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孟姜女故事研究不是“层累”说的促成因素,而是顾颉刚在提出“层累”说以后,为深化其“故事眼光”以更好地解释古史演变,才展开的个案研究。孟姜女故事研究确实深化了顾颉刚的“故事眼光”,并对其古史观念产生了两方面影响:一是推动其研究旨趣在“辨真伪”和“穷流变”之间,进一步偏向了后者;二是让顾颉刚认识到在古史演变中,还存在由共时性多元地域文化向历时性一元叙事转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通讯”和“按语”: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的论学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歌谣周刊>和<国学门周刊>上由顾颉刚所主持的孟姜女故事研究中,通信是整个研究的主体.同时,作为整个研究的发起者和引导者,顾颉刚常以"按语"的方式参与讨论.这些"通讯"和"按语"将当时孟姜女研究的原生状态保留下来,使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一学术话题渐渐生长的过程.整个孟姜女故事的研究便依托于通信附加按语这样一种特殊的论学方式中逐渐生长,而研究中的得和失也多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3.
从孟姜女研究看顾颉刚的学术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品格是由学术成就和治学风格(包括研究方法和精神)组成的。本文意图通过对顾颉刚孟姜女研究的分析,来探讨他的学术品格:对历史地理研究方法的运用和积极创新、认真求实和坚持不懈的学术精神。希望对当代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研究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作为著名学者教授,顾颉刚先生早年在燕京大学的情况有着重要意义。他的史学力著《古史辨》最终在这里完成,并在这里参加和主持了《燕京学报》的编辑工作;任燕大历史系主任期间,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组织“禹贡学会”,出版《史学消息》月刊和《禹贡半月刊》,培养了一批史学人才。抗战期间,利用自己长期从事民俗民谣收集整理工作的便利条件,创立“通俗读物编刊社”,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具有爱国思想的顾先生在燕大的后期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既是时代使然,也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所走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顾颉刚对古史的批判,以质疑传统的道统观为逻辑前提。顾颉刚认为,中国的古史是按照道统的体系编排演绎出来的,传统说法中的老子虽非道统中人,但老子及《老子》书由编造而成,是道统说的派生物,因而要一并推翻。这种对古史系统的存疑态度,为研究中国传说古史开阔了学术视野,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法。然而,顾颉刚的疑古由于对某些传说缺乏分析,对于古史中包括有关《老子》的一些论断也失之主观,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6.
顾颉刚先生创建“古史辨派”,从20到40年代经历了由实验主义到今文家言,由经学到史料学,再由史料学到神话学的转变过程。新中国建立以后虽然作为学术主流的“古史辨派”已经消失,但顾颉刚个人的疑古辨伪方向始终未变。从中国考古学的角度观察,顾颉刚对考古学的过于熟知,导致了他对考古学的冷漠态度,并最终导致了他古史研究的重要缺憾。 相似文献
7.
顾颉刚、王国维在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两人的交往、王国维对顾颉刚的影响、顾颉刚对王国维的评价等方面来看,王国维对顾颉刚的影响是深远的,顾颉刚一生都在学习王国维的治学方法,在其晚期的文章中甚至透着"二重证据法"的影子。 相似文献
8.
顾颉刚是民国时期边政学潮流中一位贯穿始终的中心人物。他本是个有着学问嗜好的古史研究者,倡导并参与边政研究,既有其学术旨趣转移和一直关注中华民族前途的内在原因,也有国家时局变迁及个人境遇改变的外在动因。他对边政研究的倡导及对边疆问题的研究,在当时学界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即使不是历史的事实,也必然是未来的目标,这是顾颉刚倡导和参与边政研究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9.
10.
顾颉刚为研究古史而进入神话研究领域,并得出“古史即神话”的结论,他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及“历史演进法”,为系统梳理与研究中国古神话开辟了道路。闻一多自觉地把神话研究与诗学理论结合起来,开拓了神话学的诗学研究天地,他采用人类学“三重证据法”,解开了古诗阅读中的神话之谜。 相似文献
11.
12.
13.
《离骚》与《史记》的内在精神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烈的抒情特征,一是尚“奇”的审美追求。形成这种内在精神一致性的原因,一方面是司马迁与屈原都具有“发愤著书”这一共同的创作动因,另一方面是司马迁深受楚文化及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近三十年,学界对于卞之琳的研究打破了往年因政治因素而遭受忽视的局面,在平稳中有所发展。这些成果包括卞之琳的诗歌创作、诗歌翻译和理论研究三个方面。其中以诗歌创作研究取得的成绩最为突出,主要集中在具体文本、早期诗歌、新诗诗艺和影响研究方面。关于卞之琳其他文体的研究还不够成熟,诸如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研究还有待挖掘。 相似文献
15.
《国故论衡》是章太炎在东京国学讲学会若干讲义的结集。《国粹学报》与《民报》所提供的舆论空间促使他走向中心,成为一位学术上的公共人物,也是在这一时期章太炎开始较多地谈论自己的治学心得。《国故论衡》中的很多问题都成为新文化运动一代学人的“国学常识”和他们进一步开展学术研究的起点。 相似文献
16.
在佛老之学的影响下,禅宗"即心即佛"、"无着无住"的随缘任运的思维方式与"当头棒喝"的"顿悟"意念,以及道教偏重于崇尚自然、梦幻神游、浪漫超脱的思想特征等因素,皆直接影响唐人对诗歌意境理论的探讨,有助于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完善与定型。如皎然《诗式》中提出以"取境"为中心来论诗;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思与境偕"、"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味外之旨"、"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诗学思想与审美观念,等等。这些正是中国诗学意境论走向成熟的鲜明标志,开启了宋代严羽"以禅喻诗"等诗学思想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17.
关于岳阳楼历史的研究,已有很多成果,其中存疑者众多。而何林福新著《岳阳楼史话》,却在地域体、专门性的历史地理学的范式内,别开生面,将史学、美学、文学熔于一炉,开拓了“史话”一类体式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8.
郭嵩焘在办理洋务、出使西洋的过程中,初步分析、引介了“开放”、“求实”、“重商求利”等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并以此为参照标准,批判了“闭目塞听、妄自尊大”、“粉饰作伪”、“虚文”、“浮躁”等中国传统的落后社会心理,为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什么”、“怎么”的研究非常热门,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什么”、“怎么”的来源;“什么”、“怎么”的语法结构;“什么”、“怎么”的语法意义及语法用法。 相似文献
20.
约瑟夫.海勒的黑色幽默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荒诞不经的现实世界:有组织的混乱和制度化了的疯狂。人们在"第二十二条军规"这只"无影手"的操控下,上演了一幕幕的悲喜剧,有人被这只手勒得疯狂、窒息;而有的人则借此飞黄腾达、财源滚滚。因此,无形但却无处不在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像一个穿梭不息的能指,表现并规定着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他们的主体间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