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8-1929年期间,华南圭担任北平市工务局局长,他领导工程技术专家制定了具有现代技术水准和环境意识的整理玉泉水系、永定河通航等水利计划,并使其中一些计划付诸实施。这些计划成为解放后北京城市水系整治的蓝本。他对北京水环境与地域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至今仍然不失其深刻与新颖之处。他所主持的工作为北京水利史写下了不应忘却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罗哲文先生是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领军人物,他大力提倡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并身体力行,被称为"京城的守望者"。60年来,他始终不渝地坚持对古都北京和长城的保护工作,本文撷取一些生动、具体的事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在主持政府的工作中 ,非常重视首都北京的城市建设。他从实际出发 ,在改造旧北京、建设新北京 ,加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保护北京城的历史文物及古迹等方面 ,做出了一系列指示 ,并提出了北京城市建设要遵循“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为北京城市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清华大学教授刘桂生先生一直关心北京文化的研究工作。日前应本刊之邀 ,他就北京文化研究如何创新等问题 ,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并对本刊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刘先生所谈内容的特点在于透过具体的史实来分析北京文化研究的真谛。他通过宣南文化研究和北大、清华校史研究的一些问题 ,说明应扩展研究思路 ,从更深入和更广阔的背景入手 ,提高北京文化研究的水平。现将谈话整理成文 ,以飨读者 ,希望能够对加强北京文化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1962年,作家刘白羽由北京到上海治病。当时他的长子滨滨正患风湿性心脏病,他放心不下,便让滨滨也到上海看病。遗憾的是,由于治疗效果不佳,滨滨的病情不见好转,又要返回北京。刘自羽万般无奈,只得让妻子汪琦带病危的儿子回家。母子俩回北京的当天下午,刘白羽心神不定,烦燥不安。  相似文献   

6.
莫理循于 1 897— 1 91 2年担任英国伦敦《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他对于远东、特别是中国准确、及时的报道 ,为《泰晤士报》赢得了声誉 ,他也因此声名大振 ,被认为是中国问题的权威 ,并被称为“北京的莫理循”。准确的新闻报道需要精确的情报来源。本文从莫理循在北京的社交入手 ,探讨其获得新闻线索与内容的途径 ,认为注重与中外各阶层人士的交往以及在王府井大街建立图书馆 ,是莫理循获取情报的重要手段之一 ,也反映了他有别于同时代其他来华记者突出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正>历史证明,一个心系民众、公道廉洁的法官,即使在司法环境恶劣的社会生态中,也能够公正司法,不办冤假错案。几年前,美国联邦某法院有一位叫斯坎南的法官到北京访问,他要求接待单位能够安排他与我见一面,理由是他上次来北京时,我们之间的一次交谈令他印象深刻。接待单位便邀请我与他共进一次午餐。在餐叙中,斯坎南法官送给我一个已经译成中文的稿子,题目是"论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并告诉我这是他将要在北京几所大学演讲的稿件。我当时想,这个年迈的美国法官准备在中国年轻的大学生中宣传美国的司法独立或三权分立之类的理论了。  相似文献   

8.
他曾崇拜三样事物:城市、权力和健康。如今,他已离开农村,定居北京;对权力的崇拜变成恐惧;只剩健康还需仰望。  相似文献   

9.
何孝荣先生的明代寺院研究,是以明代南京寺院为起点的。经过几年的艰苦探索,结撰成《明代南京寺院研究》一书,200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刊行,在学界引起较大反响。在从事明代南京寺院研究的过程中,他接触到不少关于明代北京寺院的资料。这使他深深地认识到:“明代的北京,佛教  相似文献   

10.
时讯快递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2010年1月28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回良玉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