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师范生素质教育必须处理好四大问题 :1 .思想政治素质与身心素质的统一 ;2 .思想政治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的统一 ;3.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统一 ;4 .素质教育与教学质量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导方向,而思想政治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范畴,这决定了《纲要》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以培养学生历史文化素质为目标的知识性讲述、以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的哲理性讲述、以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的情感性讲述,并使三者有机结合、互为依托,才能取得素质教育的实质性成果。  相似文献   

3.
阐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分析当前高校基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矛盾与问题,提出基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4.
价值或价值观是思想政治素质概念的精神结构的核心和思想政治素质本身是一种价值性存在,是思想政治素质评价的价值审视的出发点.由此获得研究思想政治素质评价的价值论视阈,并呈现出正当性与有效性两个价值维度,二者的生态性整合构成思想政治素质评价的价值基础.在现代性历史境遇中,正当性诉求与有效性诉求的现实背离把当前思想政治素质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置入困境之中,而对此困境的理论与实践的消解需要一种价值生态自觉,并以此为重置思想政治素质评价的价值基础提供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包括多方面内容,而思想政治素质与文化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思想政治素质是核心,文化素质是基础,高校应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的途径和渠道,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效果,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由于自身的特点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有独特的功效。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智能素质、身心素质的教育 ,使他们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的信念与社会主义的信心、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创新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论述 ,指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 ,是搞好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是政治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实施全方位育人是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刻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江泽民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特别对素质教育作了深刻的阐述。江泽民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很明显,江总书记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论点,即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之所以是灵魂,是因为它与其它素质的教育相比较,具有更为特殊的功能和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江总书记认为,只有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9.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在素质教育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主要包括理想、信念和政治理论、政治方向素质以及思想品德素质。高校素质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主旋律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诚实守信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奋斗精神教育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涵着集体主义的特质.集体主义是马克思寻求个人与集体之间统一关系的思想.党的"十八大"自觉反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发展逻辑,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问题,把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内在统一起来,选择国家、社会、个人三重性的价值维度,赋予集体主义思想新时代的价值观内涵.培育、践行集体主义特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注重构建宣传解读、制度保证、文化引领、信仰确立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1.
揭示道德教育个性化的当代语境,运用马克思主义个人观,分析道德教育个性化的真实内涵,进行道德教育个性化的架构,以期实现道德教育个性化的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国家本位观彰显工具论价值取向,教育的个人本位观则彰显目的论价值取向。教育现代化的终极目标就是促进人的现代性的发展。教育的社会本位观所内蕴的教育国家本位观和个人本位观在现代教育法的价值体系中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教育法治化内蕴了教育现代化应然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13.
关于价值观教育方法论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只有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才能取得成效。辩证唯物主义价值学说为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文章从价值学说出发,探讨了价值观教育的哲学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羞耻感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青少年进行羞耻感教育是当前品德教育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也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步骤。羞耻感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是是非观形成的基础,是自尊心的表征,是抵御不良诱惑的精神力量,是道德教育的起点。羞耻感可以通过是非观、自尊心、荣誉感和责任心等方面加以培养。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育的哲学反思: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哲学的视野揭示了忽视数学教育人文价值的原因,剖析了数学教育与世界教育潮流相适应的人文教育价值的内涵,呼吁了数学教育不仅要注意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沟通,而且更重要的是注重发掘数学的人文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人文与科学是高校的“一体两翼”。本文从分析高校目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离的现状出发,在分析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内涵和关系的基础上,认为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理工科院校走向融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受到教育观念、时代特征、社会和个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真正实现两者的融合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是实现两种教育在理工科院校融合的有机统一体,也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大众化时代所具有的民主化与平等化特征为公民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但大众化时代所存在的媚俗现象也给公民教育带来巨大挑战。在大众化时代中,个体容易在诸多观点的冲撞中丧失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从而去与大众机械趋同;同时,个体容易仅因为好奇而浏览外界事物,不会真正地去关注自身以外的东西,最终对所有事件都怀有冷漠感与疏离感。在实施公民教育的实际开展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这一公民教育的正规形式来引导个体养成运用自己理性的习惯,从而克服大众化对公民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价值取向作为价值的决定方向或因素,对社会行为起着导向作用。平等与效率是高等教育政策中的两种基本价值取向。从价值取向的角度理解研究生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作用,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本文从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层面上,以平等和效率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当前研究生教育的实际,理解和把握研究生教育的价值定位。平等的价值取向,其内涵是制度的平等,而效率的价值取向涉及研究生教育中以结构调整、管理、质量等为核心的效率观。这两种基本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在现实选择上,要效率优先,兼顾平等。  相似文献   

19.
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问题的总体认识和基本看法,有什么样的知识范式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后现代知识观具有动态生成性、境遇性、价值性、多样性的特征。基于后现代知识观的审视,我国高校的基础教育应在教育目的、教学模式、师生关系、评价机制等方面做出相应变革。  相似文献   

20.
青年大学生的生命理应充满活力、激情、乐观和向上,但现实生活中,他们轻视和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和学生人文精神的缺乏。对此,必须从人文素质教育的角度,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关爱生命的意识,同时加强生活挫折、生存能力及生命价值方面的教育,以帮助其树立积极、健康、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和生命价值观,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