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专用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的不足,对基于高速数据发生器的伪随机序列及其产生作了较深入的研究。阐述了伪随机序列的几种码制和产生方式,提出了基于高速数据发生器的伪随机序列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并给出了典型伪随机序列在高速数据发生器中的设计实现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把一种称为特征序列的二元伪随机序列引入二相编码脉冲压缩雷达信号的设计中。为积累码组和频率分集长短码信号的优化和应用,从而提高信号主副比和改善其多普勒容限创造了条件。文中给出了信号压缩比为400时的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产生伪随机序列的新算法,该算法所产生的序列不但具有与高次幂剩余序列可比拟的统计特性,而且其保密性也远强于线性同余序列。我们还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文中给出了部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相控序列为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伪随机序列,长为(2~n-1)~2的PC序列可通过(2~n-1)~2的GMW序列和与相控序列相伴的交错序列交织生成。通过移位产生有限域元素和计算迹函数构造PC序列,分别产生了长为9, 49, 225, 961, 3 969, 16 129的PC序列,并验证了其性质。采用该方法由计算机模拟生成六万多个长为961的PC序列,时间小于12 s。  相似文献   

5.
结合细胞自动机所特有的单元结构的简单性、单元之间作用的局部性和信息处理的高度并行性等特点,利用细胞自动机产生高速序列;分析了比特与、或、异或运算周期特性,其周期等于各自周期的最小公倍数;证明了比特异或运算的频率特性优于原有的频率特性。研究了比特组合运算的线性复杂独特性,比特与、或运算的线性复杂度等于各自线性复杂度的乘积,异或运算的线性复杂度等于各自线性复杂度之和。利用伪随机特性检测方法和线性复杂度的测试方法的计算机模拟表明细胞自动机组合伪随机序列发生器实现简单、速度高、能有效增加序列周期长,改善序列伪随机统计特性,并能有效增加伪随机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相似文献   

6.
提出将Logistic混沌序列与m序列以异或方式结合形成一类混合混沌序列的方法。用理论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混合混沌序列的周期、平衡性、相关性及线性复杂度等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混合混沌序列的各项特性均较好,产生方法简单,可用数字电路实现,是一类很有应用前景的伪随机序列。  相似文献   

7.
基于一个异步直接序列码分多址模型,给出了多址与保密结合的扩频码应具备的条件。为了研究这类扩频码对A-CDMA系统性能的影响,比较了纯随机序列和Gold伪随序列的偶互相关概率分布,得到一些有用结论。  相似文献   

8.
用一种关联伪随机序列方法对需要版权保护的数字多媒体作品进行水印的镶嵌与检测研究。该方法使嵌入到作品中的水印信息与嵌入位置相关联,不易被人为攻击。在水印检测中使用协方差方法,减小了原数据或噪声对水印检测的影响。小波变换较好的时频特性,使水印更加可靠。讨论了这种水印的隐形性、稳健性等,其效果较好,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数字全息技术、双随机相位加密技术和数字印刷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菲涅耳全息术水印隐藏方法.该方法将待隐藏水印信息经过菲涅耳加密面进行随机相位加密,并离轴记录其像全息图像,将离轴记录的菲涅耳变换加密面像全息图像,以适当的强度叠加隐藏在载体数字图像中,通过正确密钥可从含水印图像中恢复水印信息.通过打印或数字印刷技术可以将含水印图像印制在证件等印刷品中;印刷品中的含水印载体数字图像通过扫描输入生成数字图像,就可以从中提取所隐藏信息.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安全性、鲁棒性和不可见性.该方法在解密时通过解密模板紧贴解密,且只需进行一次逆菲涅耳变换就可提取隐藏水印信息,若使用光学系统解密,调整简单,有利于提高恢复隐藏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实一致光滑Banach空间中引入了一类新的逼近三个极值强伪压缩映象唯一公共不动点的带误差迭代序列,以及通过Petryshyn不等式讨论了该带误差迭代序列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典型信息隐藏模型和基于现代密码学的论证模型特征,将基于密码学的信息加密技术嵌入信息隐藏系统中,给出了一个将两者结合的实现原型,又对该原型满足的信息隐藏特征和完整性要求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该原型适用的载体信息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第 1条增加了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罪 ,该罪的犯罪客体为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 ,犯罪对象为依法应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罪与妨害清算罪、偷税罪、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存在区别 ,行为人为了掩盖偷税、贪污、妨害清算、骗取出口退税犯罪而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的应数罪并罚  相似文献   

13.
浅谈高校学术档案利用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术档案对高校的教学、科研以及其他实践活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而利用频繁。在学术档案利用过程中 ,利用者和高校档案管理部门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根据信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将其分为事前的信息不对称和事后的信息不对称 ;从内容上看 ,事前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隐藏信息或隐藏知识 ,即利用者和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对自己方的信息十分了解 ,但对对方的情况不清楚或不完全知道 ,而事后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隐藏行为 ,即利用者和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对己方的事后的行为比较明确 ,但对对方的事后的行为难以知晓和监控 ;从信息不对称的后果上看 ,事前的信息不对称会产生学术档案的非法利用和利用不足 ,事后信息的不对称会产生合法不合理利用学术档案的情形 ,进而导致学术档案信息资源的流失和无形损坏。同时 ,学术档案是智力成果 ,常常涉及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和其它权益 ,因而学术档案利用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存在也会产生学术档案利用中的侵权纠纷。要避免发生以上的负面影响就应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 ,加大学术档案宣传工作和学术档案利用全过程的监控 ,注重学术档案中的权利保护 ,杜绝和减少学术档案利用中的非法利用和合法不合理利用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4.
LSB(Least Significantbits)算法是将待隐藏的信息嵌入到载体中最不重要的像素位上。本文对传统的LSB算法提出了改进,使用本算法后,信息隐藏量由原来的12.5%提高至25%。该算法通过VS2008编程试验。  相似文献   

15.
企业知识隐藏行为会抑制创新与合作氛围,探究员工知识隐藏行为的诱因对企业团队氛围和价值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探索不同类型领导风格与员工知识隐藏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在影响机制,具体包括:剖析谦卑型领导和辱虐型领导与员工知识隐藏行为之间的关系;探究员工心理安全感是否发挥中介作用;分析心理安全感与知识隐藏的关系是否受到不同类型团队动机氛围的调节影响。本研究通过对长三角地区某省的6家科技型公司共820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层次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显示:不同风格的领导行为对知识隐藏行为都产生影响,心理安全感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具体而言,谦卑型领导通过心理安全感对知识隐藏行为产生负向影响,辱虐型领导通过心理安全感对知识隐藏行为产生正向影响。此外,动机氛围起到调节作用,其中绩效氛围正向调节员工心理安全感与其知识隐藏行为之间的关系,掌控氛围负向调节员工心理安全感与其知识隐藏行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从领导力视角深化了对于员工知识隐藏行为诱因的认识,从情境视角为心理安全感和知识隐藏的关系构建了边界条件,进一步丰富了领导力、组织行为管理等理论;同时,本研究也为企业知识隐藏行为管理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解决思路。为了最大限度抑制知识隐藏行为,企业领导者需要多展示谦卑型的特质,对员工观点持开放态度,愿意吸纳和听取他人意见;要培养员工的心理安全感,让员工在知识分享中能够毫无顾忌;采用鼓励竞争的方式营造团队氛围,提升团队的绩效氛围等。未来将进一步采用多变量来源、多样化情境进行验证,将相关研究结论从中国科技型企业推广到其他研究情境中,从而提高研究结论的外部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子商务安全本质上就是信息安全,而信息安全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保密性、完整性、有效性及可靠性或抗抵赖性。拟从密码、信息隐藏、数字化凭证和网络安全等方面阐述确保信息安全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实名制是一种简单化的责任人追踪办法,其机理是事先将信息空间主体一对一地映射到现实空间,再借用现实空间已经建立起的责任人追踪制度来解决信息空间的责任人追踪问题。然而,信息空间的魅力在于,主体在自我感觉隐身的前提下可以获得自由感,如果要求信息空间主体在行为之前就将身份映射到现实空间,其隐身自由感则荡然无存。所以,让信息主体脱掉隐身衣、“警惕且谨慎”地生存于信息空间的办法,在解决信息责任人追踪问题的同时,也从根本上消灭了信息空间的隐身快感。建立信息空间与现实空间之间的主体映射数据库是方便、快捷、低成本地追踪信息空间责任人的有效手段,其既将信息责任人追踪成本降低到可容忍限度内,又不至于过分伤害信息空间的隐身自由感。映射数据库属于国家秘密,非经合法授权不可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文论的意义生成方式决定了话语言说方式,诗意的不可言说性也就是意义的不可言说性,但意义的不可言说必须要用语言来表达,于是立象与示意、隐藏与显秀、迂回与进入就成为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独特规则。在近百年西方文论话语霸占中国文学理论市场和中国文论失语的处境下,研究古代文论话语的诗意特征对我们建立中国特色文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逆向选择模型建立在代理人“纯粹自利”的假设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公平心理偏好对激励契约的影响。从个体心理偏好的异质性出发,将作为隐藏信息的公平偏好心理因素嵌入传统逆向选择模型,设计出当代理人能力水平和心理偏好特征均为私有信息时的最优契约,可以发现公平偏好以及双重逆向选择的信息结构对于最优激励契约及其实施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重逆向选择情形下最优契约是“部分混同”的,而公平心理会导致部分代理人通过隐藏其真实心理偏好以获取额外信息租金。最优契约是在信息租金抽取、公平心理补偿与配置效率之间权衡产生的结果,因此与传统的逆向选择情形相比,公平偏好会导致低能力代理人的配置向下扭曲变大,而不同能力代理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会随公平心理强度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