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制,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体制也是伴随着这三个学制的颁行而建立、改革和发展起来的。论文通过对“三个学制”及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了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体制形成与发展的脉络,并对当前师范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兴办教育,“首重师范”;师范教育,德育为首;突出师范特点,提高教育类课程比例,注重师范生从教能力的培养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面向21世纪的“师范人格”是一种理性与非理性素质高度统一的整体性人格;艺术教育在实现人性的理性与非理性这两极的沟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营造这种整体性“师范人格”,现代师范教育应是科学精神与艺术精神高度融合的整体性教育。这是本文的基本观点。一、问题提出自1  相似文献   

3.
师范性是高等师范院校办学的最主要的特征。所谓师范性,是指高师定向型的培养目标、明确的人才规格所决定的在管理与教育方面区别于其它高校的特殊性。高师院校为基础教育服务是其办学的根本方向,造就合格的中学教师是其人才培养的目标。这就要在高师院校的德育工作,特别是专业思想教育,以及教学方面的教学思想、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校园文化等方面切实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可是,由于历史的、社会的诸多因素的影响,至今仍有不少高师院校还存在着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不够自觉,对高师办学的师范性不够重视的问题,这是值得我们警醒和深思的。我们必须明确:高师院校办学的师范性,它直接关系到高师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的社会效益。正视并认真解决这个问题,这里既有理论问题需要研究,又有实践操作需要探索。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高师院校如何突出师范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省教育学研究会于十一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八日在洛社师范学校举行“三面向与师范教育改革”专题讨论会,收到论文近五十篇。会议期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人杰同志和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程希贤同志应邀分别作了“国外师范教育改革”和“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的学术报告。来自全省高师、中师和  相似文献   

5.
面向21世纪的师范教育改革宁式颖一个国家经济的振兴、教育的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范教育能否为其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的教师队伍。可见,师范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师范教育发展至今,无论在教育水平上还...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中指出:“现在,我们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把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当作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件大事,突出地提出来。”为了实现这一战略任务,决定中又指出:“从幼儿师范到高等师范的各级师范教育,都必须大力发展和加强。师范院校要坚持为初等和中等教育服务的办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教师教育体制正处于建设时期,影响其建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由传统的“封闭式”定向型师范教育模式向“开放式”非定向型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师范院校的转制问题、综合性大学与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教育的问题,教师教育的质量问题、师范院校的升级过渡问题以及师范性与学术性整合问题等。  相似文献   

8.
1985年《光明日报》八月十六日三版“教育史谈”栏,刊载了雷克啸同志写的《张謇与师范教育》一文,发现违反历史事实的明显错误: 雷文中有七处提到“通州师范学堂”(另两处单独提“学堂”,也是指通州师范学堂),这是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张謇创办的师范学校,最初称为“民立通州师范学校”,后来改为“私立通州师范学校”,1952年改今名——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从来不曾有一天叫过“通州师范学堂”。  相似文献   

9.
高师办学要切实突出师范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师范院校办学的师范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所谓师范性,是指高师定向型的培养目标、明确的人才规格所决定的在管理与教育方面区别于其它高校的特殊性。高师院校为基础教育服务是其办学的根本方向,造就合格的中学教师是其人才培养的目标。这就要在高师院校的德育工作,特别是专业思想教育,以及教学方面的教学思想、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校园文化等方面切实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可是,由于历史的、社会的诸多因素的影响,至今仍有不少高师院校还存在着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不够自觉,对高师办学的师范性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师范教育中师范性教学的重要性,指出了当前青年地理教师在教学上的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师范性教学必须从低年级专业课学习中着手进行,使专业知识的科学性和师范性紧密结合。并探讨了加强师范性教学工作的做法及试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石静 《天府新论》2006,5(6):123-126
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开端是盛宣怀于1897年春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盛宣怀认为:“师道立则善人多,故西国学堂必探源于师范”,遂“考选成材之士四十名,先设师范院一学堂,延定华洋教习,课以中西各学,要于明达体用,勤学善诲为指归”。又仿照日本师范学校设附属小学的做法,选  相似文献   

12.
以往的师范音乐专业教育(乃至一些专业音乐院校)中时时有这样一种现象:在各门学科中,学生有强烈的选择性。例如对某些学科如饥似渴地吸收,而对某些学科则如同嚼蜡,只求得个“及格”了事。这并不能过分指责学生的“偏食”,更不能归咎于各科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而是因为:在我们的教学中,虽然学科的设置貌似全面,实际并未把它们有机地统一联系起来,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音乐教育。不仅此也,更突出的弊病表现在学生毕业走入社会后歌曲写作的理论脱离实践。这对于加强师范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走入社会后的实际工作中充分体现“师范性”即培养一专多能的“通才”也是不利的。要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只有歌  相似文献   

13.
高等师范院校从单一的师范教育向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发展,非师范生的就业成为目前突出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高等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的特点以及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徽州社会科学》2005,(10):F0002-F0002,I0001
徽州师范学校坐落在黄山脚下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县城,校址即原徽州府学遗址。学校渊源于是1905年的徽州府立紫阳师范学堂,现用校名定于1934年,它开创了安徽近代中等师范教育的先河。这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师范学府,遥接素有“东南邹鲁”之称的新安文脉,近师故乡先贤“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5.
民国初期的师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初期 ,适应时代的需要、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 ,师范教育有了较大的变革和发展 ,如师范区制的创设 ,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设立 ,师范教育学术研究的开展 ,一批名扬国内外、独具特色的师范学校的出现等。民初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 ,不仅在当时发挥了师范教育的社会效益 ,也为后世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之洞的师范教育观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分析了张之洞师范教育观的成因,重点阐述了其主要内涵:创办师范学堂、制订相应规章制度,“讲究次序,突出重点”的办学理念,重视师范生的全面教育等,并就其对当今师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启示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7.
师范专科学校教育的成败在于师范生职业意识的确立程度,职业智能的优化程度以及职业技能的完善程度.而师范专科教育的传统模式在新的教育形势和环境下已不能从这三个方面为教育成功提供保证。因此,怎样对师范专科教育的传统模式进行改革完善,以确保师范教育的成功,为发展中的基础教育输  相似文献   

18.
“三性”是指“高校性”、“师范性”“地方性”.笔者认为,只有这“三性”的有机结合,才是师专学报的总体特色.换言之,如果要以特色来分辨判断是何刊物的话,那么具备这“三性”的,就必定是师专学报无疑.现对这一观点试作一些阐述,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师范性是高师学报个性的标志,是与其他高等院校学报相区别的主要所在。高师学报应该坚持师范性,这是毫无疑义的,是大家都赞成的。本文想在肯定师范性这一前提下,对高师学报的非师范性问题谈一些看法,希望在高师学报的改革之中,有助于开拓思路。 非师范性:一个客观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1906年随着反日救国运动兴起,创立了朝鲜族私立学校,掀起历史上第一次“朝鲜族教育热潮”,后来由私立演变到官办,逐步形成、发展起来。朝鲜族师范教育解放前发展缓慢,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才迅速发展起来,其发展规律是:办好民族师范教育必须依靠党的正确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发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把社会主义内容同民族形式正确地结合起来,按师范特点办师范教育,坚持在改革中发展民族师范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