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发展战略,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谈谈这方面的学习体会。 一、邓小平同志关于“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思想是一个伟大的战略思想 邓小平同志关于“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其主要内容是:第一步,从1981年开始,用十年时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再用十年时间,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使人民生活由温饱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达到比较富裕的水平,基本上实现现代化。这个战略有以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早在改革开放刚刚开始,邓小平就以他的雄才大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到199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在H十世纪的最后10年再翻一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并为第三步打好基础。第三步则是在下个世纪上半叶,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一步已经实现并已进入最关键的第二步。而关键的关键则在于如何使生产力获得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经过十余年的实践和探索,在跨世纪战略展开的关键阶段,邓小…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基本要求,它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到本世纪末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水平,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把发展与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4.
1979年底,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提出:“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后来进一步明确:“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800美元”。党中央把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战略设想,确定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即从1980-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从1990—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水平可望达到比较富裕的程度。党中央关于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已深入人心,成…  相似文献   

5.
篆刻     
<正> “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我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6.
1996年──2010年是福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省六届党代会提出在这时期内要建立起比较完善、并与国际经济接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向全面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迈出决定性的步伐,到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在1996年实现比1980年翻三番的基础上再翻两番,城乡居民生活接近或达到当时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水平,成为部分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地区。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宏伟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关键是取决于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先行工程的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瓶颈”制约能否获得根本解…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概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十六大报告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定位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头 2 0年的阶段性目标 ,并赋予它以新的内涵 :“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 ,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 ,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符合人民愿望 ,意义十分重大。”因此 ,在贯彻十六大报告精神的过程中 ,紧紧把握建设小康社会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的统一性十分重要。这种统一性把全面提高十几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我国现…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我国既面临严峻的挑战,也面临难得的机遇。能否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中抓住机遇,加快现代化的进程,对于下世纪中国的地位与前途,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五大审时度势,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制定了迈向新世纪的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好这一跨世纪的经济发展战略,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大大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相似文献   

9.
对无锡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回顾与展望陈璧显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全党和全国人民有两大奋斗目标。一个是发展的目标,使国民生产总值到本世纪末比1980年翻两番,达到小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另一个是改革的目标,要初...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关键时期。在这十年里,我们在经济方面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将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将从温饱达到小康,并且要为二十一世纪初叶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物质技术基础,同时还要初步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任务是很艰巨的,要实现这些任务,不走大的弯路,需要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为此,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要研究许多繁重的课题。这些课题概括起来就是:发展与改革,对外开放问题可归于发展的课题。我想谈谈这两方面课题中的一  相似文献   

11.
“三步走”是邓小平同志依据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我国国情和世界形势的透彻了解,以战略家特有的思想风格、思维方式、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创造力提出的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理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智慧结晶。这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三步走”战略“三步走”发展战略具体部署是: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  相似文献   

12.
从追求经济增长到加速体制转换──九十年代后期江苏经济发展的新思路陆家骝到本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有两个:一是实现经济增长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即以不变价格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年比1980年的水平翻两番,二是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从居民收入角度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 ,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以后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我们党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一、增加居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实质  小康社会最早是由邓小平同志在 1984年 3月提出的 ,是针对 2 0世纪 80年代我国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实际情况而设定的一个低标准的目标 ,即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80 0美元。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 ,我国先后制定了《全国人…  相似文献   

14.
研究社会生义初级阶段的消费问题,是深化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进行一些探讨。一、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费问题的重要意义消费,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因为“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消费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产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  相似文献   

15.
从1991年到2000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国民经济总产值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宏伟而艰巨的目标。要胜利实现第二步战略目际,必须进一步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特别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全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方针、目标、任务、对策,为各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与道路。一、区域中长期发展计划的战略性今后的5年是我国迈向21世纪,全面达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5年。下世纪初的10年,是我国迈向第三步目标的重要阶段,奋斗目标是,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一番。虽然人民生活水平还处于小康阶段,但比本世纪末的小康水平,将更加富裕些,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从1996—2010年,要经过三个五年计划时期,现在,1996—2000五年计划的…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的最后十年,中国的社会主义能否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机与活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是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并为实现下个世纪中期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打下稳固的基础。为此,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提到应有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18.
九十年代是中国人民为实现第二阶段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将要在八十年代完成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基本解决人民温饱的基础上,努力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让12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象我国这样一个既要发展经济,又资金短缺,人均占有的自然资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发展出现明显的不平衡已经开始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中国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第二个大局也按预期的时间表提上议事日程,面对中国加入 WTO,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西部大开发已成为我国在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全国人民生活达到总体小康。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机衔接了第二步战略部署和第三步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完成第一次现代化,不断推进第二次现代化,为最终实现我国现代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