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国东  付玉旺 《河北学刊》2008,28(3):201-204
高考填报志愿方式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具体设计应当秉持公平、公正原则,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求,兼顾科学与公平、改革与稳定、理想与实际的关系。河北省在高考填报志愿方式方面作了不断探索与改革,考生的志愿得到了进一步的尊重,绝大多数考生如愿地升入了理想的大学,招生院校招收到了满意的生源,其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2.
《社会科学论坛》2004,(16):23-27
自1999年以来,河北省随同全国新一轮高考改革也进行了深入变革:首先是招生规模不断扩大,1998年全省参加高考人数为178492人,录取56730人,录取率为31.78%;2003年报名人数336814人,录取235979人,录取率达70%,比1998年录取总数净增18万人(相当于1998年的考生数),录取率提高了38个百分点.另外,河北省坚持数年公布考试分数以后填报志愿,同时向社会公布一分一段考生人数、以往各校录取提档线等信息①;进行了填报志愿、细化录取批次的改革②;实现了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③……  相似文献   

3.
高考往往是遗憾多于期待.从估分、填报志愿、成绩公布,再到录取,这段时间考生心理压力会很大,往往是问题较多、也容易集中爆发的时期,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应该理智地看待高考,重视考生心理问题.尤其要注意和预防以下几种心理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江思华 《中文信息》2022,(3):155-157
新高考扩大学生选择权,意味着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优先从专业角度选择高校并填报志愿,提高志愿满意度和满足率,考生合理科学的生涯规划是获取新高考改革创新红利的有效方法.本文从考生大学目标专业选择;从考生生涯目标定位;从影响考生生涯规划因素等三方面以生涯规划视角来看新高考改革.  相似文献   

5.
随着"多元化评价"成为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取向,纯粹"按分分配"的录取规则俨然已经跟不上改革的步伐。在这种大环境和大趋势下,必然要求推出一种崭新的志愿填报机制。本文运用经济学中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各种志愿填报机制(梯度志愿、平行志愿、实时动态志愿和"一档多投"模式)在多元化评价方式下的适用性,并推出了一种既可以让高校充分发挥其招生自主权,又可以避免考生之间的志愿填报博弈,还能使考生福利实现最大化的机制———GS机制。  相似文献   

6.
填报中考志愿,不但是每一个初中毕业生所面临的大事,也是毕业生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那么在填报志愿前应注意哪些事情呢?下面几点意见谨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父母望子成龙,愿子女金榜题名,我也不例外。我的一双儿女都考上了大学,儿子大学毕业已参加工作,女儿正在攻读。孩子高考,父母该做些什么事呢?我愿把我的做法介绍给大家,仅供参考。 一、让孩子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我平常严格要求孩子,但到了高考前夕,就不那样严格了。此时需要的是“减压”而不是“加压”,告诉孩子下功夫复习就行了,不要累坏身体。考试的前天晚上,可让孩子看看  相似文献   

8.
1.不要与人攀比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单位几个同事的孩子一起参加高考,或是一栋楼里几个孩子一起参加高考。这时父母就要注意,考完后,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进行对比,比如不要说:"听说谁家的孩子考得不错"之类的话,这会给孩子增加压力。  相似文献   

9.
哲学反思之路——孙正聿教授访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先生 ,听学界朋友说 ,您在 1 96 6年高中毕业时填报的第一志愿是哲学专业 ,1 977年恢复高考时您的第一志愿又是哲学系。您为什么会如此执著于哲学呢 ?●我在中学读书时总是喜欢阅读各种各样的“课外书” ,特别是喜欢各种作品中的深沉的思想以及思想家的传记。记得俄国诗人普希金说过 ,“跟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一门最引人入胜的科学”。或许就是由于这个原因我特别向往哲学 ,并在高中毕业时报考了哲学系。可是就在临近高考的时候 ,“文革”开始了。在 1 96 6年底到 1 96 8年底两年间 ,由于既无学可上 ,又无工可做 ,我便自己大量阅读了那时…  相似文献   

10.
父母往往以自身待人处世的方式,影响孩子参与社会交往的方式。有时候是因为父母不够了解孩子的学习交往规律,有时候是因为父母将自己在交往中的恐惧映射到孩子身上,误导了孩子正常社交能力的发展。以下误区经常发生在孩子的交往过程中,需要父母引起重视。误区之:将友伴间的分享"模式化"  相似文献   

11.
家长企盼儿女前程似锦,学子渴望自己梦想成真。在高考不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选择、国外的教育更易完善孩子的人格、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近年来,很多中国父母不惜一切代价,想方设法将孩子送出国门。这股以十六七岁甚至更小年龄孩子为主流的低龄留学潮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2.
时代 《家庭科技》2013,(1):14-16
家长企盼儿女前程似锦,学子渴望自己梦想成真。在高考不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选择、国外的教育更易完善孩子的人格、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近年来,很多中国父母不惜一切代价,想方设法将孩子送出国门。这股以十六七岁甚至更小年龄孩子为主流的低龄留学潮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3.
各类学校招生考试日益临近,父母应当对自己孩子的情况作全面了解,及时征求孩子的意见,引导子女选择升学志愿,这对孩子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树立新型人才观。实现四化需要各种人才,上高中、升大学,当专家、做学者固然有出息,考中专、中技、职业高中,掌握一技之长,在各条战线上做贡献  相似文献   

14.
回忆儿时 不管他已长到多大,和孩子谈谈他幼时的情景甚至他出生以前的事,永远是家人最快乐的时光。让孩子知道,他是在父母的热切期盼下来到这个世界的,提醒他,他小时候是多么讨人喜爱直到现在。 温馨的剪贴簿 买一本不是很贵的剪贴簿,让孩子在封面写上他的名字以及年份,然后开始收集每个家人曾  相似文献   

15.
高考之后宁可选择复读也不上专科,乍一听有些道理.父母都不指望孩子早赚钱养家,有机会多读书、读好书自然是家长们的选择.因此,高考一次不成再考一次,将来起点高点,这是多数人选择复读的心理.  相似文献   

16.
正说起孩子,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父母太多的心血,孩子也给家庭带来数不尽的欢乐。孩子们一天天成长,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小学、初中、高中……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父母的成长过程,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停地学习和进步!纪伯伦在他的《致孩子》中写道: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晓梦 《家庭科技》2002,(5):32-33
近日,朋友向我诉说他的苦恼:他的孩子十多岁了,他对孩子可以说是关爱备至,从生活到学习,要什么给什么。可是孩子就是不领情,还认为这一切都是父母应该做的,根本不理解父母的一片爱心,更不要说回报了。一切为孩子着想,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众多父母都如此。当然,在付出爱的同时,也希望孩子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尊敬和热爱父母。可是,许多孩子对父母的无私奉献怎么就无动于衷呢?其实,  相似文献   

18.
高考、中考在即,考生已成了家庭“重点保护对象”。要想使考生能够精力充沛地复习应考,家长应懂一点心理学和保健常识。 第一,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但录取的毕竟是少数。所以,应理智地对待这个问题,不可给孩子造成  相似文献   

19.
李琼 《家庭科技》2012,(1):10-11
父母心声在网上,一些父母纷纷诉说家有"宅"孩子的苦恼:"我也不知道孩子怎么了,每天都待在家里不出门,不是看电视就是上网,叫他出去走走,约同学逛街,都不愿动。我专门请假想带孩子到海边看看,孩子说什么也不同意,着实让我很无奈。""孩子放假了,却不知道怎么与孩子相处,只要对孩子有些不满  相似文献   

20.
歌云 《家庭科技》2007,(3):47-48
不可否认,相当多的父母在替孩子择校的问题上有过诸多犹豫和煎熬:担心孩子进名校功课赶不上;交费生的身份会让老师同学们"另眼相待";从"鸡头"到"凤尾"心理会受到负面影响……然而,最终择校潮还是裹挟着父母们抱着"宁可错选,不可错过"的心态,咬牙让孩子进了名校,有些父母为此交了大笔赞助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