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贾仁欠吉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33-134
英美新批评是20世纪西方文论中一支重要的理论流派。“张力”论一直被作为新批评派关于作品内在构成的最高总结。本文通过对艾伦·退特(AllenTate)提出的“张力”说的梳理,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新批评。 相似文献
2.
顾瑾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25(4):106-110
古典诗学原则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成分,是中华民族重要而又富有魅力的精神文化。它的诸多范畴以及重境界、重性情、重风骨、重体悟、重涵咏、重生成等基本精神,应当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这样一种古代与当代的契合,是文化的契合、资源的契合、发展的契合、育人的契合,所以,值得我们充分重视。本文主要探讨古典诗学原则在阅读教学中的点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何林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3):62-65
"张力"是新批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意指诗歌有机整体中矛盾冲突而又和平共处和相互构成的辩证关系。叶芝的创作体现了私人性和公共性、抽象性和具体性、本土性和世界性等方面的对立统一,展现了一个充满张力的艺术世界。内在张力使叶芝的创作具有了多义性、包容性、戏剧性和反讽性等多重审美意蕴。叶芝的创作超越了浪漫主义的对立和割裂,具有了鲜明的现代特征。 相似文献
4.
中西诗学从对立走向融合——论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诗学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旭光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中国现代主义诗学是在西方现代主义诗学与中国古典诗学的双重文化背景下生成的 ,是本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和诗学融会的产物 ,它的成熟构成了对古典诗歌美学传统的“二次革命”。在这一生成过程中 ,西方现代主义诗学 /中国古典诗学、现代化 /民族化呈现出互相消长、对立、融合的态势。中国现代主义诗学在中国古典诗学的纵向制约与西方现代主义诗学的横向影响的双重作用下 ,在诗歌观念、诗思方式、诗学策略等方面产生了从古典诗学到现代主义诗学的种种变异 相似文献
5.
刘艳芬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65-69
佛教“色”范畴体现着色空不二的本体论和“以色观空”的方法论;色空不二的本体论启示六朝诗歌创作不弃物色,“声色大开”,山水诗和宫体诗的兴盛;以色观空的方法论则促进了诗歌理论由“物感说”发展为“直观说”,开拓出诗学理论研究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刘秋成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14,(2):203-204
认知诗学主要以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是语言学与文学相结合的新学科。它既关注文学文本.又重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文本的互动与交流,是对整个文学活动的再评价。从认知诗学角度构建视点阅读教学过程.既是对阅读心智过程的分析,又能展示出语篇文本的意义。同时,利用认知科学有关的研究方法,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一条新的途径。视点模式对语篇的全新解读方式不但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而且会提高阅读者的语篇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7.
张惠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14-118
"新批评"理论家韦勒克提出了"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这一对重要的理论范畴,"内部研究"指的是对文学作品"语言结构"的研究,"外部研究"指的是对文学作品"经验事实"的研究。这对范畴传入中国后,从理论内涵到功能意义都发生变异,引起了划分标准、作家归属和读者归属的误读,中国文学批评实现了从文学本体论向文学主体论的过渡,引发了中国文论的"向内转"。 相似文献
8.
王有亮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25-28
新时期以来,国内对"新批评"译介,存在着"观念至上"的倾向,即过度强调对其批评理论的译介,严重忽视了其批评实践的价值。这一倾向的后果是,既影响了国内学界对"新批评"的认识,又严重制约了我们对"新批评"的理解、接受和运用。改变"新批评"译介、研究和运用中的"观念至上"倾向,使其真正"中国化",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刘静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3):42-44
周密是宋末元初的著名作家。历代对其词、笔记的研究较多,而对他的诗歌则涉猎甚少。自钱钟书先生将之归入"晚唐体"以来,学界普遍的评价偏低。但若以周密诗歌创作的文本为文献基础,从周密的诗学观点及其诗歌创作的渊源、体裁、题材、风格等五个层面与"晚唐体"加以对比探讨,均可证明二者相去甚远,周密诗歌绝非"晚唐体"所能束缚,自有其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比兴”与中国诗学意义的动态生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宇根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6)
“比兴”不仅是中国诗歌独特的表现方法,而且更是中国诗学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因此它可以作为描述中国诗学意义生成模式的基点。“比兴”意义的生成乃以它所具有的两个意义场之间的二元关系为出发点,通过“取类”、“取象”的方式实现的;两个意义场之间的张力互动在追求意义生成的动态性的同时实现了意义生成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1.
郑丽霞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2-83
20世纪西方语言学的飞速发展,使得文体学(stylistics)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独立学科。中国的文体学研究古已有之,"文体"指义多端,在文学上主要指文章的体裁或风格;而西方的"文体"则与语言学密切相关,多指"语体"。中国现今沿用的主流"文体"释义基础主要是古代"文体"涵义,在指称文章的体裁或风格的涵义上,又增添新的内涵——"语体"。这主要是受西方"文体",即"语体"学说影响。"文体"研究可以说是对对象最为全面的研究,必将成为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张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5
传统“人物研究”尽管有助于深化对毛泽东生平轨迹与思想肖像的勾勒,但是单纯停留于现象层面的叙事和逻辑与理论视域的相对封闭性,很难进一步拓展毛泽东研究的理论视野与研究宽度。“问题研究”范式的“问题式”转换、开放性特征与现实关联性趋向,则较之于“人物研究”具有更为深刻的理论优势。因而,从“人物研究”向“问题研究”的研究视域的转换构成了当前深化毛泽东研究的一个新视点。当然,推进毛泽东研究由“人物研究”向“问题研究”的转换,必须要确立“问题研究”运行的基本规范,以期在科学方法的指引下加以深入推进。一方面“问题研究”需要以“人物研究”为前提,以“认知性研究”为依托,否则有可能陷入“扩张式”阅读或“象征性”解读的理论误区;另一方面科学鉴别毛泽东研究的“真问题”与“伪问题”是推进“问题研究”范式深入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程国煜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启事”和“公告”在使用上常会用错,情况有二:一是将“启事”误写为“启示”;二是将“启事”,“公告”混同。其实,“启示”并不等于“启事”;“公告”也并非公开告知之意,启事的内容切不可冠以“公告”之名。 相似文献
14.
邹元江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2):95-99
“和”在先秦时期作为政治概念是最根本的。谈论“和”的主体主要是帝、王、公、侯,而他们谈论的主要目的就是如何通过“和”的手段“成其政也”。实现“和”的主要手段就是“乐”。“乐”并不诉诸于乐美,而是“乐正”。真正的“至乐”就是能使人静心、“纯德”。这种“乐正”之“和”其实质就是帝王治国之术。作为审美范畴的“和”是有其限度的,它只是康德所说的“审美的规范观念”,而不是“审美理想”。审美创造关涉多样统一、相反相成的“和”的问题,但这并非常态。审美创造恰恰是不断偏离“和”,不断破“格”,而呈现为独异的、光怪陆离之美。“中和”作为“僵硬的合规则性”本身就含有违反审美趣味的成分。 相似文献
15.
新批评理论对现代诗歌的批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新批评派所倡导的"细读法"对济慈的《秋颂》进行解读,通过分析诗中的悖论、反讽、张力等质素,从而体会其怎样通过客观意象的排列消解诗中的张力而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陈红旗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73-78+154
在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话语中,反帝反封建和阶级革命的语义学成分随处可见。左翼文艺界有效地将文学创作、文化运动与革命/政治结合起来,实现了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革命/政治语言的有机融合,跨越了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革命/政治语言之间的鸿沟,这不仅带来了一场文学的历史性变革,还令左翼文学话语能够在他者那里汲取到更多的力量和真理。在左翼作家的笔下,流氓无产者、罢工工人、暴动农民和抗日士兵的对话交谈创造了一个最具颠覆性的话语天地,他们往往以看似恶毒的骂语宣告自己的政治立场、反抗态度和破坏本能。无论是从民间交往、市井对话还是从工农俗语、士兵詈骂中,左翼作家总是能领悟到劳苦大众反抗剥削压迫和求索民间正义的强烈诉求,尤其是急切要求改变现状、摆脱现存秩序的心声,这些应然性因素是他们能够持续对革命想象过程加以叙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
英国文化研究在其早期发展历程中从未远离过阶级这一视点,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威廉斯等代表人物都将英国工人阶级文化作为自己研究的立足点。但从1970年代后期开始,种族、性别、身份、消费等问题成为研究热点,对阶级问题的忽视导致了文化研究的社会批判锋芒锐减,难以推动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在此背景下,1990年代初以来,阶级分析视点逐渐在英国学界复兴,众多学者通过对社会文化现象的阶级分析,力求重建文化研究与当代政治生活的紧密联系。反观中国的文化研究,学者们也应超越对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微观研究和审美观照,拓展社会政治的整体化视野,更多地关注底层生存状态并积极参与社会改革。 相似文献
18.
兰色姆的本体论是“新批评”理论的核心。目前学者们对其本体论有不同的理解。从其理论生成的历史语境出发可以发现,与传统本体论不同,兰色姆的本体论对世界本体的探寻不是指向普遍的、实体性的概念化的绝对存在,或抽象的形而上的真理,而是将艺术的存在规定为世界的本体。他的本体论关注的是以异质性、生成性、偶然性为特征的本体存在。兰色姆反对预设实体存在,认为由此在感知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兰色姆所提出的本体论是属现代本体论范畴,是对实体本体论和逻辑本体论的一种颠覆。 相似文献
19.
庞莉芹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7-49,61
曹顺庆是中国中西比较诗学学科的开创者,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以"中西比较诗学"命名的学术专著,乃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从中国古典文论研究转向中西文论的比较研究,将中西诗学的范畴、概念互证互释、双向阐发,分析了中西古典文论的异同之处,阐发了中国古典文艺理论的世界意义。曹顺庆希望通过对中国古典文论的重视来摆脱中国学界"失语症"的状态,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以及深入"跨文明"研究,从而建立一个新的世界文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陈聪发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1):22-25
运用利奇的语义学理论对“清”范畴作了具体的分析,阐明其多方面的意义,并结合中国文化的特殊性阐明了它的意味。“清”范畴具有清直、清静、清洁的理性意义,明洁、高洁、古雅的内涵意义,清美的情感意义。就其社会意义而言,则随着社会的变化而表现出一定的变异性,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环境里就有清丽、清约的社会意义。就“清”范畴的意味来说,儒家是在推尊“水”的“善化”品德的前提下才肯定隐士的清搡的,因此“清”在它那里虽然具有浓厚的道德意味,相较于“仁”,则显得有些逊色。道家认为,人的本性是素朴纯净的,这是人固有的天德,只是由于人心为物所役,以致于丧失了本真的天性,只有自然无为,才能复归本性。基于这一思想,“以清比德”在道家那里有着内在自足的意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