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民参政会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国民政府成立,包括国民党、共产党及其他抗日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全国最高咨询机关,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它的存在及其演变在中国现代史,特别是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初期,国民参政会发挥了团结全国军民,坚持全民族抗战,反对妥协投降的作用。随着形势的发展,参政会内部出现了摩擦和分裂的端倪。在中期,国民参政会在团结抗战和摩擦分裂中曲折前进,国共斗争成为这段历史的主线。在抗战、团结、进步与投降、分裂、倒退的斗争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的大局得以维护,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在后期,国民参政会逐渐成为国民党鼓动内战,制造分裂的御用工具。随着国民党政府的没落,那个曾经在抗战初期起过团结全国人民,实现全民族抗战的国民参政会,最终为中国人民唾弃。  相似文献   

2.
朝鲜义勇军的前身是朝鲜义勇队,基本队员是东北朝鲜族青年,其主力转移到太行山后,改组为朝鲜义勇军,配合八路军抗战。根据形势发展,在延安组建了延安朝鲜革命军政学校,优秀的朝鲜族革命干部承担主要的领导和培养工作。日本投降后,朝鲜义勇军挺进东北,一部去朝鲜,剩下的被编成三个支队,在朝鲜族聚居区进行活动,促进了朝鲜族社会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纲(1083—1140),字伯纪,是我国北、南宋之交著名的抗金派领袖,南来第一任抗金宰相。面对女真贵族对宋朝所发动的掠夺、破坏的不义战争,他坚主抗战,反对投降。本文主要总结李纳一些重要的抗金策略和措施。李纲抗金策略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点,即:(一)反对投降;(二)防惩叛乱;(三)坚持战守。(一)反对投降由于宋朝皇帝赵估、赵桓、赵构父子以及朝廷多数大臣都是由主和到逃跑的投降派,因此,李纲抗金策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反对投降。而投降的具体表现不外是割地、迁都(逃跑)、称臣、纳币。在这些方面,李纳与投降派进行了针…  相似文献   

4.
从"降"字字义演变看先秦投降礼仪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的战争中,经常会出现投降服输的行为,在其过程中也往往伴随一些礼仪活动.有专家将这样的礼仪活动称为投降礼.在先秦时期,投降礼仪的形成也经历了一定的过程.在对"降"字字义进行考证的过程中发现,"降"字在甲骨文、金文中还没有"投降"、"降服"之类的含义,其只有在进入春秋时代才真正具备了"投降"的含义.也就是在春秋时代才开始有了系统的投降礼仪.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到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经历了整整十四年,前六年为局部抗战,后八年为全面抗战.在这场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作用首先表现在倡导和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我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历了酝酿、确立、促成和最后形成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华商报》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香港创办的大型日报。其办报方针是:“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木文较翔实地叙述该报创办经过及其推动抗日民族解放斗争的历史功绩。该报在抗日战争中的主要贡献是:出色地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及时揭批帝国主义的“东方慕尼黑”阴谋,大力表彰抗日将士的功绩和积极宣传与支持海外同胞的抗日救国活动。  相似文献   

7.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寇发动芦沟桥事变,大举进攻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得到全国人民拥护。形成了全国一致团结抗日的局面。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中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公开向日寇投降,以蒋介石为首的反共顽固派在日寇诱降下,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反人民。一九三九年底蒋介石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向坚持敌后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猖狂进攻。  相似文献   

8.
一种看法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理由是:(1)共产党放手发动、领导和组织了群众,坚持了敌后抗战和长期武装斗争,没有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抗日战争是不可能坚持的。(2)共产党正确坚持和贯彻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逼迫并联合蒋介石集团抗战,开展了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有效斗争,制止了投降分裂的危险,最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另一种看法认为,抗日战争从组织上说是国共两党共同领导,从政治上说是共产党领导的。理由是:(1)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包括全民族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条件下进行的,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过程中,高举民族解放的光辉旗帜,正确处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为建立和保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战到底作了不懈的努力,它领导下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以至成为抗击日伪军的主要力量,为夺取抗战性利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是,台湾出版的一些书刊,在论述中国的抗日战争时,大肆歪曲历史真相,极力抹杀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他们把中共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团结抗战所作的努力和让步,说成是对国民党的“投降”,是“为挽救其灭亡的厄运”;攻击中共领导的革命军队“并非为了抗  相似文献   

10.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当局妥协投降、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倾向日益严重。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顽固派在湖南省南平江嘉义镇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平江惨案"。该惨案发生后,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冷静沉着,积极应对,妥善处理。南方局领导人数次致电国民党当局,要求彻查此案,以安民心,维护团结抗战大局。《新华日报》作为南方局在国统区的喉舌,积极发声宣传报道平江惨案经过,并特辟专栏悼念牺牲同志。南方局还积极联络大后方各进步人士,共同应对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政治斗争。  相似文献   

11.
为期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终以日寇的无条件投降和中国人民的彻底胜利而告结束。这一伟大的胜利来之不易,中国人民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为赢得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国民党的军队也进行了浴血奋战,其功绩是值得肯定和颂扬的。1抗战不久,中国形成了两个战场,即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战场。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军队抗日是努力的,曾进行过平津、淞沪、晋北、徐州战役以及武汉保卫战,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重大胜利,一些国民党的爱国官兵为国家民族的生存而英勇牺牲。他们抵抗…  相似文献   

12.
1937年7月至1938年1月间,中国发生了是否对日宣战的讨论与争论。一开始,蒋介石打算宣战,随后赞同不宜宣战主张,乃发表应战谈话。日军发出最后通牒前后,蒋介石又计划宣战,汪精卫集团强烈反对,抗战阵营一些人士及英美法等国也反对,国民政府乃将应战发展为抗战。此后,中国各界再次讨论,认为不宜宣战,蒋介石也赞同,自卫抗战的基本立场进一步确立。综合来看,讨论是出于宣战到底宜不宜的角度,一些人士和中国共产党主张绝交宣战,蒋介石、王宠惠等人也一度主张宣战,何应钦、程潜、徐永昌等人以及另一些人士认为不宜宣战,抗战阵营最终达成共识,"抗战"作为具有深刻含义的词汇载入史册。与汪精卫集团的争论,实际上是一场抗战还是投降的斗争,汪精卫企图夺取行政院长职位,不但反对绝交宣战,甚至主张"和"。1月18日发表的《国民政府声明书》将这场讨论与争论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宏志所著的中国抗战战争史系列著作,第一卷《抗日战略防御》(25万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记述了从“芦沟桥事变”到武汉失守的史实;第二卷《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54万字,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1990年4月出版),记述了从武汉失守到1943年底的抗战史实;第三卷《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28万字,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1990年5月出版)记述了从1944年初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投降的史实。全书三大卷共107万字,已同广大读者见面。它是我国目前出版的第一部中国抗战战争史专题巨著。  相似文献   

14.
历史的抉择──纪念台湾抗日民族解放文化运动胜利五十周年党鸿枢五十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取得了最后胜利,全世界的反法酉斯斗争也以盟国的胜利告终。沦为日本殖民地长达半个世纪的台湾,历史也揭开了新的一页。根据中国政...  相似文献   

15.
抗战文学简论──纪念抗日战争爆发六十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个世纪前的抗战硝烟已经散去,它留下的是几代人痛苦的记忆。这记忆属于人民,也属于文学和历史。今天,当我们重新回顾那段血与火的文学发展历程时,或许可以得到新的启示。日本侵略者自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之后侵入中国,直到一九四五年八月无条件投降,在长达十四年的时间里一直蹂躏着中国人民。自日寇来的那天起,不甘屈服的华夏儿女就与这些法西斯强盗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殊死搏斗。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一次次地使中国文学发生震撼。一部抗战文学史,就是一面映照抗战风云的镜子。正如“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了“五四”文学…  相似文献   

16.
王造时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理论家和政治活动家.本文主要就其抗战时期在<前方日报>上发表的80多篇文章中所表述的政治主张予以概述,即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民主,反对独裁,要求实行宪政;坚持团结,反对分裂,要求有较清明的政治.  相似文献   

17.
唐正芒 《云梦学刊》2000,21(2):27-30
湖南抗战文化运动十分活跃,在中国抗战文化史上应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上篇从文化.名人汇聚、抗日团体与文化阵营、进步报刊及新闻出版、戏剧歌咏等文化活动诸多方面介绍了长沙抗战文化盛况。下篇概括介绍除长沙以外的湖南其它地区的抗战文化运动情况,并探讨了湖南抗战文化运动的经验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无论就中国的抗日战争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而言,国民政府的贡献都是不言而喻的。在全面抗战过程中,作为重要盟友的美国,其舆论界对于国民政府的抗战活动给予了高度关注。但在美国媒体视域下,国民政府的抗战活动有一个逐步被认可的过程,其抗战形象亦经历了由被漠视到一个负责任大国政府的形塑过程,这些关注与变化直接影响到美国民众和政府对国民政府的认同。美国政府和民众对华援助的不断扩大,中国大国形象的树立,与美国媒体的宣传有着直接的相关性。作为美国主流媒体的《纽约时报》,有大量关于国民政府抗战活动的报道,以其为中心探讨美国媒体视域下的国民政府抗战形象及其变迁,可以透视当时美国人对日本侵略中国的看法及态度,体察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背景及处境。  相似文献   

19.
国立中央大学不仅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最高学府,也是抗战时期国内规模最大、系科最全的大学。中央大学在抗战期间实施的配合抗战、服务抗战的措施,诸如院系的整合与课程的调整、各类培训班的建立、以科研服务抗战以及对抗战建国活动的直接投入等,不仅发挥了大学教育的人才优势,为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而且折射出了学术与政治间的互动。中央大学的内迁及其抗战救亡运动是内迁高校抗战运动的一个缩影和典范。  相似文献   

20.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以领导和组织全国文艺作家从事抗战文艺运动为基本目标的全国性文学组织。文协总会与分会之间的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抗战文艺》的编辑出版,以及文协的理论批评活动,都鲜明地体现了文协旨在组织和领导全国抗战文艺运动的历史特征。在抗战初期的历史情境中,文协试图组织和领导全国文艺运动的组织目标迅速获得了全国文艺作家的广泛认同,文协发动和组织的许多活动也因此而演变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运动,对抗战时期的新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