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司马迁的史实中,李斯其实不过是个势利小人。李斯助秦始皇完成帝业,但其劣迹斑斑,对中国文化和制度的破坏绝对不可原谅。他最后虽因谏争受赵高陷害,并被荒淫无度的秦二世处死———“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可是他的死可谓咎由自取、因果相报。因为其死时所受之“严刑酷法”,正是他生前建议制定用来“役民”的。李斯在历史上留下法家代表人物的“声誉”,但他的这种“声誉”给法家背上了无法洗刷的历史黑锅。李斯所作所为,也使其作为秦始皇开朝辅佐重臣的意义化为乌有。  相似文献   

2.
<李斯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它记述的是在秦始皇时代,李斯如何由一介布衣佐助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巩固统治地位;在二世时又如何因畏祸贪权而协从于赵高,杀扶苏、立胡亥,助纣为虐,从而导致民变蜂起、惶恐失据,最终被赵高、胡亥所杀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荀子、韩非的人性论:李斯悲剧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桐生 《学术研究》2007,(3):112-115
古今学者多将《史记·李斯列传》中的李斯人生悲剧归之于他贪恋富贵。其实,战国秦汉之际的历史人物都有各自的学术背景,不同的思想信仰会造就不同的人生选择。李斯人生悲剧的根源即存在于荀子、韩非的人性学说之中。他接受了荀子的性恶论而抛弃了荀子关于化性起伪的思想,处心积虑地追求功名利禄。在君臣关系上,他背弃荀子关于做谏、争、辅、拂之臣的思想,而服膺韩非关于君臣以利相交的人性学说,在决定秦王朝命运的沙丘之谋中做了赵高的俘虏,由此加速了秦王朝的覆灭,也酿成他自身的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4.
楚汉“复封建”述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秦始皇“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以御海内”,完成了结束列国纷争、建立统一政权的历史使命。空前规模的大帝国,应以何种政体进行统治?当时朝臣中有“行封建”和“行郡县”的两种主张,廷尉李斯力主不可复行封建之制,深得始皇赏识:“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由此废止了由来已久的封邦建国之制,建立了“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高度中央集权制的政体。一时之间,似乎秦的统治固若金汤,将传之万世了。 不料,陈胜、吴广登高一呼,天下响应,貌似强大的秦王朝使土崩瓦解了。在反秦大起义及其后的楚汉之争中,六国之后和军事实力派纷纷称王;当时的社会舆论更形成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复封建”思潮。这不仅在当时而且对后世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本义拟从两个方面,对楚汉“复封建”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月”读音“征月”是不是秦代避讳所致?历代学者大都持肯定看法,但语焉不详。现代学者陈垣先生则认为不是由秦讳而改音。究竟孰是孰非?这里谈点自己的看法。《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说:“正音政,‘周正建子’之‘正’也。始皇以正月诞生于赵,因为政,后以始皇讳,故音征。”关于这条记载,陈垣先生提出了两点看法。第一,他在《史讳举例》  相似文献   

6.
战国末年,著名的思想家荀况到了秦国,秦昭王的相国应侯范睢问他到秦国的观感时,他深有感触地说:“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秦国官吏这种廉洁奉公的风气,是秦孝公时商鞅变法培养出来的,历经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王四代,历时一百年,一直保持着。秦国国势之所以四世不衰,始终强于诸侯,正是这种可贵的民俗吏风决定了秦国强胜的必然性:“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相似文献   

7.
论李斯     
李斯,作为秦朝重臣,二朝元老,儿与秦王朝兴亡相始终,集功勋与罪过、人才与奸才于一身.探讨其一生历史,似乎仍有警醒今人的作用.一、秦王朝的开国元勋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三年),与韩非一起从师荀子学习"帝王之术"的李斯,看到"东方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而唯西方秦国强大,遂别师西向入秦.到秦国后,他先投靠相国吕不韦.吕不韦收其为门下舍人,不久荐李斯为郎(即宫廷侍卫官).从此,李  相似文献   

8.
旧传石皷为周宣王时猎碣,为太史籀所书。唐代皆深信不疑。南来郑樵作释音,拈“丞殹(兮或猗)”二字谓见于秦斤秦权,指为秦皷,遂全部推翻旧说。大都相信是秦皷而非周皷。但石皷为秦何代之产物,又聚讼纷纭。郑樵谓当在惠文之后,始皇之前;巩丰谓当在献公之前,襄公之后。清末震钧著《石皷文集注》,辨为秦文公东猎时所刻。后又有主秦缪公时说者。郭沫若氏著石皷文研究,定为襄公时产物。马叙伦氏则谓是文公汧渭之会所刻。清孙星衍疑石皷乃后周宇文氏遗物,以周书本纪数书狩于歧阳为据,要汪中替他考证,其事与武则天  相似文献   

9.
在春秋战国时代,“楚材秦用”是当时一个突出的历史文化现象。据马非百在《秦始皇帝传》中所附《秦丞相年表》,从秦武王初置丞相到秦始是时代,秦国共有左右丞相21人,而任秦相的楚人竟然占有三分之一。可以说,没有楚人事案的贡献,就没有秦国吞灭六国的迅速胜利,也没有秦王朝一统天下的文化面貌。入秦为相而史籍中传记甚详的楚人,有甘茂、魏冉和李斯。一泰国正式设置丞相之官,是在秦武王二年(前309)。其时武王任命的左右两丞相,一位是秦惠文工的异母弟、秦武王的叔父樗里疾,另一位就是楚人甘茂。甘茂,楚国下蔡(今安徽凤台)布…  相似文献   

10.
一、咸阳宫应在二道原上咸阳富是秦时明富,秦王“听事,群臣受议事,悉于国阳宫”①。它始建于秦迁都咸阳初期,毁于秦家项羽之一炬,沿用目余年。其位置至会没有最终确定下来。刘庆往先生认为咸阳富在头道原牛羊村一、二、三号遗址一带②;王学理先生认为咸阳富大约在聂家汽到刘家沟之同的头道原上下③,这与刘庆任先生的冒寒区别不大;王丕志先生认为凤阳富在雅毛何以勇的渭水北岸也笔者认为,咸阳它应在牛羊村北面的二道原上。(三湘黄图)载:“始皇穷极奢侈,筑咸阳富,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则集富,象带居”。北陵所指,东二道愿…  相似文献   

11.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唐代诗人李贺用这样的浪漫主义诗句,赞扬了秦始皇的赫赫武功和风云气概。然而,这个当年摧六国如扫败叶,坑腐儒如屠猪狗,自以为秦天下能“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的秦始皇,在他的垂暮之年却朦胧感觉到有一股捉摸不定的潜在势力在威胁着他的“帝业”。在最后一次巡行全国的途中,他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见同一个如人状的海神搏斗。他让博士占梦。博士就胡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可谓历史悠久,最早的园林记载是殷周时期的“囿”、“园”。《说文》:“囿,苑有垣也”。秦汉以后渐成为统治者的游乐之地,大兴土木,尽求其美。始皇的阿房宫,汉帝的上林苑等就属于此类。后来,富民、贵族也纷纷仿效,先在北方,后入江南。于私宅屋里或宅外模仿自然,叠山理水,融合建筑,巧妙布局,寓情于景,添山水之妙趣,造诗情画意之意境。  相似文献   

13.
说文演例叙     
至盛之世圣哲宰焉无为而成。不言而化。所谓离心缘。离文字。离语言。而各正性命者也。社会齿繁。人我交触。而教与记判之事以起。结(?)画卦。以为未足。于是仰观俯察。肖形示事。名之日文。众物萌生。表思表名。恒苦无代。遂以此独体形。益彼独体形。滋胎浸化。以别于文。遂号为字。是即苍颉所造鸟篆虫书之古字者也。姬周代商。太史籕更广衍之。是为籕文亦日大篆。平平古道。巍巍峻德。悉烂于茲。七国凶凶。诸侯角政。风气语言。不复统合。而文字亦各各变异。始皇混一。以不协秦书。李斯因而损益。号为小篆。未几程隸勃兴。人趋苟便。篆体之学。几乎熄矣。东汉之季。召陵许氏。悯世道之衰颓。悼古学之凋丧。慨然以守先俟后自任。箸说文解字一书。凡籕秕古文先圣先贤所讬。以传心迪世者。胥在乎是可谓汉学渊泉矣。魏晋六朝。二草八分。杂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史籍对秦直道的文字记载不多,《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载有两条:“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三十七年,始皇出游。……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行,遂从井陉,抵九原……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史记·六国年表》:“三十五年为直道,道九原,通甘泉”。《史记·蒙恬列传》记有两条:“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  相似文献   

15.
李白一生曾经三次入长安。开元十八年,为寻求政治出路,“西入秦海,一观国风。”是为“一入”。天宝元年,奉召入朝,待诏翰林,是为“二入”。天宝十二年春,幽州之行归来,又有一次长安之行,是为“三入”。此三次中,“二入”早已为世所知,“一入”之说亦基本确立,唯“三入”之说,尚在探索之始。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他坚持顺应历史潮流,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为改造中国,振兴中华,积极倡导对外开放。这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本文的意向,拟在于探讨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  相似文献   

17.
关于秦朝兴亡的原因,古今学者论说纷纭,莫衷一是。秦为何会兴?我认为,秦兴得力于重视和发挥人才的作用。西汉刘向在《战国策·序》中说:“(秦)始皇因四塞之固,据崤函之阻,跨陇蜀之饶,听众人之策,乘六世之烈而吞食六国,兼诸侯并有天下。”“崤函之阻”和“陇蜀之饶”是统一有利的条件,是“因”;而“听众人之策”,才变因为果,实现“吞食六国,兼并天下”的伟大历史使命。刘向在这里所谓的“众人”,就是指各类人才。  相似文献   

18.
秦王朝为何传至二世而亡?它的原因是什么?“四人帮”的反革命喉舌之一——罗思鼎煞有介事地宣称:“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怀着不同的政治目的探讨秦朝为什么二世而亡的问题,作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这番说教恰好是“四人帮”的自我暴露。“四人  相似文献   

19.
秦马小史     
参观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人们,无不称赞能够长途跋涉,乘挽兼用,体质壮实,骨架匀称,外形俊美的秦马。 秦的祖先,本是一个以养马为业的畜牧部落。据《史记》载,大费会驯服鸟兽,以功赐姓嬴,为舜主管畜牧业。“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穆王。”他培育的良马被誉为“八骏之乘”。其后,非子居住在犬丘,善于养马。周孝王让他在汧、渭二水之间牧马,“马大蕃息”,姬周便以秦地封非子为附庸之君,  相似文献   

20.
对李斯的历史评价涉及到对秦朝以及中国封建社会的评价 ,影响李斯评价公正性的问题在于对其人格的认识。“老鼠哲学”不是统贯李斯一生的处世态度 ,而是随阶段不同而有所不同 ;李斯要求改变生活现状、提高政治地位是无可非议的 ;李斯杀韩非 ,不仅是为了个人利益 ,也是为了秦国的利益。因此 ,我们不能对李斯的社会人格持完全的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