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议题,学者们观声、不一,众说纷法。本文试图从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历史与我国教育的根本现实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进而阐明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问题上的困惑——“应为”却“难为”。  相似文献   

2.
国际上有许多国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果说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国高校近年大扩招的直接动因,那么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应该说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应形成公立高校占主导,稳步发展民办高校的基本格局,同时也要做好多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必然引起高等教育发生重大变革。从六个方面分析了“两个根本性转变”对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同时还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它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革带来的新机遇;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多元化、竞争化、自主化、社会化、产业化、综合化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几个关系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正确理解和把握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正确认识和处理经费投入与发展规模、资源短缺与教育扩张、教育大众化与教育质量、教育改革与扩大就业等关系问题,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办学体制、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物质条件等方面与国际化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原因在于封闭办学与现代经济环境、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僵化的课程设置与学科结构现代化的调整、物质基础条件的落后与优质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必须致力于教育结构的多样化,课程设置的综合化,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创建一流环境,保证我国高等教育达到国际化水准。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给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这一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为此要多角度、多渠道地探索,并努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型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教育与生产力相互作用的规律;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应该怎样计算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怎样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问题;从师生比,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潜力;关于高等教育的投资问题;中国人需要教育,并且特别需要高等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中国经济的发展,使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可能等十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包括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精荚教育和大众教育不是高等教育中两个高低不同的层次,而应是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阶段出现的两个并存的体系.这两个体系不仅能共存于高等教育系统中,而且应协调发展,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9.
“大众化”高等教育下大学生的重新定义与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99年大学开始大面积扩招开始",大众化"高等教育这一名称开始在中国大陆流行开来",大众化"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来说,不仅仅是招生规模上的变化,既是量变又是质变,寻求新时期教育背景下的规律,找出合理解决供需之间的矛盾是"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高校工作人员的应有之意,解决问题的前提在于理清概念,对"大众化"高等教育下大学生的重新定义是为了更好的解决矛盾、寻求对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两个率先”是新世纪头20年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必须突破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和创新型人才缺乏这两大制约因素,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是破解这两大难题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美国高等教育“成熟阶段”多样化模式及相关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70年中期至80年代后期,是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熟阶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大致处于这个阶段靠前一些的位置。在这一阶段,美国通过增设非传统高等教育机构、发展非全日制高等教育、提供多样性的高等教育课程等举措,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这对我国正在推进中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迁大体经历了“寻利”、“寻权”和放权三个阶段 ,正朝着一个理性、正确的方向发展 ,但还是远远落后于经济与社会体制的变迁。新时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走向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分权。  相似文献   

13.
"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省立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国立北平研究院等四校一院奉命西迁西安,复迁陕南汉中,形成战时我国最大的两个大学联合体之一——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与西南联大几乎全部北归不同,西北联大除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迁回原址复校外,在西北留下了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师范学院等国立五校。今天的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院校,与西北联合大学均有源流和传承关系。西北联大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是中国高等学校区域分布由"点"、"线"布局向"面"的布局演化的历史性转折,它将高等教育制度系统地传入西北,奠定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基础;它从知识、思想、文化等方面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社会进步,为战后中国西北建设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为21世纪的西部大开发蓄积了宝贵的人力资本;特别是它凝聚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共赴国难的团结精神,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凝聚了两大光荣传统:文化传统与革命传统。我们希望通过回顾西北联大的历史,更加全面地了解20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精神传统、传承和文化创新,诚邀海内外专家学者赐稿,共襄盛举。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时期,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显著成效,归纳其经验主要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广泛基础,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主阵地,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正确方向。回顾和总结"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对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要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必须把握高等教育的生产力社会属性和上层建设社会属性,坚持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同时,高等教育要克服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某些负面影响,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运作机制和保证制度。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时,我们必须强化高等教育对社会的“导引”职能,充分发挥其对社会变革和发展所起的“全面性、先导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观的调查和比较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当前毕业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向上的。目前,高等教育中也存在着两个应重视的问题──专业过早确定和知识结构不合理,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与高等教育发展关系的分析,揭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证实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延安歌唱通过文字媒介向口头媒介的转换,激活诗歌发展本身内蕴的“歌唱性”,打破了“诗乐分途”的理论束缚,推进了新诗大众化的实践进程;它遵循了工农大众在劳动中“一呼一吸”的生理机制及其所产生的身体节奏,紧紧贴近大众的物质生产、日常生活与情感逻辑,使得“诗歌”终于成为大众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由于转换为口头媒介,延安歌唱反而巧妙地解决了唱词中书面语与口语的纠结、普通话与方言的缠绕,生产出一种源自民间、能够交还民间并被大众真正接纳的抒情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是重要的经济资源,高等教育改革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高等教育统计是评价教育资源供给与“两型社会”建设需求均衡与否的重要依据,是教育宏观管理中对教育规模控制和投入管理的基石,是高等院校微观管理效率提升的基础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韩竹梅 《社区》2012,(15):39
十年,对于牙牙学语的儿童而言,是一个天文数字;对于年过七旬的老者而言,却犹如短短数日。而我在社区工作这个岗位上工作了那么久,年轻一辈们都已经开始亲切地称呼我为大妈,我却始终如一。我原来工作的地方叫馒头山社区,用现在年轻人的话说,就是每天吃馒头,再怎么着也不会饿死的社区。而就是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