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理应从历史的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来加以解读与阐释。基于历史纵向维度即人类社会治理模式历史演进中的制度形态视角,构建与善用道德制度也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而又先进的策略选择。目前,类似生态(环境)行政约谈制度、生态管理中的引咎辞职制度以及自责道歉制度、道德诚信制度等新型制度就本应属于道德制度的范畴。道德制度不同于西方新制度主义理论中的非正式制度,也不同于道德教育制度、道德教化制度、道德文化制度等。作为生态文明制度的道德制度必将逐渐由边缘地位转向中心地位,必将发挥越来越广泛和越来越重要的历史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大学生村官现象进行政治生态学反思.认为,从制度的形式、运行与效果要件看,选拔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一种制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是中国政治生态的系统产物,没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生态的长足进步,就不可能产生大学生村官制;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制所内涵的"知识与社会相结合、农村与城市相结合、上层与基层相结合"的政治发展理念将对未来中国政治生态产生系统而深远的影响,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政治生态的重要生长点、起飞点,对形成既适合当代语境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生态具体类型,对探索、形成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生态建构与转换模式,对培育深层了解中国基本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政治入,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政治生态转换这个背景下,大学生村官制也面临一些具体而深刻的政治生态困境.从面向应届大学毕业生这个特定人群的相对特殊制度,向"开放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规范的基层官员选拔制"这种相对一般制度转换,是大学生村官制的未来发展方向.大学生村官制是当代中国政治生态系统转换中一个重要部分或者说重要成果,其推进对中国未来政治生态具有重要影响,其完善离不开中国政治生态的系统转换.历史将对大学生村官与中国政治生态的互动关系作出最终评价.  相似文献   

3.
"引咎辞职"是西方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也是体现民主和宪政原则的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近期,随着一系列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我国的引咎辞职制度日益呈现出制度化趋势。在我国特殊的政治行政体制、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制约下,如何积极有效地推进、构建这一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制度伦理是道德适应现代化条件下的社会生活的必然表现。制度伦理化是社会成员对于国家或政府的道德要求,伦理的制度化是国家对于社会成员个人的普遍要求,二者具有一致性。制度伦理的提出使道德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具有了可操作性和直接性、可预期性和确定性,丰富了伦理学研究的内容,推动了伦理学理论的发展。制度伦理不关心人生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容易将道德工具化;制度伦理容易弱化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使道德面临着失去存在的合理性的危险;制度伦理排除了传统道德的影响,使道德失去了历史的根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需要利用传统的道德资源以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需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给人们以价值的引导,需要注重人的美德的培养以使社会的道德获得坚实的基础。因此,道德建设不应仅仅局限于制度伦理的层面,而应该是上述各个方面的有机构成。  相似文献   

5.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当且应当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其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功能。其“三位一体”功能定位必然要求从内外两个维度进行制度创新:一方面应创新家庭农场认定及其经营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则要围绕强化家庭农场的“三位一体”功能开展一系列公共服务制度创新,完善经济功能的支持体系,健全社会功能的服务体系,优化生态功能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6.
森林资源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保护森林资源首先应当保护好森林生态系统。我国传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法律制度极不完善,迫切需要进行制度创新。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法律制度创新应当坚持以生态文明为指引,构建新型权利义务关系,逐步形成协调高效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客观必然选择和现实的必然要求.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中国的政党制度具有其特殊的优势.但是,在新的社会历史发展条件下,我国的政党制度面临许多考验和问题,需要从党的领导、政党制度的制度化、党际关系、参政党自身建设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8.
引咎辞职制度是现代民主宪政的一种制度安排,是我国公务员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制度保障。它对于公务员正确履行职责,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其中的问题和潜在的障碍也不容忽视。我国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面临诸多困境,挖掘造成困境的相关原因,提出完善该制度的破困之策。  相似文献   

9.
政治与道德是人类实践哲学的两个方面,从发生学来看,政治是在人类活动的自律性机制--道德规范无法约束社会生活之后的产物,这也就表明了政治的合法性与人类道德原则之间的逻辑关系--政治合法性的价值原则应当从道德原则推导而来,而任何道德价值原则又都是奠定在一定的人学本体论之上的,因此,从根本上说,政治合法性的价值基础在于人学本体论.从现代人学本体论出发,政治合法性的价值原则既应坚持对个体权利的道德辩护,实现"德福一致",又应坚持对整体的伦理关怀,实现"普遍的道德合理性",其中"德福一致"是政治合法性的道德价值基础.制度是现代政治的最集中表现,因此,政治合法性的最根本的价值基础在于制度的"德福一致"即制度道德.制度道德既在于制度制定又在于制度执行,而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都离不开制度中的人.因此,探讨新时期关于制度和制度中人的建设问题具有深刻的政治和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作为制度安排的"引咎辞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引咎辞职"被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引入我国,一些地区和部门相继制定了一些规定、办法,并有一些官员因失职失误而引咎辞职.引咎辞职制的实行,在加强对行政首长权力的制约、提高官员的自律意识、推进官员的能上能下风气的形成、塑造政府良好的公众形象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效应,但也会产生造成权力的放纵、低效用行使以及政府文过饰非等方面的消极效应.要完善引咎辞职制,必须制定全国统一的条例并完善相关制度,大力提高官员的道德素质特别是自律意识,扩大政治透明度并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加强对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研究对于推动社会发展与转型、制度变迁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制度变迁的最终决定力量,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人的需求与发展对制度变迁与创新起根本的推动作用,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社会意识形态是制度变迁的推动力量,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制度变迁的外部力量,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强生态保护和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道德是历史的和具体的,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以及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道德具有不同的内容,对人的行为所作出的道德判断也会不同。但是,如果说以往历史条件下的道德基础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话,那么,在全球化和后工业化的历史条件下,一个全面开放的社会必然要求有一个确定性的道德基础,而人的道德存在就是这样的基础。人的道德知觉、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行为选择的能力等,都来源于人的道德存在,而不是通过教育的途径获得的。关于道德的实现,一方面取决于人的道德存在的形成,另一方面需要得到道德制度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估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中国政府适时提出了新的社会战略目标--环境友好型社会.公共政策作为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重要手段,公共政策决策制度的创新,即建立公共政策EIA制度就成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公共政策EIA制度主要包括评估程序、评估等级、评估内容、评估主体、公众参与机制、法律责任等内容.由于公共政策制定程序的模糊性,以及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估内容的不确定性,成为建立公共政策EIA制度面临的主要难题.  相似文献   

14.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与一般地区相比,民族地区教育行政制度在制度环境、非正式制度、实施机制和制度规范对象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制度环境的特殊性规定了民族地区教育行政的价值取向,同时也给制度变迁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非正式制度的特殊性提示我们,在进行改革和创新时要顾及社会文化背景和相关的特殊问题;实施机制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注意理顺两个行政系统的职能分工、理顺教育行政系统内部的职能分工,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制度规范对象的特殊性则要求处理好"民族学校"和一般学校两类学校系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道德制度建设引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德制度是指将人类社会道德生活中的部分人伦关系和道德活动方式明文化、正规化、异己化,把人们的道德行为上升为“法律行为”,使道德具有与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同等的效力和作用。这是历史经验的概括,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亦有理论上的依据。道德制度化必须辅之以制度道德化;同个体道德相比,制度的道德性对于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具有绝对的优先地位。道德制度建设的内容和范围将随着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深化,道德制度建设重心在制度、关键在于制度体系的公正性和运行的合理性,道德制度的功能表现为制约与激励并重,仍须强调道德个体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既是一个实践层面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理论层面亟需开展探讨的基础问题.生态文明制度的逻辑理路是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逻辑指针.针对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逻辑内涵,进行生态文明制度创新要基于理论逻辑、目标逻辑和实践逻辑三维理路,并结合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践,着力构建生态行为全程调控的行政规制制度、健全生态市场经济制度、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治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解决我国目前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恶化、资源枯竭这一矛盾的行动指南,更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取向.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解读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管理与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新时期加强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基本需求。这对于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及政府的行政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等,都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更加成熟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实现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从纵向和横向双重视角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为理论基石,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为文化积淀,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为理论传承,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批判理论为理论镜鉴.深入研究并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逻辑,对于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理论基础,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根植于传统同时又超越传统的现代经济法,在程序制度上对传统行政程序和民事程序既高度依赖又实现了超越.经济法程序制度具有鲜明的特色.在这些特色的背后,是经济法程序制度的理论逻辑:经济法程序制度与实体制度一样,同样具有克服市场失灵的功能.尽管如此,经济法程序制度也有其制度局限.在设计经济法程序制度时,应遵循程序法定原则、配比原则、公益性原则和问责与救济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