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游艺民俗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最具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漳州拥有丰富的游艺民俗旅游资源,其形式多样、分布广泛、潜力深厚、历史悠久,对其合理有效的开发必将促进漳州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目前漳州对游艺民俗的开发和利用还缺乏科学性、统筹性的理性思考。本文从漳州游艺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入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对漳州游艺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宝鸡地区民俗旅游资源丰厚,具与独特的饮食文化、民间艺术和岁时习俗.宝鸡地区民俗旅游的开发应以当地丰富的历史和人文资源为依托,以集锦荟萃式、原生自然式、主题附会式和短期展示式为主要开发模式,将开发模式与开发内容并重,促进宝鸡地区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边缘文化的原生性、多元文化的交融性、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是乐业县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乐业县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以开发原生自然式的实地民族或民俗村为主,以建立民族民俗博物馆为辅,另外也可以适当考虑发展节庆民俗旅游、歌舞民俗旅游等专题性民俗旅游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把民俗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更可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繁荣.山西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尤其是晋商民俗资源.基于此,对独具特色的晋商民俗旅游资源在建筑、艺术、饮食等多方面的特色与现状,以及目前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同时,针对现阶段晋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晋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进而提出开发的具体措施与保护办法.  相似文献   

5.
广西由于其偏远的地理位置、特殊的自然环境、复杂的民族成分,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广西民俗旅游文化资源具有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品位高、民俗活动丰富多样、地方性和民族性浓郁等特点。因此,在开发时,应重点开发独具特色的区域旅游资源,杜绝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低品位和庸俗化,制定民俗文化保护规划,加快民俗文化资源的商品性开发进程,推动旅游商品和旅游业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疆各民族的民俗旅游资源历史悠久,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目前新疆民俗旅游还存在着民俗旅游规划滞后、民俗文化内涵发掘不够等问题,可以从政府正确引导、多方融资、民族群众参与、开发高档次的民俗旅游项目等七个方面对新疆的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和保护新疆民俗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7.
当前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四川省绵阳市民俗旅游开发为例,认为目前的民俗旅游主要在民俗旅游规划方面、民俗旅游经营方面、民俗旅游开发大环境方面以及民俗旅游开发负面影响等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引进、培养民俗旅游专业人才、强化政府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性扶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淄博市民俗文化开发在政府积极扶植、构建特色旅游文化产品以及推进旅游业的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情况,阐述了淄博市在民俗文化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继续做好民俗旅游资源的搜集整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和进一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养、努力培养民俗旅游人才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辽宁民俗旅游资源特色的基础上,针对辽宁各地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明显条块分割和重复建设等问题,提出民俗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理念,并结合辽宁民俗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整合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0.
民俗旅游资源是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优势资源。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是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能力的滞后已经成为云南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尊重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独特规律,设计合理有效的开发策略以适应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需要,对于建设旅游强省,巩固云南在西南大开发中的重要桥头堡地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俗指民众的风俗习惯,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俗是从世代相传的经验中发展起来的,民法的源头在于民俗。民俗直接影响着民法的产生与发展、内容与形式,是民法的精神依归。民法取代民俗,其根本动因归属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此外,民法的产生还受到民族矛盾、文化矛盾等多种综合矛盾的作用,是民俗无力驾驭、控制调节社会矛盾的结果。对利益冲突的调和,民法比民俗更具确定性和可操作性。民俗是一种历久弥经的文化积淀,它产生于遥远的古代,绵延于现代文明社会,今天,它仍不失为研究民法时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从这独特的视角可以揭示民法的起源、本意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简要概述了怒江大峡谷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剖析怒江大峡谷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其开发成为旅游产品所存在的局限性。结合怒江犬峡谷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所显现的问题以及该区域发展旅游的环境制约因素,将怒江大峡谷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确立为“前台开发”和“后台开发”两种模式。进而对这两种开发模式进行比较以明确其开发的重点和方向,认为“丽江模式”的成功之处是怒江大峡谷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俗大典》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重大项目之一,不仅抢救民间民俗文化,同时抢救老学者们20世纪的田野调查学术成果,是对中华民俗文化一次空前的大整理。  相似文献   

14.
对旅游产品开发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旅游产品是整个旅游开发的核心,是旅游业一切经营活动的主体,旅游产品的合理开发及有效利用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及根据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提出了开发和设计旅游产品的具体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5.
民俗与文学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作为民众集体程式化的传承性的生活文化,不仅是文学起源的中介,也是文艺样式的渊源。作家文学取材于民俗活动,文学的发展也无不与民风民俗相并。民俗在文学作品中呈多层次渗透,文学民俗化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作为我省的支柱产业之一,越来越为公众关注.近年来,我省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公园省"的美誉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我省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和潜在的危机.对我省旅游资源特性的再认识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十一五"期间我省的旅游经济要从我省旅游资源的特性入手, 从过去的"硬旅游"转变为以旅游方式的自然化、旅游内容的知识化为特征的"软旅游".  相似文献   

17.
旅游资源开发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就是通过对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的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旅游资源开发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将直接导致旅游资源开发的环境效益或损害。本文以贵州花溪天河潭风景区为例,探讨了旅游资源开发中环境经济的损害和效益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损害和效益的货币化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18.
西部开发与民族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面对新世纪人类发展观的根本性转变,进一步加快西部开发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这就客观要求必须重新审视西部开发的发展思路、开发模式、战略目标,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重视解决少数民族发展问题,明确西部开发不是新一轮的区域开发、资源开发、项目开发,而是一个能够真正带动西部地区各族人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战略,更是一个关注长远、关注未来、关注少数民族发展的综合战略。  相似文献   

19.
资源和环境是制约中国发展的瓶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中国惟一的选择。大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也是各级社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主要来源。培养学生科学、求真、务实的作风,帮助他们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是大学德育课的目标之一,但目前许多德育教材中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还不多,可持续发展观应成为大学德育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大量事实证明现在国内所流行的《五哥放羊》是陕北民歌,说是山西民歌或内蒙民歌缺乏依据。从原民歌《五哥放羊》到"打坐腔"《五哥放羊》再到"二人台"《五哥放羊》,让我们看到了《五哥放羊》的发展衍变过程。重新聆听民间"打坐腔"艺术家丁喜才五十年代演唱的《五哥放羊》,让人们想起了中国民歌传统唱法的那段黄金时代,现在该是"实现传统唱法的复兴"的时候了;让民歌在不断变革中保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