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动态     
镇江市第二次文艺理论研讨会,1991年12月27、28日在市府举行。我校的市文联各协会理事赵绍虎、王晓坤、苏学文、周仲器和文艺理论研究工作者徐秉忱、石复生、芮月英、唐戈等出席了会议。他们向大会共提交了论文6篇。 我校第十届学术讨论会,教学研讨会文科组会议,1992年1月2日下午在英语系大教室举行。在大会上宣读的论文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反映论》(徐秉忱)、《移花接木,精泛结合——精读课教学中的泛读性》(成善祯)《模糊数学与认识论的发展》(孙剑平)、《师范院校美术理论教学的思考》(徐伟灵)、《西方“和平演变”战略与我们的对策》(李传良)。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2014年12月11日至14日,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和深圳大学主办,深圳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研究院和深圳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筹)承办的"文化产业发展与文艺理论创新"学术论坛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会在深圳举行。此次会议云集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近40位专家、学者,是一次小规模、高层次、前沿性的学术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广东  相似文献   

3.
博书华,男,1953年生,河北唐山人,现为山西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系副主任。傅书华教授在高校任教以来,一直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和文艺理论的教学研究工作,曾开设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文艺理论、马列文论、西方文论、美学等课程,教学效果良好,深得学生欢迎,曾获“教学标兵”、“教学优分”等称号。傅书华教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致力于中国当代文学和文艺理论的研究,在赵树理及山西作家群、新时期小说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曾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作品与争鸣》《小说评论》、《当代文坛》、《当代…  相似文献   

4.
8月28日,来自全国各高校、设计、施工单位的钢结构专家、学者130余人云集我校,参加由土木工程学院承办的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钢结构教学委员会2008年学术交流暨教学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应我校中文系邀请,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深圳大学中文系副主任胡经之同志,于4月29日下午向中文系师生作了西方文艺理论流派情况的学术报告。 胡经之同志在报告中首先强调,要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  相似文献   

6.
九月下旬,北京地区文艺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现将各种观点归纳如下: 文艺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与会代表大多认为,目前我们的文艺学研究正处于一个困境之中:旧的文艺理论体系还没有被完全冲破,新的文艺理论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西方各种文艺学流派的引进,虽然给旧的理论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文艺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但是研究者们往  相似文献   

7.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8,27(3):F0002-F0002
由重庆市教委副主任、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牟延林教授,我校副校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谭宏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遗产学系主任李军教授,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教授、副主任宋俊华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徐新建教授和南京艺术学院徐艺乙教授等国内知名学者发起,我校与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主办的中国高校首届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于4月5日至6日在我校成功召开。  相似文献   

8.
最近出版的《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和《建筑美学》两书,是我校中文艺理论教研室的同志在美学研究园圃中辛勤耕耘而绽开的两朵鲜花。《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由蒋孔阳任主编,朱立元任副主编,上、下两册,80余万字,是一部学习和研究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的辅助性参考书,共选评了本世纪西方美学的二十个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美学论文。文前撰有言简意赅的评论和说明,主是内容有:流派的产生和形成、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美学理论的主要著作和主要观点以及在  相似文献   

9.
一、文艺理论教材的历史回顾我在高校从事文艺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已十五年了,十五年来文艺理论教材也经历了历史的演变。从五、六十年代蔡仪编写的《文学概论》,以群主编的《文学基本原理》,到十四院校编写的《文学理论基础》以及目前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童庆炳教授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多数学者认为蔡仪先生的《文学概论》尽管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  相似文献   

10.
2012年8月8日-10日,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艺理论研究室联合主办,由山东师范大学文艺学学科承办的"国际视域与中国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九届年会在济南召开,来自全国150多所高校及有关研究机构的近300位学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冯宪光率先在国内展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系统研究,他努力全面准确地述介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与中国新时期文艺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批判地借鉴其优秀成果。他从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体论形态角度入手,提出从人类学文论、意识形态批评文论、艺术生产文论、政治学文论四种形态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从中国传统哲学和文艺理论中吸收具有启示意义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的阐释,为建构我国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做出了开拓性工作。  相似文献   

12.
20 0 1年 5月 3日至 4日 ,扬州大学人文学院与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在台北联合举办了“清代扬州学派学术研讨会”。我校祁龙威教授、田汉云教授等一行 1 0人组团与会。这次学术交流活动得到台湾地区学者的广泛关注 ,40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学者 2 2 6人参加研讨。据了解 ,由大陆高校与台湾地区科研单位在台共同举办如此规模的学术研讨会 ,这是第一次。会议论文集中展示了近期扬州学派研究的最新成果。我校学者论文报告、质疑答辩受到与会者的好评。田汉云教授、钱宗武教授担任了有关论文的评论人。会议论文将编辑出版。会议商定 ,…  相似文献   

13.
在古希腊文论中,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涉及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构成以及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等问题,在西方文论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对现代文艺理论影响颇深,无论是模仿、词本身的意思、在文论中的意思,还是模仿的源流、模仿的种差和模仿的缺陷等都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本学科在全球视野下研究西方传统文艺理论与文艺作品,注重当代文艺理论与思潮的总结梳理,吸纳西方文艺的新方法、新思维,把握世界文艺发展的前沿动态。  相似文献   

15.
朱明权教授,1944年1月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历史专业,1981年在南京大学英美近现代对外关系专业获硕士学位,此后即一直在复旦大学从事国际关系的教学和研究,1997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现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国际安全、军备控制和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外政策的研究。朱明权教授是我国非部队院校和研究机构中较早致力于国际安全与军备控制问题研究和教学的学者之一。早在1987年,他就将精力主要集中于国际安全关系和美国防务政策的研究,在我校开设了相关课程,并取得了…  相似文献   

16.
对我校1999-2002年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学科分布、基金论文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学术论文产出过程中蕴涵的一系列问题。由此印证我校科研发展速度、学术水平提高程度,以期揭示高校学术论文产出与教学、科研水平提高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体大而思精”的一部文艺理论专著,其蕴含着的富丰的文学理论和美学思想,正日益引起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重视。为了进一初促进对《文心雕龙》的深入研究,我校于十一月十九到二十四日,在上海龙柏饭店召开“中日学者《文心雕龙》学术讨论会”。应邀参加讨论会的有日本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著名专家小尾郊一、今浜道隆、户田浩晓、目加田诚、古田敬一、伊藤正文、坂田新、兴膳宏、竹田晃、安东谅、冈村繁和我国知名学者王瑶、王元化、杨明照、周振  相似文献   

18.
海外的张爱玲研究可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 1 957- 1 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 ;第二阶段为 1 985年至今 ,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研究、分析和评价 ,尤其是 1 995年她辞世以后 ,海外学者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读解 ,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他们的研究方法 ,为大陆学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1 2月 4日下午 ,为加强学术交流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促进教学、科研与学科的共同发展 ,巩固我校伦理学研究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我校伦理学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全员互聘教授或研究员仪式在我校举行。我校聘请社科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学者陈瑛、余涌、甘绍平、王延光、孙春晨、杨通进、龚颖、苑立强为兼职教授 ;社科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聘请我校学者樊和平、田海平、董群、陈爱华、王珏、孙慕义、徐嘉、许建良、马向真为兼职研究员。双方签定协议规定 :双方人员互为梯队的共享资源 ,在一方申报课题、学位点、重点学…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3月24日至25日,由东南大学应用概率统计研究所主办的全国青年统计学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这是我校第一次举办全国性的统计专业研讨会。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等学术单位及复旦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就国际国内统计学最新动态、科研实践中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