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唐长华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2):68-72
文章从张伟代表作《古船》、《九月寓言》和近年出版的小说《外省书》、《能不忆蜀葵》论述了其小说的两个精神向度——道德理性与生命理想之间的抗衡。文章认为,在《古船》、《外省书》中,作者继承了传统儒家人文精神,表达了当代知识分子对社会文化的理性反思;而在《九月寓言》、《能不忆蜀葵》中,张炜则继承了传统道家的人文精神,表现了对本身生命状态、本身生命人格的讴歌。从张炜的小说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两个精神向度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也可以看到作者试图融合两个精神向度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家族》是张炜通过对曲、宁两个家族的命运遭际的表现而建构自身的道德乌托邦理想的一部作品。构成《家族》中心冲突的乃是张炜依据自身的道德乌托邦理想为标准而划分出来的、呈现为两种不同生存状态的人类群体,这两类“人”之间的矛盾对立从整体上支撑起了《家族》的基本叙事结构,并形成了推动故事运行的基本叙事动力。虽然张炜的这种道德乌托邦理想从本质上可以划归必然要在现实中失败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但在人的精神建构层面上,在人类文化的传承层面上,张炜的思想实际上是非常深刻并极具现实意义的。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认为《家族》是当前长篇小说热潮中一部具备了独立品格的佳作。 相似文献
3.
4.
试论儒家道德主义的和平理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颜世安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5,42(5)
先秦诸子大多反感暴力,倾向和平,他们的看法大体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以儒家为主的道德主义和平理想和以道家为主的妥协主义和平理想。道德主义和平理想不赞成冲突双方妥协共存,主张道义上正确的一方征服对方。但这种征服不是靠武力,而是靠以德服人,实际上是认为可以用和平方式解决对立与冲突。儒家主张征服的想法源自西周一元主义政治传统,依靠德性力量的想法源自孔子,二者在孟子处汇合,成为有关征服与非暴力的系统理论。儒家以德服人的思想在近代以来已经被大多数知识分子否弃。 相似文献
5.
何历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6)
道德的基本特性是主观性。这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道德与自我意识分不开,另一方面,道德与主体的实践经验及情感意志分不开。而道德理想主义是道德的越位,也是道德的"不在场"。道德理想主义的实践之所以都遭失败,就在于它把道德理想与政治实践直接挂钩,通过道德理想的意识形态化(或宗教化)从而既从形式上背离了道德,也最终在内容上发生了道德的异化。当然,道德理想主义由于它怀着对道德或道德理想的始终关注,因而也有它强盛不衰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生命与道德的抗衡──张炜长篇小说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尚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2)
本文讨论张炜长篇小说中存在的生命意识和道德意志的矛盾,进而指出较有价值的小说文本并不消弧其内部可能出现的这一矛盾。在某种意义上,优秀的当代小说并不承诺文本世界中思与诗和谐的意境。 相似文献
7.
张国钧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
道德理想和审美理想的相互关系怎样?具有什么联系?各有什么特殊品格?这就是本文的主题。现实联系一、历史起源上,道德理想先于审美理想艺术史的研究表明:历史上,人们以实用、功利观点来看待事物,是先于以审美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实用先于审美。因为,原始人类处于自然的严酷统治下,其活动只能是或主要是赖以谋生的实用活动,决定了他对事物只能持功利、实用态度而不可能是非功利态度,对事物的感知也主要限于物质活动领域,对精神活动的感知还处于潜在状 相似文献
8.
9.
王金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6(5):57-59
道德理想导人生观在毛泽东道德哲学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道德理想与人生观的精要,对当今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用甚大。 相似文献
10.
刘示范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方面的系统工程。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心理等方面对精神文明系统工程进行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的理论探讨,是摆在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的基础上,本刊编辑部和我校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邀请校内部分同志就一些问题谈了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1.
时代的网络化与道德理想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传林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7(4):93-95+99
网络时代的到来 ,在改变整个社会的同时 ,对青少年的影响更是空前的 ,如何根据新时代的发展特点 ,寻求道德理想教育的新思路与新途径 ,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尹艳秋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情神文明建设,需塑造道德理想人格.道德理想人格有丰富性、层次性、指向性等特点;其基本特征是:主体超越性、自我同一性、意志自由性、主体完整性、每个个体应在挺立自己“做人”的基本道德人格的同时,弘扬道德理想,不断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3.
仇淑英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试论金钱与道德仇淑英金钱与道德的关系,是哲学家和伦理学家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课题,政治家和思想家也从不放过这一问题发表意见的机会,可见这一课题对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之大。我国已经进入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的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使金钱与道德的冲突重... 相似文献
14.
从某意义上来说,政治理想是建筑在道德理想基础上的,是道德理想的延伸。陶渊明和其他文人一样,也体现了这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但陶渊明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比起其他文人来,却表现得特别强烈,特别执著,也特别鲜明。本文试就陶渊明的道德理想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徐柏青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5):75-77
孔子的"仁"即伦理学上的所谓道德理想。因为它不仅融合了孔子所提出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是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结晶,而且也是孔子所赞许和景仰的道德上的理想人格。孔子所提倡的道德理想,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公民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儒家道德理想设计与社会道德实践的悖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儒家道德理想可谓是一系列道德规范的精心设计,严密而和谐,具有高度抽象化、层次化和对等化的特色。作为古代中国的一种道德意识,儒家道德理想固然有可取之处。但是,几千年封建社会道德实践与儒家道德理想的悖离证明儒家道德理想设计是失败的,这是儒家思想的悲剧,也是历史的遗憾。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估价儒家道德思想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的影响及价值,还中国道德生活史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7.
道德理想是冯契理想学说的精华所在;他界定了道德理想的涵义,阐明了以"善"为核心价值的道德理想与利、与真的关系;认为道德理想化为现实必须凭借一定的道德规范,才能构建良好的社会伦理关系、培养人的良好道德品质;主张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理想是建立以人民利益为基础的正义和仁爱的关系,养成具有正义和仁爱品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8.
试论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作珍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3):30-33
人生不仅有道德权利,而且也有道德义务。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是伦理学中两个重要的范畴。它们各自又有其特殊的规定性,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精神文明与道德建设中应该正确对待和处理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姜智芹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63-69
与许多新时期作家相比,张炜的创作带有更多本土文化色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与外国文学隔膜,张炜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并在创作中留下了神似的印痕.他对大自然的深情礼赞与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的影响有一定关系;托尔斯泰则启发他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内蕴丰厚的大家;他简约的风格与对"硬汉"性格的塑造透着海明威的神韵;而<九月寓言>中神奇的现实又令人想起马尔克斯. 相似文献
20.
曾广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92-96
深入阐述了有关道德的3个基本概念,即道德自信、道德信仰与道德变迁;认为应在准确把握道德变迁的基础上,坚持正确的道德信仰与道德自信;道德信仰的重心应是道德价值、道德精神与道德规律等;道德自信应是一种具有包容开放、与时俱进、自我批判等精神品质的道德自信。认为应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以适应现实社会道德发展与道德建设的需要,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