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英国教育社会学家伯恩斯坦的符码理论越来越受到中国教育学者的关注。通过分析近年来研究符码理论的文献,发现中国学者对符码理论的研究已经从译介转向了运用,然而在译介、运用之余,对"符码"和"综合课程"等核心概念的重新认识与再次解释也存在争议。对该理论的解释力及其在本土的适切性的讨论,体现了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之间对话的张力,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索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伯恩斯坦以符码为核心,从阶级出发,以分类与架构为经纬建构了符码理论,以此探讨上层阶级通过对符码进行隐而不显的操控完成学校教育的控制,进而达到"文化再制"与"权力再制"的目的,试图阐明符码、文化传递与社会再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由于伯恩斯坦思想进出多个领域,导致学者常依不同的参照点来定位他的思想特性,因而引发了一些学术上的争论,如符码与教育不平等、符码控制与学校自主性、解释范围过于宽泛和理论范式的完整性等。多少有些吊诡的是,这些批判性争论不仅没有减弱符码理论的解释力,其批判的深度和丰富性反而进一步证明甚至强化了符码理论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运用符号学理论考察传播问题是当前传播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现象,符号学本质是意义之学,将符号学理论运用到传播研究中,主要揭示媒介文本意义是如何生成的。符码与元语言作为符号学当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属于符号文本意义的构成规则范畴,决定符号文本意义的规则称之为"符码",而符码的集合称之为"元语言"。在传播研究中,"符码"与"元言语"既是生成媒介文本意义的符号规则,也是人们解释媒介文本意义的符号资源。将"符码"与"元言语"引入到传播研究中,可以实现传播研究一个新的理论转向。  相似文献   

4.
在文学人类学的研究视野中,人类自古以来的治疗行为是造就文学发生的重要驱动力之一。随着文明的发展,治疗仪式被大大简化,但仪式基因却牢牢存在于文化的表现形式中。对于治疗过程中的文化表演方面,可以引入文化表演理论观点和方法进行研究,以此分析文化表演的特点及其与治疗的关系。医者作为表演者,建立了调整秩序的权威框架,表演本身作为一种言说形式,体现的是"元交流"所规定的各类文化信息。现代医学依旧以隐匿的方式对应着文化符码,医患之间所进行的是有限定的、协商性的表演。  相似文献   

5.
美国华裔作家通过文学作品赋予中医药文化鲜活的文化意义阐释功能。一方面,中医药文化表征成为作家笔下的“调和符码”与“对立符码”,以对应美国主流的主导文化符码;另一方面,华裔文学作品的中医药文化表征实践,作为写作手法和写作需求,不仅让美国华裔文学研究走出了唯文化批评的漩涡,而且促使读者更多关注华裔文学作品与中医药文化,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学视角对广告传播文化本土定位问题进行理论反思,着重明确了三个问题:一是社会建构:广告传播文化的本质安排;二是社会能见度:广告传播文化的符码意义;三是社会软实力:广告传播文化建设的本土定位。首次从社会建构、社会能见度与社会软实力三者整合高度,对广告传播文化建设本土定位问题进行了社会学的学理分析,具有创新性。  相似文献   

7.
从文本分析到镜像分析——精神分析电影理论的分析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析电影理论是电影理论现代转型之后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电影理论从经典镜头叙事理论向文本符码分析、文化分析转向的一个结果。它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雅克·拉康的镜像分析理论为重要理论资源,根据无意识理论、释梦理论和镜像理论,通过对电影文本的象征分析,来寻找深层的无意识文化心理。精神分析电影理论与意识形态批评密切相关,它对当代文化理论、女性主义批评、观影关系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麦茨的电影符号学的弊端被普遍归咎为其"内本文"研究,然而在电影进入后语言时期后,我们发现当年麦茨的理论局限:研究范式的误用.他用针对自然语言的语言学来研究电影,而没有考虑到电影媒介本体性及其语言特性--象征性语言.对一个理论进行立场性的批判要依靠一种新的范式来进行,否则会堕入电影符号学内部的语言符码游戏之中.电影语言论不同于麦茨所指的电影语言,因为麦茨提到的电影语言是比照自然符码得语法规则建筑起来的,电影语言论是建立在艺术媒介决定论和对电影理论历史谱系研究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9.
"鲁迅形象"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典型的现代知识分子的形象符码,其生成过程与现代中国的动态语境密切相关,深刻地勾联了阐释者的文化心理和思维形态。"鲁迅形象"是由自塑和他塑合力而构成的公共形象,对其进行文化学意义上的考察可为探索现代中国发展的社会史和现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提供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0.
叶舒宪主编的"神话学文库"(第一辑)共17册,致力于中国本土文化的神话学建设,在百年学术史梳理、母题索引数据编码模式的建立等方面为神话资料学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进行了大小传统的划分与文化符码的编码等理论创新,为引领中国神话学发展、拓展中国深化研究开拓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美国主流社会以同化理论作为消弭异于其语言(英语)和文化的思想武器,造成众多语言少数族裔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未能得到满足。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多元文化主义,呼吁每一种独特的语言和文化都应该受到认可和尊重,并获得公平的权利保障。多元文化理论为美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提供了文化透视的视角,厘清了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对制定美国语言教育政策产生的影响,以及美国语言教育政策中隐含着的"文化霸权"和忽视语言少数族裔儿童本有的文化价值的倾向,为所有儿童提供了让个人尊严受到社会尊重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二者关系密切.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 也涉及文化问题,现今翻译被认为是一种以跨文化活动为目的活动.因此,翻译研究无疑应置于文化研究的大环境之下.而所谓的文化翻译就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各民族间的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结构"与"超结构"的共性和个性进行研究,探讨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认同的工具之一。不同文化群体成员的言语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标明了某一特定群体的文化身份 ,且在语言使用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 ,便是一个编码—发码—传递—接受—解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文化是必须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不了解双方的文化背景 ,可能会造成交际失误。  相似文献   

14.
语言既是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渗透了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民族文化的特征经过历史的积淀而结晶在词汇层面上。本文以色彩语码这一特殊词群为例,通过比较中、英、俄、法等语言中色彩语码的异同,从政治因素、宗教因素、其他文化的渗透、传统习俗、审美情趣五个方面简述了文化传统对其象征意义的巨大影响,以更深理解色彩语码的全部内涵。  相似文献   

15.
英汉人名的文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姓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隐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和阶级状况的信息。采用对比法对英汉姓名的构成、来源以及命名方式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英汉姓名差异所体现的文化差异进行尝试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关联理论翻译观在文化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包含明说(explicature)和暗含(implicature)两种意义。在另一种文化语境中这种暗含导致文化缺省。在翻译实践中对暗含在目的语中导致文化缺省的原语采取相应的语言手段予以明示,就能给目的语读者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而达到最佳关联,实现互明。  相似文献   

17.
作为特殊的一类语言范畴,颜色词体现了萨丕尔-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假说。从红色这一语言符号入手,比较红色在汉、英、法三种语言中的文化相同性和非同性,旨在促进三种文化和语言的交流,促进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18.
当代文艺学研究趋向与"语言学转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文艺学研究呈现出"向内转"和"向外拓"两种基本趋向,这两种趋向与20世纪西方"语言学转向"的两大变革有着深刻的关系."语言学转向"的第一个变革是从"自然语言观"到"符号任意性"的转移,第二变革是从"逻辑语言观"到"审美语言观"的变换.前者导致"诗学"与"语言学"的结合,后者导致"文学理论"与"文化理论"的相互渗透;前者把文学研究转向文学文本内部,后者把文学研究拓展为文化研究.如何在批判清理的基础上寻求语言研究和文化研究在文艺学研究中的有效结合,在当前显得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9.
“口语化”是广播电视主持语言的发展趋势。本区别了口语和书面语在词汇、语法和修辞上的差异,从而界定了主持语言“口语化”的内涵。指出了广播电视“播音式主持”的弊病,从现实、理论、政治和化传统上对其进行剖析,进而阐明主持语言“口语化”的现实意义。最后,结合传播学理论从易读性和人际传播的角度对“口语化”的传播效果做出了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20.
模因论是一种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语言模因可以出现在语言的不同层面,其中词汇模因是最活跃的因素。本文以语言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和探讨了"晒 X"族新词词汇模因的形成过程、语用特征、传承规律及原因,以期为新词语研究开拓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