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前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急剧发展及西北作为抗战建国根据地地位的确立,国民政府筹划与实施了西北工业建设战略。该战略大力发展矿产及重工业,积极支持轻工业建设,并进一步加强与扩充手工业,以作为轻重工业的有力补充。西北工业战略的实施,不仅支持了长期抗战,促进了西北的开发与建设,而且对西北经济与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改善与提高了人民的生活,形成了一批新兴工业区,并加快了西北城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开发西北活动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敏 《人文杂志》2001,2(4):132-135
抗战开始后,沿海各地相继沦陷,西北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国人开发西北的呼声也开始高涨起来,促使国民政府逐渐将眼光投向比较闭塞落后的西北地区,开始制定和实施开发西北的政策.一系列开发活动,促进了西北地区工农业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西北商贸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严重的灾荒成为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的推动因素之一;国民政府开发西北把水利开发放在首要地位.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财政支持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努力下,水利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地方政府积极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基本使西北地区摆脱了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初严重灾害的局面.但是由于国民政府开发西北在开发与保护的问题上的矛盾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没有通过实现开发来解决局部性的灾害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民政府时期西北开发的历史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政府时期进行的西北开发对面积广阔、发展相对滞后的西北地区来说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国民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对当时西北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限于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 ,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 ,西北开发的成绩并不可观。但仍有许多经验教训对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民政府完成北伐、名义上统一全国后,西北开发的任务提上了日程。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沦丧,西北的地位更形重要,一时间开发西北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形成了开发的热潮。在此背景下,有关开发西北的社会团体也在全国应运而生,其中开发西北协会创立较早,对开发西北也用力较巨,是当时较有影响的一个积极呼吁开发西北的社会团体。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工业政策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工业政策和措施,促进了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不仅有力地支持了抗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原有不合理的工业生产布局和工业内部结构。国民政府的工业政策也促进了国营工业的发展,并对民营工业发展产生了双重的影响。国民政府的工业统制政策作为抗战时期的非常措施,在战争前期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随之产生的弊端也加剧了抗战后期工业生产的危机。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建设大后方工业,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法令,不仅明确规定了战时工业建设的原则、方针和办法,确立了大后方工业发展布局,而且界定了国营、省营、民营工矿企业的经营范围和界限.同时,为确保战时工业政策的推行,国民政府还采取了制定工业发展规划、调查工业资源、开展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工业投资及贷款、对工业器材实行统制等相关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的施行,不仅促进了大后方国营和民营工业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抗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原有的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和工业内部结构,使重工业获得较大发展,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基本上保障了战时军需民用,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战时货运管理局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进入中后期,在日伪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双重打击下,国统区军需民用物资供应遭遇极大的困难。为加强对敌经济作战,1943年4月,国民政府财政部专门成立战时货运管理局,抢购抢运了大量的军需民用物资,积极开展查缉走私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国民政府苦撑抗战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财政部、四联总处、中央银行先后作为国民政府的金融监理机构,对战时状态下的银行外汇业务发展与经营安全进行了大规模的设计与监理,对我国战时金融稳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随着战争局势与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其法律监管目标、监管力度和监管效果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并在抗战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论湖南民营工业企业的名牌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名牌战略是湖南民营工业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新型工业化”形势为湖南民营工业企业实施名牌竞争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湖南民营工业企业名牌产品的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大品牌少,产值规模小;名牌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核心竞争力;部分中小工业企业对名牌战略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实践上缺乏质量支撑战略、创新战略、资源聚集和规模扩张战略、国际化战略、名牌文化战略等强有力的配套战略。因此,湖南民营工业企业应将重点放在加强上述战略的力度上。  相似文献   

11.
试析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金融监管的发展史中,始终贯穿着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交互作用这一主线,当前,在金融自由化的推动下,金融创新活动日趋活跃,金融机构往往以金融创新来规避监管,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由此带来的风险又要求有效的监管,如何把握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互动关系,便成为各国关注的重大国际课题。  相似文献   

12.
储蓄存款是银行之本,自然是国家厉行推进和管理的重要业务。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法规对储蓄存款业务进行了大规模的监管,在回笼货币、减缓通货膨胀、平抑物价等方面取得一定程度的绩效,为战时金融稳定做出积极贡献。但是,抗战后期因通货膨胀的影响,国民政府的储蓄存款业务日益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从人口数量、人口分布、人口结构及人口质量等人口研究基本层面入手,探讨了国民政府时期的福建人口发展状况。这一时期,福建人口在数量减少的总趋势下,呈现出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结构失调及人口质量下降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刘瑛 《宁夏社会科学》2005,1(6):109-112
20世纪30年代,中国大地掀起了“开发西北”的热潮,人们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开发设想和途径。综观当时的开发设想,不外乎发展西北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发展民族教育等等。如果将这些主张作一大致分析的话,可以发现,经济开发是所有开发设想中提到次数最频繁,数量也是最多的。如果再细分的话,则可以看出,在这众多的经济开发设想中,又以主张优先发展交通、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移民垦殖和开办工厂的观点最为普遍。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为了发展大后方的经济和建立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在重庆的国民政府高度重视标准化事业建设。它从人力、财力和物力、政策层面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了大后方标准化事业的发展。工业标准委员会、全国度量衡局作为其专门机构也积极投身于大后方标准化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大后方工农业的发展,为建立现代工业体系作出了贡献;但国民党也有借标准化打击民族资本,发展官僚资本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全面抗战爆发后,沿海大量民营工业迁入大后方,内迁企业通过改造、合作、出租出售、扩建及新办民营工业等方式,大后方民营工业获得了一个嵌入式发展的良机。但1942年后民营工业陷入衰退,究其原因,国民政府的政策导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笔者从民营工业的贷款情况、税收负担以及政府对民营工业的统制三个维度对此进行了分析。战时大后方民营工业嵌入式发展的成败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鞍山是一个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国有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改革开放后,民营工业经济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一支新生力量,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进入九十年代,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我市民营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民营工业不仅在数量上迅速增加,而且在质量上也有了明显提高,已经成为推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相似文献   

18.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后国民政府决定西迁重庆。1939年5月,为适应抗战的需要,重庆由省辖市升格为行政院直辖市。作为战时首都和后方最发达的经济中心,重庆社会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  相似文献   

19.
郎学初 《船山学刊》2007,(3):176-178
胡适对国民党似乎始终没有太多好感.但他却一直注视着国民党政权的种种政治决策与行政思路,不肯放弃自己的职责;始终坚守自由主义立场,时刻准备以社会的良心正面发言,并在政治舆论上为执政的国民党指点一条通向民主法制的建国治国的大道.在此过程中,他与国民党的关系是冲突与合作相始终,希望与失望相交织.  相似文献   

20.
知识分子在国民政府国营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在学理层面,他们阐述了在现代中国发展国营企业的历史合理性,及其现实意义和未来意义;在制度层面,总结了历史教训,研究了国外的经营管理模式,讨论和设计了其经营管理机制的改革问题。同时,他们还是实践层面上的基本支撑力量,其主导下的国营事业,经营方向与宗旨得到初步实现,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经营效率有程度不同的提高,与传统的官营事业有着很大的不同。简言之,知识分子在国营事业领域是"核心"的而不是"边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