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对WTO条件下商誉的重要性以及商誉会计的5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评述,认为合并商誉应当比FASB阐述的组成3的范围要窄一些,只包括收购企业支付了代价的部分,未支付代价的部分不包括在购买价差中,也不应作为合并商誉的组成部分.商誉的计算公式为"商誉=持续经营商誉+支付成本的合并商誉".  相似文献   

2.
合并会计被誉为财务会计的四大难题之一,其中合并商誉及其会计处理问题又是其中的难点和热点。所谓合并商誉,是企业控股合并时,控股公司购买被控股公司的价格与被控股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通常也称为购买商誉。在企业合并中时,合并报表中要反映合并商誉,而对于如何处理合并商誉,各国会计界在理论上有不同的理解,在实务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文章从目前存在的合并商誉处理模式入手,通过分析我国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现状,对合理处理合并商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随着企业改制、购并、资产重组和股份制合作等经济业务的不断深入 ,企业商誉的确认和计量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实务和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 ,其中外购商誉价值在企业合并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论文旨在论述关于外购商誉的含义、确认、计量和摊销等会计问题  相似文献   

4.
借壳上市作为企业兼并重组的一种创新,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上越来越不可忽视的现象,但是相关的会计理论规范却显得十分落后,在2006年版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没有关于反向收购会计处理的规定,而我国众多的借壳上市都是反向收购的案例。直到2008年底才首次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中提出反向购买的概念,并陆续给出了相关的会计处理意见,由于首次提出反向购买的会计处理,其中的制度存在很多的漏洞,需要不断的补充和完善。本文通过分析反向购买的经济实质,利用案例对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关于反向购买的规定进行分析,指出其商誉确认存在的重大缺陷,并对反向购买合并报表编制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针对"巨额商誉"的问题提出应剔除被购买方承担的商誉份额。  相似文献   

5.
目前,随着企业改制、购并、资产重组和股份制合作等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在资产评估中关于企业商誉的确认问题已日益成为实务和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因此,对于商誉会计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应该有更深入的探讨,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试论企业核心能力与商誉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企业能力理论中的“核心能力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了企业核心能力与商誉之间的关系,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商誉的本质,商誉实际上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外购商誉的会计处理,应根据其是否包含被并购企业核心能力以及并购后被并购企业核心能力的变化情况来决定。  相似文献   

7.
关于负商誉计量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这一准则的出台,实际上只对商誉的确认和计量做出了规定,对于负商誉却未加提及。笔者认为,随着全球并购热潮的升级,负商誉已经日益成为会计界争论的热点,因此有必要对负商誉的计量问题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认识负商誉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的基础上 ,通过对目前负商誉的三种观点的评价。提出了负商誉只有在吸收合并情况下产生 ,而且负商誉的实质应分别从主并企业和被并企业的角度来认识。对于被并企业来说 ,负商誉是被并企业支付给主并企业的一种价值补偿 ;而对于主并企业来说 ,负商誉是主并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收益”或“购货折扣”的一部分 ,或者是主并企业的“股票溢价”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建立中小企业商誉识别系统的理论与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誉是企业的生命,而企业商誉能否得到运用,则取决于识别系统。商誉识别系统有两类:"个人"和"社会"。相比之下,"社会"商誉识别系统更具有意义。由于中小企业本身的原因,其"社会"商誉识别系统难以自然产生。鉴于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设想通过工商管理机关、税务机关等政府机构所掌握中小企业商誉基本信息源的特殊地位,综合组建中小企业商誉识别系统;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商业化操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商誉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经济准则 ,也是商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商誉在企业经营中占有核心地位与作用 ,反商誉将会造成市场效率损失、市场欺诈和不正当竞争。现代企业战略经营应该树立商誉观念。最后提出了商誉创立及实施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商誉本质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商誉一直是个国际会计难题.基于实务处理的需要,现行商誉会计理论存在很大的误区,以至于偏离了商誉的本质.随着近年来国际并购浪潮的进一步掀起,商誉问题的影响范围及程度越来越广.通过对商誉的来源、构成要素及其特征的分析,我们认为,现行商誉会计理论存在的误区主要表现为:一是混淆商誉与外购商誉的概念;二是划分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有缺陷;三是忽略"超额盈利能力"的"超额"涵义.对此,我们重新认识的商誉本质应当是具有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完全可模仿性和不完全可替代性的特殊优异的无形资源.  相似文献   

12.
商誉作为企业中最具获利潜力的一种无形资产,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商誉分为自创商誉和合并商誉自创商誉的确认和计量在理论与实务上还存在争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企业对自创商誉加以确认入帐;而合并商誉的确认和计量已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共识。合并商誉与合并报表中的合并价差项目不同,但它们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自创商誉是合并商誉存在的基础,若对自创商誉加以确认的话,则合并商誉的确认、计量方法就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商誉计量及财务处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并购行为遍布世界各地,并购企业作为自身扩张的一种手段。因而并购前提下商誉及其计量问题将面临重大的挑战和机遇,如何迎接这种挑战和把握这种机遇将是业界探讨的主要课题。从商誉定义入手,分析商誉的性质,对企业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的会计处理及计量问题进行探讨,并从系统论的角度论述商誉是“企业资产整体协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由于商业信用的发展,企业间赊销赊购现象已非属偶然。而由赊销赊购带来的应收账款风险,一直困扰着企业,使企业不能有再生产所需的充足的资金。应认真总结其形成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或减少应收账款风险,以加速资金的收回。  相似文献   

15.
实施企业机关工作“走出去”的战略,工作人员应该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要发挥组织和带头作用,机关要转变职能,形成适应“走出去”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企业管理创新演变的逻辑是从利润到责任。现代企业的责任不只是实现利润,还包括必要的社会责任。较之基于利润的企业管理创新,基于责任的企业管理创新有利于企业利润的实现和持续成长。基于责任的企业管理创新是一个系统复杂的渐进过程,需要从我国现实的市场环境和企业伦理水准出发,引导价值取向,逐步形成我国企业伦理化管理的外部约束和内部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7.
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特征。工科专业本科生前3年在学校学习、最后1年在企业学习是适宜的,以"项目制"、"轮岗制"、"双导师制"、"准员工制"为特征的企业学习模式可以成为主要的模式,采用"分散式"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供应链存在的理由——一种制度经济学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供应链是继市场和企业之外的一种创新了的组织分工形式,这种形式既能规避纯粹市场的高交易成本,又能克服纵向一体化的不足.供应链将"契约形式"与"权威形式"兼收并蓄,同时将"平等的市场交易关系"和"理性化的企业协作关系"合二为一,建立一种有利于整体竞争力提升的供应链节点即企业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实质上,供应链是经济全球化下企业应对竞争的一项诱致性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9.
内部人控制和国有企业的所有权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到股份制、公司制改造的过程。目前,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普遍呈现出“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的特点,这是现实国有企业改革的起点。国企改革的下一步应是逐步消除“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在改革的过程中,不同的国有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安排的所有权改革,而不能“一刀切”。  相似文献   

20.
财政部于 2 0 0 0年 1 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了对企业货币以外的所有资产均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其意义深远。本文浅析新《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意义、取得新突破及尚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