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变化较快、界限范围往往比较模糊的社会事实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借鉴相对主义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这两种研究方法,从而对社会事实作出更加具有说服力的说明和解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社会控制的观点入手,试图提供统一理解迪尔凯姆三部主要著作的思路。主要结论如下:《社会分工论》提出了一系列以社会控制为主线的重要概念,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社会思想体系;《自杀论》指出了功能分化的现代社会因缺乏必要的社会控制而导致社会病态,并建立了自杀率与社会控制规范内化于个人程度间的联系;《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通过澳洲图腾制度的经验分析,试图从人类的宗教经验中寻找集体意识的根源;通过对宗教的理性化、世俗化理解,指出宗教的本质是社会,社会将重新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集体意识,从而形成迪氏全部社会控制思想的最后支撑。  相似文献   

5.
《自杀论》全书分为五部分,作者沿着“提出问题→界定概念→研究假设的提出→假设检验→得出结论”此思路以实证方法对自杀率进行研究,以大量无可辩驳的论据论证:自杀率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社会现象只有通过其他社会现象才能得到解释;这一研究过程充分体现了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的基本精神及思路,开创了定量分析法在社会研究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迪尔凯姆的自杀社会学理论被称为接近科学的社会学定律,后来的研究者为这一定律建构了理论模型。通过分析两种典型的模型,指出其错误,提出新的立体模型,并简要讨论立体模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自杀率的客观现实需要研究者正视并关怀我国的自杀问题。研究现状的不足主要是研究者缺乏对自杀现象的意义理解,以及缺乏对自杀现象的区域差异的解释。自杀研究的心理学或精神病学的理论传统忽视自杀的社会因素,将自杀的社会当作高度同质性的实在来处理无法完成理解自杀现象的区域差异的使命。自杀研究的实证社会学理论传统无法逾越作为个体的自杀与作为整体的自杀率之间的鸿沟,过于倚重统计数字的研究方式使其容易落入"统计自杀"的窠臼,而脱离了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自杀"。从人文主义社会学传统出发,将自杀行动作为分析单位,建构自杀行动的理想类型,并借此理解自杀行动的社会意义,进而理解自杀的区域差异当能弥补当前研究的不足,并开辟新的自杀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8.
迪尔凯姆作为社会学学科主要创始人之一 ,为经典社会学理论奠定了最为重要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 ,社会学学科早期的立足与其方法论运用的解释力密切相关。百余年来 ,社会学理论随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以致在社会学界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经典社会学理论尤其是其方法论过时的认识。尽管社会的结构方式及其与人的关系在早期工业社会与当今后工业社会有巨大的差异 ,但是 ,在人们观察社会结构的方式上以及社会对人的影响上 ,迪尔凯姆的理论今天依然具有方法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在内容上的丰富与广泛性,关于何谓社会学的本质问题在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提出并阐述了社会学的唯一特性———相对性思想;迪尔凯姆对社会学起点的突破,并从思想内容与理论实质上认定孟德斯鸠是社会学先驱,这实质上明确了如何界定社会学的本质和梳理社会学历史的原则;我们应该承认社会学相对性的本质,应该接受基于不同地域环境或不同文化传统社会学发生、发展的多元性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10.
对迪尔凯姆著作之一《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进行了简单评述,介绍了他的社会学方法论,包括他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如何去观察和解释研究对象的原则,以及社会学求证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古典社会学时期,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见解促成了日后社会学不同传统的形成.齐美尔提出了一种有别于迪尔凯姆和韦伯的社会学研究对象,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齐美尔关于社会观、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独特见解赋予社会学理论崭新的视角,但也存在着局限.  相似文献   

12.
旅游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流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今,旅游社会学研究已形成众多理论流派,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七种:发展演进学说,新迪尔凯姆学说,冲突和批判学说,功能主义学说,韦伯主义学说,形式主义、现象学和人种学方法论,符号互动主义。不同理论流派从不同角度审视了旅游社会现象,为旅游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并共同推动了旅游学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迪尔凯姆社会学思想的发展轨迹清楚地彰显了改良社会秩序的实践意向。面对19世纪中后期法国和欧洲社会的严重危机,迪尔凯姆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剖了现代工业社会常态运行的机理和条件,发现社会危机的症结是整合社会秩序的法制和道德纽带出现了断裂。以此为基础,迪尔凯姆提出了改良社会秩序的原则性方案:国家监督下的职业规范和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4.
解读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事实"一词是法国社会学的奠基者迪尔凯姆所使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也是他为了社会学研究的需要而确定的研究对象.他对这一概念作了非常严密的界定,并对这一研究对象的特点及研究方法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认为"社会事实"具有外在于人的意识并对人的意识具有强制性等特点,要当作物来研究,为以后的社会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见证中国社会学重建30年 ———苏国勋研究员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1980年之交,费孝通先生受命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标志着中国社会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停滞近30年后破土重生。苏国勋于1978年考入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成为社科院的第一期硕士生,攻读期间选取社会学理论为学术方向,因此见证、参与了中国社会学重建的全过程。苏先生在这30年间,从硕博期间开始梳理苏俄社会学发展、开创大陆韦伯研究,完成哲学到社会学理论的学术转型;继而参加社会学第一、二期讲习班,正式调入社会学所工作;长期担任社会学所理论室主任,主持《国外社会学》20余载;承担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系"社会学理论"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培养社会学理论方向博士生;任《文化:中国与世界》副主编,《社会理论》主编,《社会理论译丛》(上海人民出版社)主编,《社会学名著译丛》(商务印书馆)主编,《三联.燕京学术丛书》学术委员会成员,等等;近年来主张从文化进路(尤其是儒释道合流的角度)重新检视韦伯研究在中国语境的相关问题,以此推进中国社会理论的发展。苏国勋先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代社会学者,他受过西学教育,但始终密切关注中国问题,心仪中国文化,关注中国经验,学问出入于中西学之间。  相似文献   

16.
"反身性"原则是布鲁尔在《知识与社会意象》一书中提出,它构成强纲领原则中的最后一条原则出现。该原则要求对科学的社会学解释必须能够运用于社会学本身。该原则自提出以来备受关注和批判,该原则对科学知识社会学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影响:积极方面,反身性原则体现了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们对自身理论的自信,目的是为了确保自身理论的自洽性,并从认识、经验和应用三个层次阐述该原则的积极方面作用;消解方面,反身性原则产生了反身性问题悖论,致使科学知识社会学内部产生矛盾,减弱了该学派自身理论的可信度和完善度问题。  相似文献   

17.
西方越轨社会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方越轨社会学的发展 ,经历了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开创阶段、以默顿为代表的正统越轨社会学阶段和以标签学派为代表的新越轨社会学阶段 ,研究对象也从违规行为转变为社会定义和标签。依据研究对象、理论内容和逻辑结构 ,可以将西方越轨社会学划分为结构功能、社会解组、亚文化群、社会控制、标签、日常生活方法、冲突等七大流派。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中上阶级违规问题、单位违规问题、跨学派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等将成为重要研究领域 ,而社会控制学派和冲突学派将上升为主导学派  相似文献   

18.
从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理论”和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中提取“社会的”共有要素,即“社会的”是对个人、群体、社会3个层次社会现象的“惯例”“指向他人的行为动机”侧面的抽象,构成社会学概念体系的内核;将“社会的”作为投影视角,建构对社会现象的“投影世界”,构成一个认识上的整体,形成社会学学科体系。研究认为,以“社会的”为理论对象的社会学必然有专业性且平等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可称为狭义社会学。  相似文献   

19.
<正>一、事实和问题的提出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在其名著《论自杀》中不是把自杀视为个别人单一的心理现象,而是将其看作某一社会发展趋势的表现.他把自杀分为四种:自我的、利他式的、反常的和宿命的.他对形成自杀的自然环境、人员性别、宗教信仰、社会安定程度等,都一一作了充分比较和研究.他在取得了充足的数据并经过反复论证之后,特别强调的是,自杀同反常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反常则主要是某一个人同群体和社会联系的减弱或中断.因此,社会上出现大学生自杀的这种现象,实际上就是人们与社会结构、价值观、信仰和规范等外在的符号系统的异化程度.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迪尔凯姆、韦伯、齐美尔、帕累托、腾尼斯等一大批卓有成就、颇有影响的社会学家活跃在这一领域里,尽管他们在理论和方法上并不完全一致,但仍表现出一系列不同于19世纪中叶社会学创立阶段孔德(法国)、斯宾塞(英国)等人的社会学特征,而且影响到20世纪现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第一个特征,是在学科性质上对孔德、斯宾塞等人的社会学进行反省,重新确定社会学的学科对象。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的提出是在19世纪40年代左右,但事实上,这一时期的社会学与哲学和其它社会科学并无清晰的界限。在孔德那里,社会学被视为对其它社会科学有指导意义的“抽象科学”;在斯宾塞那里,社会学几乎成为一门包罗万象的社会科学体系。社会学从诞生到19世纪末约半个世纪的历史中,尽管学科队伍有了发展,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直没能在大学或学院中得到承认,这不能说与以上原因无关。因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大多数社会学家对社会学理论所做的贡献都是以对学科性质的反省为前提的。例如,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以往的社会学“仍然依附于与它有亲缘关系的哲学学说,”人们仍然“习惯于用哲学思想模式来看待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