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贯穿党的十六大报告的主线和灵魂。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思想 ,应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 ,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着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 ,不仅是对建党 80年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而且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在 2 1世纪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 ,同时“三个代表”体现了党在先进性、统一性和实践性三个方面的内在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红学”的内涵:也可说,什么叫“红学”。我们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研究《红楼梦》的科学。也可以说:是用科学的发展观来研究《红楼梦》,才称其为“红学。”这是我个人的认识,也是我研究《红楼梦》几十年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其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被载入史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党的十六大则以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的章程而确立了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继承与发展.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相似文献   

5.
教育本身是需要德性的,道德教育更应当是"道德的教育"。现实中不少所谓的"道德教育"实际上是"缺德教育",这种教育体现出"精神胜利法"指导下教育自身的道德危机。"斯德哥尔摩症"是形成缺德教育的重要心理机制,它直接导致了教育的被动、消极和软弱,导致了教育主体人格的丧失和创造力的枯竭。"文化革新"要求在"异质的平等观"的指导下实行差别对待,从而为教育自身提供一种"合法性"的依据,并为教育活动实现道德上的"超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城市既是国家人口、经济、政治聚集中心,也是科学、文化教育的聚集中心,其活动是以社区为载体的。为此,要在城市社区管理中真正体现和落实“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7.
坚持"三贴近"是新世纪新阶段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方针;"三深入"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文艺工作提出的一个根本原则问题,也是对文艺工作者的具体要求。正确看待"三贴近"与"三深入",不是以"三贴近"取代"三深入",而是以"三深入"推动"三贴近",在"三贴近"的基础上做到"三深入"。文艺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三深入"是新时代文艺创作的灵魂,对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创作来说,今天和明天仍然要强调"三深入"。  相似文献   

8.
《东岳论丛》2016,(12):62-68
鲁迅与梁实秋的论争,是不同政治立场的文学者严肃的思想理论争鸣,论争涉及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反映了现代中国的文学家和文学评论家在历史大变革时代对文学参与社会现实变革的不同主张和不同努力方向。这些问题是贯穿中国现当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问题,却由于政治禁锢长期得不到深入探讨。而在政治束缚解除之后,在公共文化空间,对历史的反思、尤其涉及历史人物评价,呈现出一种越来越明确的全面反转倾向。这表面上似乎体现了思想的解放,实质上更多的是由长期政治高压造成的被压抑情绪的宣泄。思维方式是政治平反式的。前几年围绕鲁迅《“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撤出中学语文教科书而起的热议,尤其网络上关于鲁迅、梁实秋评价的反转,并不是一个偶然的孤立事件。舆论同情梁实秋,贬损鲁迅,这对于过去意识形态压制下将敌对阶级简单否定、甚至是恶意丑化来说,是被压抑情绪的释放,因而是可以理解的。从鲁迅这方面来说,将其作为意识形态工具来利用的政治绑架,无论如何都是对他这个人及其思想的阉割,同时也是对其真正的思想影响力的封锁。因而,这种反转从重新思考历史角度看,也有其积极的一面。但由此导致忽视对文本的解读,仅仅满足于对某些历史性论断作出相反结论,并进而形成一种新型的话语专制,目前并未引起足够认识。在鲁迅与梁实秋论争问题上,避免非历史的反思历史倾向,重新细读鲁迅、梁实秋的文本,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2006年7月26日至27日,在党和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历史任务的背景下,广西先进文化发展促进会,广西大新县委、县政府和《人事天地》杂志社在大新县召开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广西人才战略研讨会".广西区社科联主席庞汉生、大新县委书记雷永达等领导莅临会场作重要讲话.广西先进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杨炳忠研究员、副会长江建文、陈学璞、张利群等教授分别主持会议.广西区人大常委会、广西区党委宣传部、广西社科联、广西社科院、广西区人事厅人才资源研究所、广西先进文化发展促进会、广西管理科学研究会、广西人才学会、《人事天地》杂志社,以及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区党校、贺州学院、钦州学院、南宁师专等各高校的56位代表与会.代表们围绕议题,侧重从文化与人才战略角度展开热烈的研讨.  相似文献   

11.
夏伟  夏中义 《东南学术》2011,(6):258-272
围绕《阿Q正传》这一鲁迅学案至今值得争议,因为这部小说的思想意蕴暨叙事魅力同样迷人。能从阿Q读出"思想家言"的智者当属珍贵,若进而从阿Q读出"小说家言",即读出鲁迅注入阿Q造型的思想是被小说化的,这就更经得起咀嚼。这亟需了解两条艺术规律:一是作家的初始动机对创作全程未必具决定性;二是小说的思想基因对作品不应具限定性。  相似文献   

12.
赵蕾 《河北学刊》2023,(1):109-114
1930年代以《青年界》杂志为代表的文化启蒙力量通过阅读世界传播现代文化,以“新”文化而“新”青年,是对五四新文化启蒙传统的传承与发展。其突出特征表现为:服务青年的平等意识,塑造青年的问题思维,开放融合的文学景观,成就青年的文学导向。返观1930年代文化语境,文化高压对启蒙空间的禁锢,对新文化启蒙的精神传承及“启蒙”与“救亡”主题的裂变成为造就时代文化启蒙图景的重要因素,也说明了“救亡”与“启蒙”两大主题在中国现代发展进程中的“一体两翼”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列宁在最后口授的书信和文章(统称为"政治遗嘱")中把文化提升到具有战略高度加以思考和认识。指出要加强党对文化的领导,用先进文化武装党;要以教育为切入点,加强文化全方位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基础,注重提升国家文化实力。列宁"政治遗嘱"中的这些文化战略之思是马克思主义史上的一笔理论财富,更是对当今时代具有重要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4.
王林的《腹地》是一部反映冀中抗日根据地1942年"五一大扫荡"前后斗争历史的长篇小说,建国伊始因《文艺报》的批判而受到文学史的遮蔽。但作为迄今为止描写抗日战争最真实、最有生活气息的作品,《腹地》不仅展示了王林独特的艺术创造,及其向"伟大的作家"迈进的雄心,而且它对历史的"原生态"想象和再现,使其成为具有经典性意义的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15.
16.
改革开放以来 ,包括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内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 ,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已从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 ,我们必须看到 ,仍然有一部分群众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生活遇到暂时的困难 ,在劳动关系及其他社会关系中处于较弱的地位 ,就业困难 ,收入偏低 ,抵御风险能力较差 ,从而成为社会上的困难群体。关心和扶助这些困难群体 ,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责任。正如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 :“我们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人…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有许多名家散文名著,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些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 其教学的要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据《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5月30日报道,在武汉举行的东湖论坛上,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表示:如果中国经济现有方式继续发展,非常有可能再维持这样的速度20年,甚至30年。那样,2030年的中国将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林教授的言论对我多么熟悉!十年前,我正碰上林毅夫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敢于斗争”作为重要的一条历史经验进行了详细阐述。其中“,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理论话语凸显为“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实际上“,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直以来就是我们党精神品格的重要体现和认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法。对这一理论话语进行研究应从历史维度透彻分析“两个敢于”理论话语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从理论维度解析“两个敢于”理论话语展现出来的独特的理论优势和从实践维度解析“两个敢于”理论话语体现出来的不同践行方式。  相似文献   

20.
李玉明  魏健飞 《东岳论丛》2022,(10):35-48+191
五四新文化最响亮的口号是“个性解放”,也因此,在叙事上“五四”被一般地定性为“人的发现”。这几乎是不证自明的。然而,“人的发现”其具体内涵是什么?这个“人”又是如何“产生”的?这些重大的具有整体性特征的问题尚待辨明。通过考察《狂人日记》等文本,我们发现,这部被誉为中国新文化和新文学的“奠基”之作,其主题并非“礼教吃人”这种简约化概括所能包纳,而且所谓“吃人”,其真正的内涵是“非人”或“非人的状态”。小说主人公狂人正是在一种“罪感”的驱迫之下,在正视自身的(人的)“非人的状态”中获得了人的自觉,并由此产生了真正的“人的观念”。这就是《狂人日记》的内核及其独特价值。这是五四时期真正的“人”的呐喊。所以,所谓“奠基”者是指,五四新文化就建基于这一“个体”/“人”之上,它是作为中国新文化的基础性和根底性意识而被鲁迅天才地把握到的,并第一次掘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