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在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问题上,社会主义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不在于商品经济是否存在和价值规律是否发挥作用,而在于所有制不同,在于剥削阶级是否存在,在于劳动人民是否当家作主,在于为什么样的生产目的服务,在于能否在全社会的规模上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还在于商品关系的范围不同。”为了更好地运用商品经济形式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必须研究商品经济与社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肯定了“劳动力市场”,但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依据的劳动力商品理论在一些基本观点上分歧仍较大,并未达成共识,本文拟就几个理论难点问题作些探索。一、劳动力商品是“商品经济一般”而不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特殊”劳动力商品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特殊”还是“商品经济一般”,这是涉及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是否商品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有的同志则将劳动力是否商品看成是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区别之一。因此,有必要作一分辨。劳动力商品是马克思首先…  相似文献   

3.
在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中,清代商品经济不甚发展的假说,经常成为人们各种立论的出发点。以此理论假说构建起的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问题的传统研究,不仅产生出严重的理论错位,而且有悖于历史事实。它致使许多人在考察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列强入侵与中国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上,普遍地以所谓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对立作为分析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转变的基本标志,而忽略了对社会经济结构变革的本质要素的分析。于是,凡见“商品”、“资本”或“雇佣”等字样,立即冠以“资本主义”之称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科学论断,突破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不切实的错误观念,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既然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就不能发展商品经济,要发展商品经济,就必然排斥计划经济。形成这种错误观念的理论根源之一,在于对什么是计划经济和什么是商品经济理解不够。人类社会生产,按其发展只能表现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种经济形态,商品经济是经济实体,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形态中,而计划经济仅仅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而言。它不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三届四申全会以来,我党重申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1989年3月,正当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反对治理整顿的言论甚嚣尘上,动乱触发在即,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笔者曾写了一篇题为《用(资本论)的科学原理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文章,用以评击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反对治理整顿以及歪曲我国改革开放性质的言论。其中曾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这一点就足以决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系列本质区别。因此,不应把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或兰图。实践已经表明:完全的“市场化”或者所谓“向市场经济过渡”,将会把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引向何种道路,本文拟对此进一步谈谈自已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曾经设想过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和货币关系,是非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只有在按劳分配里才保留商品经济所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即便在这里,马克思也明确指出:“内容和形式都改变了。”在现实的社会主义中,却仍然存在着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体现着不同的生产关系,受不同的生产关系所制约,为不同的生产关系服务。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我们曾把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划等号。因此,一直认为社会主义不能有商品经济。为了解决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人们想出了把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对接”的办法,认为商品经济是“中性”的,它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这样,商品经济便可以同社会主义一致起来。可是认真推敲,便会发现,这种解释是把商品经济当作外来的因素,即从外面引入社  相似文献   

7.
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价格形成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价格形成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价格形成在理论上有着根本的区别。这种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作为其价格形成的理论基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价格形成,是以资产阶级庸俗派经济学家所宣扬的价值学说为依据。不论是剑桥学派创始人马歇尔(Marshall Alfred)所提出的供求价值论,还是奥地利学派的创始人庞巴维克(Bohn-Bawerk)及其门徒熊彼特(Schunpeter Joseph Alois)  相似文献   

8.
此文是对孙宝林同志反批评文章《马克思非资本主义道路设想不容置疑》的答辩。本文认为,在学术研究中不存在少数服从多数的问题,“独树一帜”未必不好;与孙宝林同志文章的原则分歧不在于“马克思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是否成立”,而在于能否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确立非资本主义道路的理论并将其提升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恩格斯没有“深化与拓展”马克思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恩格斯“深化与拓展”的是马克思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指责徐文认为马、恩立场、观点不一致是不实之词;本文进一步否定了列宁“验证”马克思非资本主义道路设想论。  相似文献   

9.
张炳兰 《南都学坛》2007,27(6):110-112
毛泽东的商品经济理论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思想,主要内容有:明确提出中国需要一个发展商品经济的阶段;明确使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概念,并试图划清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界限;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在于同生产力水平的适应性;提出要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强调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普遍作用,提出了"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的著名论断。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论证了商品经济和城市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关系 ,认为中国商品经济较西方落后 ,中国城市与西方城市对商品经济作用不同 ,是中国较西方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缓慢的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商品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竞争型经济,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种天然性格,又是商品经济的活力所在。然而,迄今为止,许多人对社会主义竞争的必然趋势是什么?垄断是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它与竞争又是一种什么关系等问题都是现实生活中不可回避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拙文试图对此略述浅见。为什么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能够高速发展呢?许多人都认为:“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一定时期能自我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从个人企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往往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认为只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而商品经济则是旧社会的产物,是同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的。这种传统观念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并且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并为我们认  相似文献   

13.
企业兼并,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提出来的一个有重要意义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在我国实行高度集权的,排斥商品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年代里,企业兼并问题无论理论上或是实践上都是提不出来的。长期以来,我们往往把商品经济等同为资本主义经济,从而也很自然地把内在于商品经济过程中的竞争、企业破产、企业兼并等等当作资本主义特有的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毛泽东所说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就是以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为主导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经济,但实际上毛泽东关于这种混合经济的理论只是在三大战役前夕才开始提出来的(建国初期他又据此对自己以往的著作做了相应的修改),而且他认为这种混合经济实质上已是初级社会主义的经济。毛泽东认为,真正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实际只是他在1938年7月至1948年7月间所主张的“新式资本主义经济”。这种“新式资本主义经济”的首要特征,即在于它是不含有任何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混合经济,在此基础上,它还具有实行和实现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民主和民生幸福、广泛发展有国家调控的商品经济、实行大规模的对外开放、以及由无产阶级参加领导或领导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因而它在总体上就将是一种既不同于老式资本主义又不同于社会主义的新式资本主义的经济。  相似文献   

15.
按照马克思所论述的“两权分离”理论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在我国已走完了十一年历程。“两权分离”理论能否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度分离,是不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两权分离”与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如果肯定“两权分离”理论的实践意义,那么,在今后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对其分离的程度、性质和种类应如何界定和把握?  相似文献   

16.
《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或《论财富同人口的关系》,出版于1819年,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西斯蒙第的代表著作。这部著作在经济学说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是在觉察到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矛盾以后,企图摆脱传统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以“社会人”的角度,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从而建立一个新的经济学说体系,“在政治经济学上开辟了一个时代”。尽管西斯蒙第的许多观点,由于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上,带有空想的、浪漫主义的色彩,但作为一个商品经济理论的重要发展阶段,有很  相似文献   

17.
深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必须正确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历史前提、劳动创造价值的本质涵义和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局限及现实意义。本文认为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论的现实基础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而其理论的逻辑起点则是商品一般;劳动创造价值强调的是活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第一位、决定性的作用,并不否认其他生产要素的贡献;其历史局限不在于是以简单的物物交换的商品经济为研究的前提,而在于把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视为同一。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观点的对立和争论。许多人患有比较严重的“市场经济恐惧症”,认定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因此,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来划分和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长期以来已形成固定的观念。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理论上的重大发展之一,是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指明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明确了在商品经济问题上,社会主义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二者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为什么样的生产目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列宁、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进步、更能满足人的需要的社会,但社会主义却需要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巨大的生产力和发达的商品经济作为其进行建设的物质基础。对于俄国和中国这种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直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来说,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本主义创造的“肯定成果”为社会主义服务,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列宁和邓小平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终于找到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列宁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标志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