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论可持续发展中的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类却陷入了困境: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威胁着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一是环境污染超出了自然界的净化能力,从而不断累积酿成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灾害,如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失调等;二是资源枯竭,人类赖以  相似文献   

2.
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问题、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威胁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危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当今的全球问题和人类发展困境进行了深层的哲学思考,揭露了当今社会生态危机严重性和根源,并对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出路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讨,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可行性的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3.
行星意识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金齐  计彤 《北方论丛》2005,1(6):129-132
21世纪,人类社会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解决人类文化发展与地球资源有限的矛盾和困境."行星意识"的提出要求我们要认识到地球是一个有限的生存时空,人类只有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学会全球性思考,才能保护人类文化的延续.所以,进化出"行星意识"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发展的文化自觉.而中国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提出恰恰表现了承担人类文化共同进步的"行星意识"和时代责任,说明节约不仅仅表现为物质上的不浪费和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更重要的是节约体现了一种人类文化安全意识和对人类文化发展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的态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是人类最重要也是最宝贵的资源,对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耕地的非农产性占用十分严重,加之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等原因,使本来就很有限的耕地资源又以惊人的速度锐减。针对耕地资源面临的态势及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保护耕地资源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人类中心主义”与中国的天人之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人类造成的环境污染危及全球的时候 ,当地球负载的核武器足以消灭它数十次的时候 ,人们才意识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危机已经到来 ,可持续发展倍受重视 ,并且由此引发了关于走入还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目前 ,这场争论已由最初的针对环境污染、资源相对稀缺等问题深入到人文价值层次 ,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天人之际的研究具有其特殊的意义。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几种形态关于人类中心主义讨论的初期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者占有优势 ,他们以自然价值理论为基础、以现…  相似文献   

6.
粮食短缺、能源紧张、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恶化,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努力探索以寻求长期生存和发展的道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水污染、大气污染、耕地减少、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森林破坏、草原植被破坏、垃圾处理等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国家和各界专家  相似文献   

7.
儒家“天人合德”观念与现代生态伦理学葛荣晋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从大自然中获取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生活水平日益丰裕。但是,它也引发了人口爆炸、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等严重的生态环保危机,直接危害着人类自身的生存。这是当代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之一。而...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以来,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推动了文明的进步。但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又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所走过的历程,不得不寻求一条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成为当今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一、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想充分发展经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实践的价值反省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 ,资源危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尖锐问题正摆在人类文明面前 ,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而人类的实践活动却依然在失控状态下运行。实践活动的无序状态的深刻根源在于实践的价值缺失。完全不顾自然“需要”的实践活动是导致当代危机的深刻根源 ,实践活动的价值反省与重建是当代历史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0.
穆艳杰 《兰州学刊》2003,2(6):58-61
环境污染、资源锐减、生态危机 ,是 2 1世纪人们关注的热点与焦点问题 ,因为它不仅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 ,而且还将威胁人类的生存。人们怀着焦急的心情在极力探寻消解生态危机的路径 ,但在以往探索中却陷入了迷途和误区。本文从别样的视角提出 ,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心态失衡 ,要消解生态危机必须首先解决心态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生存的焦虑"问题是我们人类生存中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信仰和宗教在这一问题的解决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但是,信仰的冲突、宗教的偏见所引发的族群间的争斗、国家间的战争使得这一问题解决起来更为艰难.因此,我们应该以"提升人的生存境况"、"解脱/慰籍生存的焦虑"、"成就生命的尊严和意义"作为价值判断标准,互相尊重各自的价值选择、互相交流和借鉴价值实现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世界交往愈来愈频繁、人类资源愈来愈紧张的地球上共同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现代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空前的繁荣,然而也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灾害。它不仅破坏整个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世纪3O年代到50年代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卜\大公害事件”至今使人心有余悸。近年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恶性事件仍频频发生。而且,更为可怕的是,环境资源一旦遭受破坏,要恢复原状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此,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使人类可以在舒适的生活环境里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便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成为法学界探讨的重点。我国对环境保护问题十分重视,已将…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自然界原是一个完美的循环。而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特别是进入工业社会之后,严重地破坏了这个完美的循环。人们大量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向自然界排放了大量的废弃物,自然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日见恶化。长此以往,不仅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而且必然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自然要繁荣,严肃地向我们提出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要求。鉴于世界范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不断危及人类的生存及发展,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了由113个国家的1300名代表出席的第一次人…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之后,全球性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资源减少、能源危机、人口急剧膨胀等等,这些由发展引起、被成堆成堆地推到人类面前的问题,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抛向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作为对此和发展的能动反映,人类在20世纪末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新思想。可持续发展无疑划开了并将开辟一个人类发展的新时代。在此前人类业经的一切发展阶段上,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和物质的条件,对人类来说仿佛是无限而不竭的,而发展带来的负成果和灾害则被忽略或难以料想。但此后的人类发展,则必须而且必然显著区别于既往的发展,即必须时时讲…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人口的不断长,在当今世界,大气,土壤,水源以及食量等人类生活的各种不可或缺的资源正遭受不断的污染,生态平衡正遭受不断的破坏.尤其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出现了大区域的甚至是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发展,.环境权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人权,是保证公民健康生活不可剥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中严肃指出:“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众所周知,资源和环境,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综观当今世界,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等生态危机,已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的严重威胁。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状况本来就十分严峻,人均主要资源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1/2,其中耕…  相似文献   

17.
发展问题,正在世界范围内发生观念和战略的两大转变:确定新的可持续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种根本性转变源于20世纪以来地球上所发生的三个方面的巨变:即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经济规模的空前扩大;在经济实现几十倍增长的同时,世界人口也出现了翻两番的爆炸性增长;伴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巨大增长,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物质大量排放,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三大变化有利有弊,而弊端方面首当其冲的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农业。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都将造成农业灾害。农业防灾…  相似文献   

18.
伴随全球数百年的工业化发展,科学技术虽功不可没,但其负面影响依然伤痕累累.归纳起来,科技促成了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工业文明却伴随着自然资源消耗、生态环境污染和生活环境恶化,给人类带来了生态危机;科技形成了人类技术化的生存方式,技术生存对科技单一、过度的依赖,给人类带来了人性危机;由于不同主体的利益驱动和人类主体能力的有限性,科技给人类带来了或显或隐的巨大危害.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狭隘的文明观和偏执的发展模式的导引下,我们赖以生存、生活的地球遭受着人类的劫掠和破坏.人类正面临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危机的威胁.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呼唤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义是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加强环境、生态、资源保护。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这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山东省环境现状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依托。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山东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长也较快,人口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明显和加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环境保护工作紧紧围绕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个中心,狠抓环境行政立法、环境管理与监督、环境污染治理等项工作,使山东省在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