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半个世纪以来,生物学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组学和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以及基因芯片技术等成为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所有这些研究热点和生物学领域取得的成就无不对医学遗传学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就当前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
刘斌 《小康生活》2006,(3):11-11
黄瓜嫁接可有效防治枯萎病,提高耐寒性,克服黄瓜连作障碍,促进生长,增加黄瓜的产量产值等效果,这项技术已成为北方日光温室高效栽培关键技术之一。对于这一项成熟技术,上海市闵行区广大菜农很少应用,为推进嫁接技术在本区黄瓜上应用,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把黄瓜嫁接应用示范作为2006年科技进场入户的重点工作。为搞好这项工作,闵行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把鲁汇、建南二个园艺场作为黄瓜嫁接应用示范点,免费提供二场黑籽南瓜种子和嫁接夹,提供黄瓜靠接技术资料,带领他们外出考察黄瓜嫁接技术,同时邀请兄弟区县嫁接能手来场手把手传授嫁接技术。在…  相似文献   

3.
从上世纪中叶至今,世界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突出表现在在社会成就方面,养育了全世界60多亿人口,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实现了全世界社会农产品供求总量基本平衡,解决了全世界相当部分人口的就业问题;在经济成就方面,农业产值、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农业为全世界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技术成就方面,品种改良与生物技术、结构调整与多熟种植技术、科学用水与节水农业技术、合理施肥与肥料增产技术、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现代设施农业增产增效技术,以及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农产品贮藏加工的增值高效化、农业的信息化管理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和巨大成就;在生态成就方面,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不仅促进了世界农业及经济的发展,而且为改善世界生态环境、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甘肃省教育技术目前发展的现状、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师教育技术技能培训的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利用油茶树作砧木嫁接茶花,把树龄较老、经济效益低下的油茶经济树种变成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园林景观树种,是实现油茶资源充分利用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利用20世纪中期在佛山市顺德区种植的大片油茶作砧木嫁接名贵山茶花(赤丹、十八学士、香茶、宫粉、克墨瑞香茶等),对嫁接的材料准备、嫁接技术要点及嫁接后的管理进行了研究,并对嫁接效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高速列车制动技术发展方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了列车制动方式,并就我国目前在高速列车制动方面采用的技术、取得的成就以及与国外的差距做了介绍,并结合目前铁路实际,提出了高速列车制动技术需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洛阳出土唐瓦(包括瓦当)具有范围广、质地丰富、种类繁多、形制多样、装饰各异等特点,充分体现了唐代洛阳在建筑的材料、技术和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我国传统产业的现状,得出了发展传统产业的必要性,并着重针对当前传统产业存在的技术落后、产品质量较差、经营粗放等问题,提出了实现传统产业技术嫁接和优化升级的举措,同时也为如何实现传统产业技术嫁接和优化升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作文》2009,(6):9-9
每当赫伯特&;#183;魏泽教授走进森林时,便觉得树木很有趣:“橡树、山毛榉和云杉有幽默感。”这位德雷斯顿的生物物理学家,已经零碎地破译了一些树木的语言。根据他的测试,树木是通过声音来互相取得了解的,但因音频很高,所以人耳听不见树木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嫁接改造是企业技术改造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企业技术进步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极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以崭新的视角审视了我省国有企业嫁接改造方式的发展;研讨了国有企业嫁接改造中的突出问题及其根源;阐明了必须正确处理国有企业嫁接改造中的四大关系;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嫁接改造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国民党将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定为植树节,这是植树与纪念孙中山、宣传国民党意识形态相结合的产物,是仪式与实践共同构成的象征符号。设立植树节的目的就是通过植树仪式与植树实践,将孙中山精神与树木的生命特性相结合,并赋予植树活动继承、弘扬总理遗教的政治象征意义,让人们在实践中形成对孙中山的集体记忆,接受国民党意识形态教化。国民党利用纪念日来塑造孙中山形象,使孙中山形象传入民间,体现出政治统治技术上娴熟、隐蔽的特征。植树节在推广孙中山崇拜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使植树造林成为全国性运动,而孙中山符号也在植树运动中得到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绿地树木密植所引发的诸多问题已经给城市绿地建设造成很多负面影响,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树木密植所引发的问题主要是树木长势衰退和病虫害的滋生。为了有效地解决现阶段树木密植所引发的问题,指导今后城市绿地建设工作,对树木密植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移植来调整栽植密度的具体方法,并得出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融合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北京大学未名湖旁有两块植树碑,一块是清朝乾隆皇帝丁未年(1788)所立,一块是民国十一年(1922)燕京大学教育系壬戌班所立,本文对这两块碑的碑文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4.
华北抗日根据地自然环境恶劣,为改善生态环境,根据地颁布了保护林木的法令政策,大力提倡植树造林,鼓励农民采用科学的造林技术,明确林地产权,通过保护与利用相结合、造林与发展经济相结合等办法,推动了植树造林运动的开展,从而减少了灾荒,给群众带来了经济效益,并为游击战争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新校区园林规划设计方案为例,探讨了北京地区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和植物配置设计,提出因地制宜,以植物造景为主要指导思想的景观空间总体布局构思。整个校园景观规划突出点、线、面的有机结合,遵循适地适树的配置原则,明确校园绿化的主要树种,构建多层次、多色彩、生态型、花园式的校园环境景观。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9年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固定观察点数据实证研究合作社、科研单位、农资供应商和技术推广部门对甘薯种植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科研单位对甘薯种植经济效益有显著正向影响,合作社、农资供应商和技术推广部门对甘薯种植经济效益的影响均不显著,且呈现显著的地区差异。(2)就中低收入的甘薯种植户而言,加入合作社更能有效提高甘薯种植经济效益,而对于中高收入者来说,应该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3)各类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对甘薯种植经济效益的影响会因种植规模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榆林市退耕还林草、封山、封沙、禁牧后种草养畜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调查分析,从政策、技术等各个层面就榆林市草产业形成、发展和养羊业规模化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桐油是中国的特产,在中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民国时期,国外开始引种中国油桐,并创造出新的种植方法和经营方式,对中国油桐种植带来了巨大冲击。面对挑战,中国将国外先进的种植理念、种植方法、经营方式引入中国,促进了中国油桐种植的新发展。正是国外引种中国油桐和中国引进国外先进种植理念,促进了民族经济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中国植柳史与柳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植柳历史。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证实中国植柳起源于夏商时期,周代以后得到了很大发展,并保持着长盛不衰的历史景象。古代中国人植柳主要是植柳护堤(护堤树)、植柳护路(行道树)、植柳美园(园林造景树)。中国人在长期的植柳历史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柳文化,主要体现在:① 柳崇拜:视柳树为女性生殖器崇拜的象征、吉祥和神的象征而祭拜;② 柳民俗:存在着插柳戴柳习俗、折柳赠别和折柳寄远习俗、射柳及柳舞习俗;③ 柳诗文:柳树被历代文学家赋予表达“离情别意”的符号象征而极力讴歌;④ 柳绘画:视柳树为美与善的象征而成为山水画作中的主要表现景物。  相似文献   

20.
名作的存亡引发的对植物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风景园林设计大师丹•凯利的名作——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国家银行公园,在1988年初建时成为获奖名作,但今天却面临被拆除的境地,其中,高密度的种植设计是其衰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坦帕市国家银行公园的衰败,证明图案式高密度种植是一种反生态的种植,景观单一,养护费昂贵。而且工程建设投资大,是一种短期行为,给政府带来极大的负担。该文针对目前园林中盛行的这种种植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引起大家对这种种植方式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