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蒙古学学者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蒙古历史文献,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蒙古历史文献学。它是一门研究蒙古民族历史文献、目录、版本、校勘、辑佚、辨伪、注解和考证等的学科。在我国研究蒙古历史文献学的专门机构有: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此外,内蒙古大学也有历史文献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对蒙古历史文献的搜集,是建国后研究蒙古历史文献学的开端。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组织专家、学者搜集蒙古历史文献,使分散在广大农村、牧区,尤其是寺庙中的…  相似文献   

2.
乔吉研究员     
乔吉 ,我国著名蒙古历史文献专家 ,蒙古族 ,19 4 1年 12月 4日生于内蒙古巴林右旗 ;196 5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中文系蒙古语专业 ;1978年调到内蒙古历史研究所工作 ,从此走上了研究蒙古历史文献的科学研究道路。乔吉研究员现为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内蒙古大学蒙古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教委民族古文献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中国蒙古史学会副会长 ,国际阿尔泰学会会员和国际蒙古学家联合会会员。1980年 ,乔吉先生的第一部蒙文历史文献研究专著《恒河之流校注》公开出版 ,这是他从事蒙古历…  相似文献   

3.
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主持召开的1986年秋季蒙古学信息交流会于10月7日在内蒙古师大图书馆举行。呼和浩特地区近三百人参加了会议,正在内蒙古进行学术访问的日本蒙古史学者村上正二、杉山正明、洼田新一应邀参加了会议,从1985年以来,已经召开了三次蒙古学信息交流会。通过简短的会议,集中交流蒙古学研究的各方面信息,这种形式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这次信息交流会上,报告了刚刚在南京结束的国际元史学术讨论会的情  相似文献   

4.
蒙古文学的优秀成果是世界文学及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白治区成立四十年来,蒙古文学及蒙古文学研究成果丰硕,蒙古文学研究队伍茁壮成长。蒙古文学学会成立十年来,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文艺思想,整理、撰写、出版发表了相当数量的文艺理论、文学评论著作,对蒙古文学的发展作了较为深入、系统地研究。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出现了更多的优秀成果。这次优秀成果评奖有三个特点:一是范围广。时间包括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内容几乎包括蒙古文学研究的整个领域;地域包括了全国蒙古族聚居的所有省  相似文献   

5.
达力扎布教授著《明代漠南蒙古历史研究》已经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 ,这是近年来我国蒙古史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本书研究的范围主要局限于历史上的漠南地区 ,这里通常指今天横亘蒙古国中部直到内蒙古北部的大戈壁以南地区。元代此地居住着很多蒙古部落 ,在明初与北元的战争中 ,除一部分南下归附明朝外 ,大部分退处漠北。自明宣德、成化年间开始蒙古各部逐渐南牧 ,至明嘉靖末年 ,形成了明末清初的漠南蒙古诸部。本书作者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从以往学术探索相对薄弱的环节入手 ,紧紧围绕古代蒙古地区与中原密不可分的政治…  相似文献   

6.
《西方的蒙古史研究》一书于1992年由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马·伊·戈尔曼先生是原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曾于1989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进行学术访问。马·伊·戈尔曼先生从事蒙古史研究多年,是俄罗斯当代著名蒙古史学者,《西方的蒙古史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欧、美蒙古史研究的总结。 《西方的蒙古史研究》共五章,内容包括13世纪至20世纪40年代的西方蒙古史研究的发展过程和每一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作者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西方代表学者的思想倾向,重要著述的基本观点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7.
16世纪末,藏传佛教的一支喇嘛教(黄教)传入内蒙古。随着喇嘛教的传播,在内蒙古地区出现了翻译佛经,编写佛教历史和高僧传记以及研究佛陀学说等编纂活动。它构成了16世纪末至19世纪这一编纂活动的显著特点。蒙古历史编纂学研究家们把这一阶段称之为蒙古喇嘛史学史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时期。对蒙古人的喇嘛教史编纂活动,国外学者有所研究,也有所进展。可惜在国内,还很少有人做过系统  相似文献   

8.
我区蒙古史学者、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付研究员珠荣嘎先生校注本《阿拉坦汗传》一书,已由日本九州大学蒙古学著名教授森川哲雄先生译成日文,最近已首次在日本福罔市正式出版。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特藏《阿拉坦汗传》是世界孤本,早已引起国内外蒙古学界的极大关注。在《阿拉坦汗传》公开出版前,国内外学者只是通过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史学者,付研究员留金锁先生《十三世纪——十七世纪蒙古历史编篡学》一书中的梗概介绍,得知本书的重大学术价值。1984年8月,民族出版社以蒙古文献丛书之一的形式出版了《阿拉坦汗传》(附原件影印),受到国际蒙古学界普遍欢迎。日本蒙古学家永森川哲雄除已完成《阿拉坦汗传》蒙文拉丁标音、日译原著和珠荣嘎校勘注释之外,还提出了一篇研究《阿拉坦汗传》的  相似文献   

9.
本书收录1985—1990年间国内用蒙文发表和出版的有关蒙古学研究的论文、著作等篇目6400余条目.为了便于更多的学者使用和了解本书,各条目后著录了汉译篇名(书名),以备查考.全书67万字,是从事蒙古学教学科研人员和北方民族史研究人员、内蒙古地方史志编修人员以及从事蒙文报刊编辑工作者重要的专题工具书.欲购者请与内蒙古档案馆乌宁巴图联系  相似文献   

10.
1 我国蒙古民族的绝大部分在语言上是使用母语作为社会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因此我国蒙古民族的经济文化事业要得到迅速地发展,必须主要地使用好自己的语言文字。我国有四百万蒙古族人口,据内蒙古和其它有关省区的调查,在这四百万人中,约有三百万主要操自己母语。他们基本都居住在民族自治地方,且同汉族大杂居中处于小聚居的状况。蒙古语言既是这里的蒙古民族社会交际的工具,又是行使自治权利的工具。在这些地区在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和传播各种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传递各种社会信息,不通过蒙古语言文字是无法进行的。当然,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蒙古民族要成为具有高度文化素质的现代化民族,只有学习、使用母语及其文字是远远不够的,也必须学习和掌握其他先进民族(或大民族)的语言文字,尤其是干部和知识分子,不  相似文献   

11.
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内蒙古大学蒙古历史研究所、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呼和浩特市蒙古历史语文研究会联合发起的蒙古历史文献学术信息交流会,于一九八五年十月三日在呼和浩特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呼和浩特地区蒙古历史文献研究学专家、学者和出版、新闻界人士百余人.正在呼和浩特地区进行学术活动的日本学者若松宽、森川哲雄、杉山正明、北村高也参加了这次学术信息交流会.  相似文献   

12.
由内蒙古大学图书馆蒙古学部编辑的《蒙古学论文资料索引》(1949—1985),已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 蒙古学是研究蒙古民族和蒙古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风俗、宗教、哲学及语言、文学等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我国的蒙古学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建国以来,蒙古学学者艰苦求索,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有价值的资料。这些学术成果对于蒙古学的深入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由于以前没有这方面的专题工具书,查找有关资料常常耗费  相似文献   

13.
汉族移民进入草原地区是近代内蒙古游牧社会变迁的重要转效点之一。在与汉族移民的经济交往中,蒙古族的交换观念逐步增强。草原农区的扩大和市场的延伸,促使蒙古族的从业方式产生分化,出现了蒙古农民、蒙古商人和蒙古车夫等多种职业角色。汉族移民开垦对蒙旗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蒙古族在获取地租的同时却逐渐失去了土地利用优势。  相似文献   

14.
日本帝国主义在内蒙古14年殖民统治的历史,是内蒙古近代史乃至近代中日关系史、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也是史学界比较关注的研究课题。在以往的史书中,对这段历史不同程度地有所涉猎,也有一些文章论及这方面的事情,但是,一直没有一部全面系统研究这一问题的历史专著。2004年11月,阿拉腾达来所著《日本与内蒙古》(蒙古文版)的出版,极大地丰富了内蒙古近代史研究的内容,填补了中日关系史研究的空白。《日本与内蒙古》全书正文分为七章,由内蒙古大学齐木德道尔吉教授作序;作者写了前言、后记,还附了详细的参考文献资料和论著索引,计32万字,大32…  相似文献   

15.
中国蒙古史学会一九八○年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七月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市举行。来自西藏、新疆、内蒙古、广西、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浙江、湖北、甘肃、辽宁、山西十三个省、市、自治区,包括了蒙、汉、回、白、达斡尔、鄂温克等八个民族的一百八十五名蒙古史学工作者和新闻、出版、档案等部门的代表及业余蒙古史研究者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六十六篇用蒙汉文写的约一百余万字的学术论文。这次提交论文的质量在学术研究上的深度和广度较去年学会成立时的论文都有所提高。向大会提交论文的,有多年从事蒙古史研究的老一辈学者,也有史坛新秀,显示了我国蒙古史学研究的队伍在不断发展和扩大。 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蒙古族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蒙古社会性质及蒙古史分期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蒙古史学会会员大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8月31臼至9月4日在内蒙古包头市举行。来自16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百余位各民族蒙古史研究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学会理事长蔡美彪在工作报告中说,学会成立8年来已发表蒙古史论文800篇左右,出版专著40余部,这些成果大大超过了以往数十年的总和。目前全国已有包括蒙古、汉、回、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十分重视内蒙古的民族问题,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未放松过对内蒙古革命斗争的领导,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从而保证了内蒙古革命的顺利发展。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共产党一系列关于内蒙古民族问题的政策,就没有蒙古民族的解放,没有内蒙古各族人民共同斗争的胜利,也就没有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艺术是时代的镜子,是时代的晴雨表”。既然这样,不仿从元朝以来的佛教偶像崇拜来探索一下内蒙古雕塑艺术的发展,抑或能印证出历史时代的精神和其对各世的影响。 提到内蒙古雕塑,不能不联系到蒙古民族中佛教的传播和对佛像的崇拜。成吉思汗统一诸部,建立蒙占大帝国,传至忽必烈时,统一了全中国,“七载之中成大业,六合之内为一统。”他继承历史上北魏、隋、唐、宋、辽、金等诸民族王朝的统治制度,建立起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元朝。随着蒙古统治者统治范围的扩大,宗教也就提到了日程。在蒙古帝国和大元王朝统治下,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大学第二次蒙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8月30日至9月3日在呼和浩特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外蒙古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120人,其中来自日本的有12人、蒙古的13人、苏联的3人、德国的4人、美国的3人、意大利的1人、法国的1人;中国蒙古学研究方面的一些著名或知名学者也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蒙文、汉文、英文的学术论文或论文摘要131篇。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赵志宏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对这次国际蒙古学界的盛会表示热烈祝贺。会议主要就蒙古学研究的语言学、文学、历史学方面的问题,进行学术交流,同时也涉及到蒙古学中其他学科的一些问题。大会分三个分会场,用蒙文、汉文、英文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地方。但是,在自治区域内,由于历史上民族间长期交往迁徙的原因,形成了除蒙古族以外汉族占人口的大多数的状况,并且还在一些地方聚居或杂居着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回、满、朝鲜等少数民族。他们与蒙古族共同开发保卫了我国北部边疆,为这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新中国建立后,我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得到了全面贯彻实施。进入50年代后,在内蒙古进一步推行蒙古族区域自治的情况下,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广泛宣传和深入贯彻,自治区内的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几个少数民族也先后提出了认定族源、族称、聚居范围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要求。1950年秋我到东部区党委工作后,在民族工作中首先遇到了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