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进行公有制创新 ,首先必须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特征 ;其次 ,由于我们的现实社会主义还处在商品———市场经济阶段 ,因此 ,我们必须选择和坚持能够满足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公有制形式。改革开放以来 ,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已创造出多种新型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公有制的创新形式越发明朗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理论有没有创新,不能以“谁说的”、“发表在哪里”、“是否被媒体追捧”等为标准,而应该是以对既有理论的挑战程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和对现实的影响力为标准。按照这个标准,实际上,中国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伟大的经济学理论,即公有制和市场经济可以统一。这是我们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基本的学理依据。从理论意义上来说,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统一的理论假说对已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提出了巨大挑战。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改革似乎已证实了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3.
文洪朝 《东岳论丛》2003,24(2):55-57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科学内涵是公有制创新的关键 ;以原有国有制为主要实现形式的传统公有制模式很难体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特征 ,这是公有制创新的根本原因 ;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公有制创新的根本前提。事实上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 ,劳动群众已创造出多种新型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公有制的创新形式越发明朗。  相似文献   

4.
黄锟 《理论界》2006,(2):48-49
目前,我国公有制经济中不仅存在按劳分配,而且存在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我国公有制经济存在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原因必须从两个层面——市场经济的一般层面和公有制经济的特殊层面来分析。从市场经济的一般层面看,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有其内在的产权基础、体制基础、物质前提和价值条件;从公有制经济的特殊层面看,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是由公有资本的占有方式、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经营方式以及公有制经济的效率要求等方面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温敏  陈志军 《兰州学刊》2005,(5):113-1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市场经济与公有制不是对立的,它们的兼容具有深厚的客观基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来改革公有制经济,按照公有制经济的基本要求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就完全能够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兼容.  相似文献   

6.
公有制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认识或处理公有制问题需要说清楚三个关系:即公有制与社会主义制度、公有制与改革、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从市场经济“经济人”与公有制“社会人”的本质看,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确然存在对立的客观性和兼容的困难性。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必然要求人们重新审视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简单对立起来的做法,思考两者兼容的可能性,并寻求将两者结合起来(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路径。笔者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探索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化,两者相互兼容已具有了现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命题和体制的真正建立。“结合”的必要性来自于公有制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潜力、优势和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结合”的可能性在于一定条件下 ,公有资本参与营运或控股的企业同样能成为市场主体并形成人格化机制。“结合”的途径和方式是分类、分层、分享和分步。  相似文献   

9.
顾钰民 《学术界》2005,3(4):37-43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对立到统一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从纯公有制经济关系和社会化大生产出发,得出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对立的结论。列宁和斯大林在实践中提出了在现实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必须运用商品经济的形式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新理论,实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统一。这一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就在于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当前人们普遍赞同的一种基本思路是以努力寻找原公有制(主要是国有制)新的实现形式来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实践已经证明:寻找原有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并不是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惟一途径。根据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双重要求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们应当提出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新思路,即在寻找原有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的同时,充分肯定、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以广大劳动者为主体的各种新型的公有制形式。在当前及今后的经济改革过程中,我们不仅应当实现公有制具体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而且更应当实现公有制形式本身的多样化,这是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主要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1.
建立“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的战略思想,是我们党的第三代领导深刻把握中国国情,洞察世界形势所做出的重大科学决策和战略抉择。贯彻“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的战略思想,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潜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切实加快我国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从清末到今天的百年之间,中国法律的现代化走过了曲折的历程.文章着重从历史的角度梳理和总结了中国法律的几个问题吸收国外经验为我所用;正确理解司法独立;涉外法律必须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与人民的权益;实行民主政治等等,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社会利益格局多元化,作为市场主体的各方必然会追求各自的利益,各利益主体要求自身利益在公共政策中得到反映,向政策制定中心施加影响。这将会影响到公共政策的社会公正原则。公共政策决策过程的公开性和非营利组织参与其中可以减少利益群体的影响,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对挪用公款罪法律适用中疑难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挪用公款罪是一种多发的职务犯罪,在定罪量刑的法律适用中一直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计算多次挪用公款的数额,如何认定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如何认定挪用公款罪的共同犯罪。在司法实践中,笔者认为,多次挪用公款的数额应从挪用人进行非法活动、营利活动还是一般活动的性质来计算和认定;营利活动应从挪用公款的用途来认定;共同犯罪应从挪用人的主体身体予以认定。  相似文献   

15.
实现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难点在农村。而城镇化作为社会生产力变化所引起的人类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对解决我国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等一系列问题至关重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名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大量的案例表明,我国名牌近几年有了较大发展,并迈进了品竞争时代.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要重视培植名牌,关键是要实施名牌战略.本文阐明了实施名牌战略的前提、核心、关键、必要手段和有力保障等.  相似文献   

17.
石蓉 《天府新论》2005,1(3):95-98
我国目前的学术界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针对普遍存在的“忙碌浮躁”、“破坏性解构”和“学术刊物市场化”等问题,作者指出:( 1 )学术竞争不等于“市场竞争”,而是思想创新的竞争。“拯救学术”的实质就是要“拒绝忙碌”。( 2 )对马克思主义的公式化包装和教条化理解进行解构,是为了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而不是把马克思主义一并解构掉。( 3)市场能够裁决什么东西有利可图,却不能判定学术水平的高下。当下学术刊物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其价值的真伪和数量的多少,而是在于“学术标准”的裁判角色发生了混乱。  相似文献   

18.
宪法解释是宪法实施中一个重要的手段。虽然学者们对宪法解释也做了很多的研究,但大多集中在对宪法解释的实体内容上的探讨,对宪法解释的程序问题则涉及较少。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宪法解释的作用,使我国的宪法解释在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都得到完善,针对我国宪法解释程序中存在的提案主体问题、表决程序问题以及宪法解释案的形式和公布问题做了进一步探究,并提出增加社会组织为提案主体,确立绝对多数的表决原则及明确宪法解释案的形式等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大庆石油管理局重组后,存续公司的发展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在谋求发展上,要做的工作方方面面,头绪繁多。本文拟对实现大庆油田辅业健康发展需要着重抓好的几个关键问题谈一点认识。第一,要加快挺进市场步伐,实现与国内国际市场经济对接辅业作为大庆石油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满足大庆油田开发、持续稳产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40年来,由于对大庆石油主业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输业生产具有高度的计划性,因此很多单位养成了等、靠、要的习性。当大庆油田重组,主、辅分离后,辅业中的许多单位便望市场而却步,难以…  相似文献   

20.
目前 ,我国民营企业无论从规模到质量都有了很大发展。但与一些大企业相比 ,民营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问题 ,其中支持技术创新的资金来源不足 ,民营企业技术、人才、信息等匮乏 ,民营企业业主有短期行为等最为明显。为此 ,民营企业必须选择适合的技术创新方法和策略 ,并针对不同市场、不同技术领域进行技术创新 ,以此增强民营企业的经济实力 ,最终使民营企业得到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