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新灵 《理论界》2010,(9):17-19
"分工"范畴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分析社会历史进程中人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切入点。通过对这一文本分工理论的系统性解读可以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分工问题的根本动因是为了夯实其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基础,他们对分工理论的阐发是沿着生产力—分工—生产关系的这条单一的内在逻辑线索展开的,从抽象的分工理论到具体的分工历史和所有制历史,与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线索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李金花  苗伟 《理论界》2011,(7):12-14
在马克思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到底哪一个文本才是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围绕这一问题学界仍然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比如有学者基于是否彻底彰显了人道主义价值诉求的视角,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已经代表了唯物史观的形成;有学者从是否揭示了工人阶级被剥削的秘密出发,认为《资本论》才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形成。笔者认为,由于人的自由和解放是马克思哲学的主题,因此,对这一问题剖析的方法是否成熟,实际上便成为判断唯物史观形成的基本标志。就此而言,由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阐述了需要理论、交往理论和分工理论,为人的自由和解放路径的探讨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从而彻底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以及青年黑格尔派从抽象的前提出发对人的解放所作的抽象解读,因而可以说已经标志了唯物史观形成。阐明这一点,对于呈现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深度解释模式是近十年国内“回到马克思”理论运动所趋向的理论目标之一 ,它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回到马克思》一书为案例 ,从马克思哲学解释和马克思文本、文本逻辑和历史逻辑、文本语境和文本话语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深度解释模式的方法和视角 ,强调这种模式的建设是以马克思文本为基础 ,在当代科学方法论指导下揭示马克思哲学的理论逻辑和马克思所遵循的历史逻辑的过程 ,也是从马克思的理论逻辑历史地进入当代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两个文本进行解读,重构出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转向黑格尔哲学、成为一个青年黑格尔派,实际上是青年马克思在探索超越自身世界观危机过程中的一种艰难而被迫的选择;《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是马克思哲学思维走向成熟的一个思想实验室,正是在这里,他第一个独立的世界观即自我意识哲学得以形成;《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本质并不是哲学史的而是哲学的,它实际上是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哲学史实现。在此基础上,文章对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基本特征作出了深入解析,从而厘清了唯物史观由以形成的理论起点。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从追问劳动异化的根源开始,逐步走上了人本主义异化史观的解构道路。本文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中,解读出了两重逻辑:一是经济学的实证的非历史的线索与哲学外在性批判的组合,即用分工-交换这一经济学思路来展开哲学批判的逻辑方法;二是历史性的实证逻辑,即以对象化劳动、实践、生产方式等概念建构出的历史发展线索,这一逻辑缺乏内在的批判性因素。这一缺陷导致马克思不得不从第一重逻辑中来寻找批判动力,从而使得这一时期的文本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理论结构。成熟时期的历史唯物主义则扬弃了这两重逻辑方法,走向一种以客观内在矛盾运动为基础的科学的批判逻辑,这是马克思哲学路径中的第三重逻辑。  相似文献   

6.
郗戈 《学术研究》2007,3(2):53-55
“劳动(实践)”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一个关键性的概念。本文运用文本分析、语义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解读这一概念在经济学和哲学双重语境下的理论意义和相互关联性,并以此为基点从一个侧面揭示出《手稿》哲学思想的要旨与精髓。从而表明,在经济学和哲学语境下“双向生成”的劳动概念集中体现出了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的主体哲学并重建新型主体哲学的理论动机,而这一新型主体哲学的确立又为他的社会批判和社会革命学说构筑了成熟的哲学内核,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7.
首先,作者在认真细致的研究分析之上,对组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三个笔记的文本结构提出了新的解读结果:第一笔记由两个不同的理论部分构成,其中第一部分是三栏同时并进,并且从内容上看并不是马克思所肯定的理论逻辑,第二部分才是马克思自己的人本学逻辑;第三笔记的写作顺序在目前中文译本被人为地重组了。其次,作者否认了前苏东学者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视为与《巴黎笔记》交叉写作的假设性指认,维护了文本内在逻辑统一。这一研究成果,将为马克思这一重要文本的科学解读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虽然摆脱了早期研究中"成熟"与"不成熟"两极对立的观念,但"相对不成熟"的结论却并未从整体性上真正把握《手稿》的性质。依据"以文本为本"的观念,应当转变研究《手稿》的观念与方式,亦即超越"理论前见"与"分析目的论",回到《手稿》本身,在经济学与哲学的统一研究中既能够发现《手稿》是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的最初文本的"秘密",同时也能够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现实生活之"源"与哲学批判基础之"流"的统一中探寻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9.
张一兵 《学术月刊》2022,(6):5-9+26
张一兵认为,《布鲁塞尔笔记》和《曼彻斯特笔记》是马克思第二次系统研究经济学的重要笔记,也是广义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之前夜的经济学思想实验。理解这一文本群的写作过程和理论内涵,对于认识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福公通过对《布鲁塞尔笔记》的研究,提出机器大工业所彰显的生产方式历史性变革构成了马克思从哲学人本学话语转向从客观现实出发的物质生产话语的内在动机之一。基于MEGA2对《布鲁塞尔笔记》的深入文本解读,将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思想渊源与生成逻辑。孔伟宇认为,《布鲁塞尔笔记》是马克思生产话语出场的重要“案发现场”:一是宣布了马克思劳动话语的退场与生产话语的转换;二是促使马克思认识到物质生产作为基础和前提的重要作用;三是构建了马克思广义历史唯物主义从关系性生产透视社会历史整体发展的方法论基础。吴婷认为,在《曼彻斯特笔记》中,马克思继续关注了资产阶级的物质生产过程,并认识到现代工业体系下的物质生产不仅创造了人与自然一种新的历史性关系,同时也使人的社会关系及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这种从现实出发的“生产话语”终结了此前的人本主义价值批判逻辑,成为把握马克思新世界观来源的重...  相似文献   

10.
林锋 《东岳论丛》2011,32(4):54-60
在以往苏联与我国学界的主流观点中,《论犹太人问题》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被定性为马克思早期的"不成熟著作"。长期以来,由于上述"不成熟论"的影响,这两部著作及其人类解放理论的哲学价值被严重低估,其深刻内涵远未得到充分发掘和透彻研究。事实上,《问题》、《导言》不仅不是马克思早期的"不成熟著作",而且是他一生中关于人类解放问题的基本著作、主要著作之一。它们是马克思本人探索人类解放问题的思想历程中的第一座里程碑,代表了他早期人类解放研究的最高成就,具有重大哲学价值和强烈的启发意义。本文依据马克思这两部著作的文本,对其人类解放理论的基本思想做了重新开掘和阐释,并对前苏联和我国学界中长期以来流行的所谓"《问题》、《导言》不成熟论"进行了质疑和驳斥。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是既有研究中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有学者甚至认为这一部分应该独立出来作为第四笔记本。在考察文本的历史变迁和原初结构的基础上,我们不难发现:这一部分在逻辑和文本上都是开放性的,其哲学讨论与第三笔记本中的经济学研究错综交织在一起。而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态度的细微转变则反映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存在的两条逻辑此消彼长的理论态势。在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进行理论定位的问题上,西方“马克思学”和苏联马克思主义都有意无意脱离了文本的原初写作进程,转而以某种外在的理论框架为出发点进行阐发。对此,我们必须加以审视、反思。  相似文献   

12.
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的独立思想发端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个文本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围绕这部手稿展开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但是,一般的研究通常只关注政治经济学转向的逻辑,而没有抓住马克思批判的内在逻辑。马克思之所以关注黑格尔的法哲学,除了受《莱茵报》时期的政治实践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也与人的解放问题相关。后者构成马克思和黑格尔共同的关切。基于整体的思路,黑格尔将伦理国家作为解决市民社会问题的方案;马克思却通过内在的批判发现黑格尔的论证无法完成市民社会向国家的过渡。因此,马克思不再将政治国家视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并在方法论上放弃了青年黑格尔派观念论的批判方法,逐渐开辟出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实践范畴并不是抽象同一的,而是包含着思想发展的创新与质变。《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一般”逻辑形成于马克思对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中,但由于其作为哲学普遍性范畴而残留着抽象一般性形式,因而被扬弃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作为具体总体的“生产实践”逻辑;与此同时,“生产实践”也成为了马克思构建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枢纽性范畴。马克思的实践观之所以能够获得深化发展,一方面源自其早年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即“政治经济学—哲学”持续融合的研究方法以及理论与现实深入结合的思想取向;另一方面得益于第二阶段的经济学研究成果,即《布鲁塞尔笔记》后期摘录与《曼彻斯特笔记》中所获得的具体思想环节与经验内容。从思想发展和理论建构逻辑来看,马克思实践观从“实践一般”逻辑到“生产实践”逻辑的上升发展,恰恰表征了其资本主义社会批判“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演进逻辑。  相似文献   

14.
唐正东在他的著作《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中,不仅厘清了马克思的经济哲学与古典经济哲学之间的异质性,而且通过严谨的文本研究揭示了马克思哲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孙伯钅癸和张一兵教授研究的基础上将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复调逻辑做了更为详尽的研究和阐释,由此解决了广义历史唯物主义与狭义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理论差别。但这本著作也还有需要深化和斟酌之处,本文主要针对他对马克思早期思想转变中的一个问题,即对象化劳动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关系与唐教授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分工理论一直是马克思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最终到《资本论》的完成,马克思的分工理论经历了由人本学视域到资本视域、由自然逻辑到资本逻辑的过渡,同时这种过渡也蕴含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建立以及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过程。分工理论本身在这种过程中经由最初的与"异化"概念的置换到区分开社会分工与工场内部分工的不同,从而为科学地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奠定了基础。厘清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发展脉络,不仅为研究其自身的哲学和经济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当代中国在现代化发展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提供重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照。  相似文献   

16.
《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是一部从文本解释学视角研究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的力作。在这部著作中 ,作者除阅读相关的国内外文献以外 ,更重要的是以MEGA2的发表和正在编排之中的马克思大量经济学笔记为依托 ,以全新的理解和独特的视角 ,将经济学与哲学研究相结合来考察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全程。全书读后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对于超越传统哲学的框架 ,回到真实的马克思的经典文本 ,全面而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及其发展开展了一个新的视域。一作者在解读模式上采取了多学科、多重向度、多重语境交互作用的复调…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5,(5):40-44
从马克思总体思想的逻辑进程来看,《评李斯特》是一个过渡性的文本。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认知态度的变化,不再像之前(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那样把古典经济学当作批判和否定的对象,而是开始内在地承袭这一思路来建构自己的哲学理论;二是在逻辑布展的格局上,客观的现实逻辑已经取代了人本主义逻辑,成为此时马克思话语布展的逻辑中轴。这是马克思向历史唯物主义迈出的坚实一步,为其后的思想变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分工与马克思社会批判话语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工与马克思社会批判话语的变革张溟久(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210093)《哲学的贫困》以后,分工已不再是马克思视域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了。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以分工为轴心而展开的社会批判理论相对应,在《哲学的贫困》以后,马克思只是在相...  相似文献   

19.
廖兴兴 《理论界》2023,(12):15-22
在既往的研究中,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机器思想被认为是前后一致的。然而,对比《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资本论》可以发现马克思的机器思想存在一个转变,即马克思在《大纲》中基于生产逻辑批判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的同时,承认机器的积极作用并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美好展望,而在《资本论》中则立足资本逻辑抨击机器的应用对工人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放弃了对机器应用抱有的美好设想。这一转变不仅意味着马克思更加理性和切合实际地对待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而且体现了其机器理论的发展与成熟。对马克思机器思想转变的探究,不仅有助于增进我们对马克思机器思想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完善科技治理与增进人类福祉。  相似文献   

2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早期文本.在该文本中,马克思从经济学和哲学这两重视角出发来解读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第一次用经济学的思想阐释生产劳动的存在论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表达他对共产主义这一未来社会的理解.所以《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这是马克思首次集中对共产主义这一思想主题的经济—哲学阐释,这为后来的《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奠定了理论基础.重新认识《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对于当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