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汉语的音步特点与宾位“数量名”结构中数“一”的隐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宾位"数量名"结构中数词"一"的隐现是有条件的,为汉语音步特点所制约,是韵律音奏的内在要求决定"一"的省略与否.当其前动词与其后量词均为单音时,[1+2+1]或[1+2+2]式句法音步与自然音步不一致,数词"一"倾向于省略以形成三音节"超音步"或[2+2]式音步,达到韵律和谐;当动词或量词为双音节时,"一"不具备省略的内在韵律要求和外部语流条件,不能省略.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冯胜利对汉语韵律词的划分,从语言的声学角度上对不同结构单音节、双音节和三音节韵律词在自然语流中的时长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单音节韵律词中感叹词时长最大,单音节+轻声构成的单音节韵律词中首字的时长次之,并列使用的四个单音节韵律词中首字时长最大,尾字其次;在双音节韵律词中首字的时长均高于尾字,在五种双音节韵律词中总时长以感叹语最长,复合式次之;在三音节韵律词中,首音节最长,尾音节次之,中字最短。对比单、双、三音节韵律词总时长,发现韵律词的总时长与音节的个数关系不大,而与语义紧密度和情感关系更大。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单音节动词在较多句法结构中受到限制,受到限制的原因以往研究多从韵律来进行解释,但单双音节动词在指称化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对立差异。单音节动词指称性弱,指称化难;双音节及多音节复合动词指称性强,指称化易。在需要指称化的句法结构中,单音节动词由于不能指称化而受到限制,不能使用,而双音节及多音节词可以使用。单音节动词指称化受限的原因又与汉语词法、句法特征密切相关。其中,双音节及多音节动词词法结构中存在“词内句法结构”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独龙语词汇以双音节词为主,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较少,在我们统计的2290个词中,双音节词有1242个,占总词数的54.2%,单音节词782个,占34.1%,多音节词266个,占11.6%。根据语音特点,双音节词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带弱化音节的,如g(?)~(55)t(?)~(55)“脊椎骨”、lα(?)~(55)lα~(53)“男人”、k(?)~(55)(?)i~(55)“船”;另一类是带弱化音节的,如:Pw~(31)lαi~(53)“舌头”、tw~(31)xα~(85)“路”、sw~(31)lα~(55)“月亮”。带弱化音节的词在双音节词中,数量最多,在上述1242个双音节词中,有969个带弱化音节的,占双音节词的  相似文献   

5.
笔者先后在中学、大学执教英语达十多年,接触了来自全国各地各种背景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中发现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在需要学生掌握的5000个基本词汇中,部分多音节词(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重读音节应该为一个音节,而绝大多数学生(甚至包括部分教师)却把重音放在第二个或第三个音节上。针对这一现象,笔者选择了错误率最高的50个词,在我校的理工科学生和英语专业学生中用录音形式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6.
苗瑶语的多音节词在单音节化过程中,有些方言、土语中没有变成单音节的词,其前音节要么变化为跟其他词的前缀一样("前缀化",preffixalize),要么"词汇化"(lexecalize)。由于它们位于多音节词的前面,反而变得好像"没有虚化的词汇"一样,其实它们是由没有意义的音节变化的词汇。  相似文献   

7.
汉语词汇从以单音节词为主发展到以双音节词为主,这是由于受到汉语基本韵律的制约,从而促使汉语词汇基本单位的构成形式多为双音节.这样双音节和双音节组合的四字格多数都固化为惯用语.因此,三音节词处于相对特殊的位置.对于在原有双音节词后加(+性、+化)而构成固定三音节词的研究数量很多,但有关三音节词其它方面的研究并不多.三音节词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由于三音节词数量庞大,本文的研究范围限定为“V不住”形式.先从原型“V住”来比较看,“V不住”形式的词汇化结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感知实验和声学分析对汉语普通话自然独白话语的两音节韵律词的不同重音类型(前重和后重)的音高和时长特征进行研究,发现两音节韵律词的词重音类型以前重类型居多。声调起点音高的类型、停顿和音高重设现象在重音的感知听辨中很重要。在不同的韵律层级结构边界前,重读音节的特点都是音高的上限和下限提高,但是音高域不扩大,与此同时,时长会出现加长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尤其是一般词汇,常处在变动之中。古今汉语词汇之间,除了继承的一面,还有发展的一面。了解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防止以今律古或古今混淆。随着语言的发展,古代的单音词大都变成现代的多音节词。据有关统计,战国时期的作品中,多音节(主要是双音节词)只占词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可是在现代白话文中,多音节词巳占到了四分之三。简而言之,多音节词代替单音节词,特别是双音节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0.
韵律结构层次是由Selkirk[1]提出,Nespor&Vogel[2]、Hayes[3]和Zec[4]完善的。本文根据语言普遍的韵律结构和Zhang[5]提出的韵律结构层次三分模式,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论证韵素、音节和音步是英语基于响度的结构层次,英语韵素是基础的韵律结构成分,音节在基于响度的结构层次中处于枢纽地位,音步是节奏的基本单位。  相似文献   

11.
汉语的音步以双音节为主,从阅读与说话的表达方面来说,对于奇数音节的句子,最后应是一个三音节音步。从音节的角度看口语表达,三音节音步的语速比二音节音步快,短句的语速比长句慢而清晰。在口语表达或创作口语表达的作品时,应根据内容与情感,注意与不同音步、句子长短上的配合。  相似文献   

12.
统计表明,《通用规范汉字表》8 105字中有非语素字1 605个,不成词语素字771个,可成词语素字5 729个。汉字具有记录汉语单音节词、记录汉语合成词中单音节语素、记录汉语多音节单纯词中的音节等三项功能。如果着眼于“用一个汉字记写什么”,则汉字的性质可以表述为:汉字是记录汉语单音节词、合成词中单音节语素、多音节单纯词中音节的书面符号系统。如果不局限于一个汉字记什么,则汉字的性质也可以表述为:汉字是单字记录汉语单音节词、多字组合记录汉语多音节词的书面符号系统。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讨论了汉语上古音研究中的三个问题,一、阴声韵尾问题。没有韵尾保护的韵腹元音容易变易,阴阳入相承的韵部元音演变不同步证明了阴声韵没有辅音韵尾;开音节和闭音节的差异不是押韵和谐声的障碍;韵尾与-k配对,在音理上完全是合理的。二、复辅音问题。必须跳出《广韵》模式,用顾炎武"离析唐韵"的思路离析上古声母;同一个谐声符的汉字在异时异地的不同读音应该是在用发音原理可解释的范围之内,构拟复辅音是最简洁明快的解释。三、上古汉语声调的性质。《诗经》同调押韵并非一定要用超音段的声调来解释,用韵尾音缀也一样可以解释。我们愿意采纳上古押韵是韵尾音缀和谐的说法。超音段的韵律特征在那个阶段可能还是伴随特征。  相似文献   

14.
论古汉语现代汉语双音词判断标准的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联绵词、叠音词、音译外来词、重叠式、附加式、联合型、偏正型、补充型、动宾型和主谓型10类双音节词界定标准的比较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双音词的判断标准是一致的,这个结论也适用于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的英语词汇构建中,已涌现出了大量的析取构词现象。析取词是一种边缘化的构词法,不容易界定。它是从多音节词或复合词中析取出部分音节或臆断的词素加以利用,成为约定俗成的词缀的一种构词方法。在析取词和派生词、类比词的应用中可以发现:词素化现象的词义变化呈三种变化趋势:词义的整体性变化,词义的缩小化和词义的扩大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习者英语单词重音位移语料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单词重音位移现象是中国学习者常见的发音错误之一。对COLSEC(中国学习者口语语料库)中的词重音错误进行分析发现:单词重音位移大部分出现在多音节词中,且重音错发在第二音节(多为名词和形容词)的倾向更为明显。位移错误主要体现在词形、词性和词的音位结构三方面。位移的原因主要在于汉语语音体系对英语发音产生负迁移和学习者缺乏对词重音规则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汉语拼音音节的连写,是以汉语的词为单位进行的。以词为单位的音节连写,要解决移行、省略、隔音和标调问题。 1、移行问题。书写单音节词,上行没写完,需要移到下行时,除在上行末尾划一短横外,还要把整个韵母或介母以后的整个部分完整地移到下一行,也就是韵腹和韵尾不能拆开。如:huang(黄),可写成h-uang或hu-ang;不能写成hua-ng。汉语有些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书写多音节词,如需移行,就要把整个音节完整地移到下一行。如Qi-qihar①或Qiqi-har②或Qiqiha-r③,都正确。因为移入到下一行的是完整的音节。如果把一个音节拆开移行,那就错了。如:Q-iqihar④,Qiqih-ar⑤等,就不正确。因为移到下一行  相似文献   

18.
在音段音位层面上的音节组成、超音段音位层面上的重音、语调、节奏等方面对英汉语音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并且针对性地提出学习者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解决方案,使得英汉语音对比研究真正在教学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汉语的音步以双音节为主,从阅读与说话的表达方面来说,对于奇数音节的句子,最后应是一个三音节音步。从音节的角度看口语表达,三音节音步的语速比二音节音步快,短句的语速比长句慢而清晰。在口语表达或创作口语表达的作品时,应根据内容与情感,注意与不同音步、句子长短上的配合。  相似文献   

20.
"管他"是一个至今未被收入虚词词典的连词性成分。在现代汉语中,"管他"虽然没有词汇化为一个词,但它是一个经过句法上的并入操作而实现的韵律词,比"管"更有资格充当连词性成分。"管他"语法化为连词性成分首先是语义条件,即"管"由行为动词演变为心理动词、代词"他"的意义虚化,其次是语音条件,即现代汉语双音节的自然音步模式。此外,"管他"语法化为连词的直接语境是反问句,相关语境是否定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