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两岸农业合作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两岸农业合作模式的核心是两岸具有极强互补性的农业资源要素的流动与整合,两岸农业合作能获得"双赢"利益驱动着合作的不断发展。两岸农业发展阶段的差异性、两岸农业资源禀赋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性是两岸农业合作能取得"双赢"的基础。从"大农业"、"多功能农业"、重视先进制度资源与优质人力资本引进等视角思考,两岸农业合作还有巨大的潜力与空间。  相似文献   

2.
海峡两岸开展农业科技交流合作以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拓宽了两岸农业合作的空间。两岸农业如何抓住机遇,整合资源将对台湾地区农业突破发展瓶颈和实现大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对农科教结合模式探索,构建对台湾地区剩余的农业资金、人才、教育等资源的引入模式,以探索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ECFA的签订为两岸的经济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毫无疑问,ECFA也将会促进两岸农业合作的进一步加强。两岸的农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进一步的农业合作不仅能加强两岸农业的竞争力,同时也能为两岸的人民带来切实的利益。但研究表明当前的两岸农业合作还存在农产品贸易受限且量小、农业投资制度机制不健全、试验区和创业园参与主体目标不统一等问题,有必要在ECFA的框架下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进一步深化两岸农业合作。  相似文献   

4.
尽管两岸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但因农业在国计民生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几十年来两岸始终将农业置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首位.由于两岸在政治、经济、文化、资源等的差异,因此,两岸农业发展政策有很大的差异,许多做法是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5.
从台商农业投资与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现状入手,分析台商农业投资对两岸农产品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台商农业投资使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农产品进出口依存度提升,而祖国大陆对台湾农产品进出口依存度未升反降。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1)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深度发展;(2)引导台商在祖国大陆农业投资向纵深方向发展;(3)台湾方面应进一步放宽农业资本赴祖国大陆投资限制。  相似文献   

6.
基于1999—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普通面板模型、空间面板模型与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与数字乡村发展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相较于东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以及贸易顺差区间,这种抑制作用在中西部地区、非粮食主产区以及贸易逆差区间更为显著; (2)在三种空间权重矩阵设定下,农产品贸易对本地区和“毗邻地区”农业碳排放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且相较于农产品出口贸易,农产品进口贸易抑制农业碳排放的空间溢出效应更为显著;(3)农产品贸易影响农业碳排放的过程中存在数字乡村发展双重门槛,即随着跨越数字乡村发展两道“门槛”,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呈现出边际递增的特征。由此,提出推动农产品贸易深度开放、构建农产品贸易交流协调机制以及增强数字乡村建设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农业用地相对不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新时期发展我国农业,必须继续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改革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加快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从创意农业概念及发展背景出发,分析两岸创意农业的总体发展趋势,并采用SWOT分析方法探讨两岸发展创意农业的,优劣势及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并分析相关要素的互补程度.指出可通过建立两岸创意农业合作机制、做好两岸创意农业合作具体项目策划和加强两岸创意农业人才交流与培养等措施来加强创意农业合作.  相似文献   

9.
ECFA时代两岸农业合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CFA推动海峡两岸经贸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拉动台湾岛内经济增长的效应已经逐渐显现。目前两岸农业合作尚处在低层次阶段,受非市场因素影响,两岸农业投资和农产品贸易呈现明显的不平衡状态。未来需要建立起两岸农业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涵盖公平、对等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互补双赢的两岸农产品贸易市场调节机制和市场营销合作机制,两岸农业安全合作机制以及两岸农业合作的协商机制,以实现两岸农业经济关系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形势下,农业生产绩效的提升是否有益于农业生态的改善?以这一问题为出发点,该文利用中国31个省(区)2000—2014年面板数据,采用Hansen面板门槛模型研究中国农业生产绩效与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关系,考察两者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农业生产绩效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呈现显著的双门槛非线性特征。进一步基于空间异质性视角,发现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农业生产绩效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东部地区农业生产绩效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存在着负向非线性影响效应,表现出先梯度降低再增加的走势;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绩效对农业碳排放强度也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但表现出先增加、继之降低、再增加的倒"N"型走势;西部地区表现出先增加再梯度降低的趋势。因此,根据农业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实现差异化的农业碳减排政策,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及集聚发展的专业化水平,推广益生态且经济的农业技术,加大农业生态环保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绩效的绿色农业道路是我国实现农业转型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1.
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依存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宏观态势,分析了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现状和互相依赖的程度,并进一步评价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依存度的上升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中心提升两岸农产品贸易依存度。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两岸农产品贸易总体格局及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两岸农产品贸易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对策和建议:(1)拓展两岸农产品贸易深度;(2)充分发挥海峡两岸农业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产品持续不断增加的贸易逆差已引起政界和学界的高度关注。正确认识农产品贸易逆差的特征和成因,事关我国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结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市场准入承诺,根据对我国海关农产品贸易数据和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的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农业资源禀赋的劣势和实施更为均衡的对外开放战略,是农产品贸易持续逆差的根源;棉花、大豆等转基因农产品进口的急剧增加,强化了农产品贸易逆差格局;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应对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关键是优化农业对外开放结构,设计既能确保农业安全又不至于对国际农产品市场造成过大冲击的农业贸易与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4.
台湾地区的农业在产品结构、产品市场化、农业技术、农业组织以及自然条件等方面都有独特的优势,这为台湾与大陆农业合作提供了条件和基础。两岸的农业合作,应该注重全面对等条件的合作,完善两岸农业市场营销合作体系,建立两岸农产品的互补协调机制,以及降低两岸农业合作的成本。  相似文献   

15.
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及其解决办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着广阔的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空间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物质基础薄弱、农业信息化建设速度加快与农业信息环境建设滞后、农业信息运输业发展较快与农业信息生产业相对滞后、农业信息化建设所需人力资源与农村信息化人才短缺等一系列矛盾。产生这些矛盾的深层次原因涉及到农村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各个方面。针对这些影响因素 ,提出了解决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类矛盾的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16.
建设节约型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水、土等自然资源缺乏,在经济高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的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农业发展矛盾日益突出。针对中国的国情,借鉴世界各国和一些国际性组织有关保护资源环境与发展持续农业的探索,特别是美国、西欧和日本在围绕“可持续性”理论深入探讨的同时积累的丰富经验,提出在实施建设节约型农业中,可采取以下几种模式:生态农业、集约农业、庭院农业、设施农业等。并应注意认真分析各种模式的特点,选择最适应的地区进行分别实施;针对各种模式的问题和难点,各有所侧重地重点突破,以保证顺利推行;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大力推广与开发农业节约型技术;建立与完善促进节约型农业建设与发展的体制;加强人力、科技、组织机构和资源方面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期间安徽农业现代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安徽省由于土地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薄弱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效益相对较低,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和组织化水平不高,农业发展受到土地、技术、资金、人才、产业体系和农业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的发展阶段。“十二五”期间,推进安徽农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必须结合安徽农业发展实际,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破资源约束“瓶颈”,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专业化、生态化、一体化和特色农业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两岸农业科技的优势和特点的分析,提出"十一五"期末和"十二五"期间两岸农业科技合作的领域。从海峡两岸资源的互补性、科技研发的互补性、产业的互补性和市场的互补性出发,展望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合作的前景。提出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合作的对策:(1)加强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2)建立两岸农业科技合作协会;(3)建设好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4)重点进行台湾精致农业和科技推广的示范;(5)构建农业科技合作支撑体系;(6)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19.
文化创意驱动农业发展有其理论框架和模式,只有找寻其价值链路径,文化创意驱动农业发展才能走上科学发展之路。文化创意驱动农业发展不能忽视经营者的文化情怀、文化资源开发注重创新和市场化导向、合理的空间规划与艺术的环境营造、品牌形象和包装设计的创意感等几个关键环节。文化创意驱动农业发展还在起步阶段,对其长远趋势的分析将有助于文化创意驱动农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具有发展绿色农业的资源和生态优势,在政府推动和市场效应的双重作用下,农产品绿色营销观念开始为企业及农民所重视。在实践中黑龙江省农产品绿色营销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面对问题,必须采取正确的农产品绿色营销对策,促进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和绿色农产品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