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前不久的一个白天我喝了杯苦咖啡,晚上有朋友来又喝了点酒,那晚我就整夜睡不着,第二晚到没事了.  相似文献   

2.
1957年春,我把我的通俗小册子《怎样认识世界》的清样寄给金岳霖先生过目,并趁我到北京开会之便,请他跟我当面谈谈他的意见。金先生当时住在北大燕东院。他约定一个晚上叫我到他家去,特别准备了几样下酒菜,请我喝泡了枸杞子的酒,跟我边喝边谈。他仔仔细细地对我的小册子提了意见,也说了许多鼓励的话,勉励我顺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路子前进,并说:“我那个《知识论》不行,许多问题搞成唯心论、形而上学了。”又说:“形而上学,自古已然,于今为烈!我的《论道》特别严重。”他如此严格要求自己,在学生面前作自我批评,使我深为感动。但我觉得老师的自我批评有些过份了,便说:“金先生太谦虚了。你的著作有许多合理的东西,谁也不能抹煞。譬如说,我这小册子中讲概念对现实有摹写和规范的双重作用,还说在科学研究中即以客观现实之道还治客观现实之身,理论便转化为方法,这都是金先生的见解,我不过换了两个字,略加引伸罢了。我以为金先生的《知识论》讲概念的‘摹状与规律’,讲以得自所与的意念还治所与,是合乎辩证法的。”金先生沉吟了一下,说:“呣,这一点,我大概讲对了。”接  相似文献   

3.
麻烦     
《快乐青春》2014,(10):69-69
晚上吃饭时,爸爸的手机响了,他拿着手机去阳台接电话。等他回来,发现杯里的酒没有了。儿子得意地告诉他:“我看您一口酒一口菜,这样喝太麻烦,我把酒给您倒在菜里了。”  相似文献   

4.
尽孝要趁早     
昨夜我又梦见父亲了:我正在单位开会,他突然出现在会议室门外,一脸憔悴凄凉……父亲去世已经两个月了,一想起他临终前大颗滚落的眼泪,我的心就无比沉痛。那天晚上,养老院来电话说父亲病重时,我正在参加同学聚会。当时,气氛很热烈,我喝了不少酒。微醺中,我和同学说:"我父亲没事,我接到这样的电话不是一次两次了。"当我带着酒气赶到医院时,父亲已进入昏迷状态,养老院的人说父亲是  相似文献   

5.
吕斌 《家庭科技》2013,(4):31-32
运动是长高的关键,但并不是所有运动都能促进长高。运动长高的关键有3个因素:从小开始、坚持不懈、适宜的锻炼方式。对于民间流传的喝田七酒、测骨龄、捏脊搓揉等,家长应慎重选择。秘籍一:男孩可以喝田七酒?孩子的身高一直是陈女士最担心的问题。前些天,陈女士从朋友那儿得了个长高的偏方:将10克田七打碎,取一只没开叫的小公鸡,与田七粉一  相似文献   

6.
只为一句话     
每年立冬一过,母亲会照例让我打电话给远在乡村的姨父,邀请他来家中作客。母亲的盛情在我看来纯属多余,因为老姨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去世。俗话讲"姨娘亲,姨娘亲,死了姨娘断了亲。"老姨已经不在了,况且平时两家少有来往,这门亲戚应该了断了。但母亲并不这样想。她说姨父家一直没有脱贫,在我们家经济好转的情况下,理应接济一下他。姨父会在我打过电话的第二天上午,坐着他儿子开的一辆机动农用三轮车来我家。母亲早早准备好了饭菜,她知道姨父没事在家爱喝几口,就让我提前买了白酒。姨父是一个少言寡语的人,喝酒时更是把精力全部集中到酒上,小口地喝,细细地品,似乎在酒中体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喝罢了酒,姨父吃饭的时  相似文献   

7.
有来头的狗     
我有—位朋友,以贩狗为业。我叫他帮我找一条好狗。他问我:“你要狗干什么?吃肉,还是看家?我说:“看家”。 两个月后,朋友牵来条狗说:“这是—条最好的看家狗。” 狗一进我家的门就放开肚子吃东西,吃饱就睡,好像它原本就是我家的。当天我就把它拴到院门口,权充门卫。 傍晚,我和父母从外面回来。  相似文献   

8.
我儿子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最近,他特别怕迟到,每天晚上九点之前睡觉,让我早晨六点半一定要喊他起床。偶尔动作慢了,十点多睡觉,他就哼哼唧唧地说:"这么晚才睡,我明天起不来了,一定会迟到的。你明天一定要五点就叫我。"我为了安慰他,只好答应他的要求。可第二天,他五点不到就已经穿好衣服,站在我的床边大叫:"妈妈,快点起床烧饭,不然我就来不及了!"我看他起这么早,让他再睡一会,可他就是不肯。有时,我答应到时间叫他,可是,时间到了,我看他睡得正香,就有意让他多睡一会儿。他醒后不高兴了,埋怨我不早叫他。一会儿说:"妈妈,我的裤子缩进去了,你快给我拉着棉毛裤!"吃饭时又说:"哎呀,这饭烫死了,我不吃了。"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我真怀疑他是不是心理有问题。--一个焦虑的妈妈  相似文献   

9.
马德 《家庭科技》2012,(12):10-11
一伙自称是朋友的人聚会。大家都有点高兴了,彼此称兄道弟,亲热得一塌糊涂。客厅的一个角落里,主人家的孩子豆豆,正摆弄他的玩具,独自玩耍着。又一个朋友来了。撤下去的酒,重新回到了桌上。有好事者把豆豆喊过来,指着新来的人说:"孩子,快叫,这是你杨叔叔。"其他人随声附和,这是我们最敬重的哥哥,也是你最亲的一个叔叔啊。  相似文献   

10.
张玲 《家庭科技》2010,(8):12-13
家人团聚、朋友相会、公关应酬……餐桌上都少不了酒。酒可融洽气氛,增进感情,但也潜藏着祸患,因此,酒逢知己也要少喝。  相似文献   

11.
天天喝假酒     
苗青 《家庭科技》2006,(12):4-4
陈庆东是我的一个远房亲戚,他的妻子因病4年前不幸去世了,惟一的女儿和他住在县城南郊一处低矮的旧平房里。生活过得比较清贫。他是个普通工人,平生没别的嗜好,就喜欢每天晚上喝二两酒。也不是什么好酒,散装白酒,一次买一大塑料壶,每晚二两。他原来是本县某公司的炊事员,今  相似文献   

12.
正年轻时,他喜欢上篆刻艺术,登门拜访一位篆刻大师。他对大师说明来意后,老先生微笑着对他说:"这次我先不教你什么诀窍。你先去后院,挑一担石头回家。等这担石头变成泥浆,你再来找我。"回家后,几位朋友都说篆刻大师不愿教授技艺,才想出这个办法戏弄他。他不理会朋友的话,夜以继日刻着这堆石头。刻了磨平,磨平了又刻,时间一长,手上起了血泡。血泡破了,钻心地疼;结疤后,又奇痒无比。时间一天天过  相似文献   

13.
刘发 《快乐青春》2011,(11):71-71
冯笛走进餐馆,点了一份汤,服务员马上给他端了上来。服务员刚走开,冯笛就嚷嚷起来:“对不起,这汤我没法喝。”服务员重新给他上了一个汤,他还是说:“对不起,这汤我没法喝。”  相似文献   

14.
正去朋友家做客,远远就听见他家孩子阳阳的声音:"火灾来了拔腿跑,弯腰捂嘴向下逃,逃跑不能坐电梯,危险挥手大声叫""小熊小熊好宝宝,背心裤衩都穿好,里面不许别人摸,男孩女孩都知道。"我走进去,问道:"你儿子在背什么呀?"朋友回答我:"他在背安全童谣。""背这些有用吗?"朋友得意地说:"太有  相似文献   

15.
, 《家庭科技》2013,(1):1-1
某网站开展民意调查,请大家看看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最幸福。有人留言说,她生活得最幸福。她拥有别墅、宝马,还有许多存款,一支口红就上千块,每天晚上都在酒吧、夜总会疯狂到凌晨两三点。"你说我这样玩,我老公会有意见,错了。他也很忙啊,常常夜不归宿,到处谈生意。你叫我要多管管他,小心他在外面有小三。哼,我才不管呢,只要他给我钱就行。有钱了,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相似文献   

16.
近日读报,才惊悉公木先生以88岁高龄,离开了这个世界。我在震痛之余,也不免有些物伤其类,推人及己的感触与伤痛,因为我比他只小了4岁,也是个行将就木的老东西或老人了。世界有些事情真像日本人所说的“不思议”,即“不可思议”。我与公木先生也算是个多少有些来往的同行朋友。大约是80年代中期,我一次应邀进京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主持的“八五”科研项目评审会议。到京后,被安排在国谊宾馆居住,我人室不久,又住进一位比我年事稍长,头发花白但身体健好的陌生人,彼此相见,我们互相自我介绍。他说他叫张松如,惯用“公木”…  相似文献   

17.
同学阿伟是一个要害部门带长字号的头儿,身边不乏一大帮朋友。上周末掌灯时分,他却特意买了一些精致的卤菜,带上两瓶本地产的高粱老白酒,穿过几条弄堂,独自一人来到我临江的蜗居,说要与我好好喝几盅,好好聊一聊。 我与阿伟都生活在长江边上一个并不太大的山城。读大学时我俩在同一个文学社涂鸦,都喜欢写几句歪诗,是一对形影不离的朋友。毕业时,阿伟被一  相似文献   

18.
丈夫是我以前的同事,他长得很清秀,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而我是单位骨干,工作能力强.朋友同事们都说我们是郎貌女才.我们的生活幸福而甜美.  相似文献   

19.
丈夫是我以前的同事,他长得很清秀,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而我是单位骨干,工作能力强.朋友同事们都说我们是郎貌女才.我们的生活幸福而甜美.  相似文献   

20.
1998年秋,我和两个朋友去西藏波密县考察。那里位于唐古拉山东部山麓至横断山脉的过渡带,峰高谷深,森林茂密。我们特地请了会说汉语的珞巴族青年做导游。他叫纽格,皮肤黝黑,精明能干,是个经验丰富的好猎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