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8 毫秒
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受教育者发展选择的多元化以及非综合性院校法学本科的生存危机和比较优势都要求非综合性院校将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于“多样化准高级法律人才”,在通识教育基础上兼顾学生职业取向,走分类培养的发展之路,实现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由大一统培养模式向特色教育转变,由单一质量标准向多样化转变。  相似文献   

2.
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当以司法考试为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地方院校与地方社会的共生关系以及法学专业就业压力等方面的因素,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应当以司法考试为导向,围绕培养目标和司法考试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在开设16门法学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调整课程计划、适当增减课时、选用适当教材、加强案例教学、落实实践环节、改革考试方法,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努力提高司考通过率,为地方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法学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法学教育是分层次的,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应对国家司法资格考试的挑战,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的高级法律专门人才,培养学生具备应对司法考试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二、教学内容上构建“平台—模块”式课程结构体系,使学生成为具有多元知识结构和多种能力的应用型的法律专门人才;三、探索实践性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很好地运用法学理论知识解决真实的社会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4.
以华南理工大学近年来法学教育的发展为例,研究理工院校法学人才培养的特点、模式和实践成效,指出即使在理工院校,只要科学地定位培养目标、准确地把握办学思路以及在培养模式上勇于创新实践,同样可以培养出优秀的法学人才,办出有特色的法学教育。  相似文献   

5.
以本科院校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法学教育的属性、法学教育供给与法律职业需求的非对称性矛盾,指出法学教育是建立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基础上的职业精英教育。法律服务的国际化归根到底就是法学教育目标的职业化与人才模式的国际化。在我国目前法律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同质性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的特殊历史时期,法学教育无论是在教育理念,还是在培养目标、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法学本科教育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后起法学本科院校亟须树立"成品"意识,及时回应法律服务国际化的要求,大力改善师资结构,突出实践教学与双语教学,重塑法学教育的精英使命。  相似文献   

6.
中国本科院校的转型为英语专业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英语专业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技能型人才符合英语专业自身发展趋势,而且是地方经济转型和学生自身职业规划的需要。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英语专业需明晰人才定位,加强内涵式建设,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调整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一个热点.本文从地方院校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在专业建设思路、课程群建设、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拓扑关系等方面对地方院校机械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法学教育肩负法律人才培养和法制完善的培养目标。探讨和谐社会背景下法科学生适应社会能力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基础,形成面向社会需求的学生能力培养机制,是当前法学专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导向作用,明确高校本科教育的办学目标与办学定位,强化人文精神培养,注重法学文化修养提升,加强旨在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课程,就能改变当前法学教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现状。  相似文献   

9.
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培养目标缺乏明确性、缺乏对市场需求信息的了解、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等主要问题,以此确立了就业能力培养在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目标定位,构建一个“双主体、双师型、双教育、双体系、双业制”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以此来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法学本科专业实务型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是一门实践学科,而目前的法学本科教育普遍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动手能力弱,就业时难以适应法学专业职位的能力要求。一般高校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清晰定位于培养实务型人才,为在校学生提供多种形式和机会,进行多角度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实践思维的培训。为此,学校在教学思路、师资构成、资金分配等方面都应该进行改革,向实践教学环...  相似文献   

11.
心理素质、自学能力、计算机辅助教材的应用、教学实习和课堂教学评鉴,这些方面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
构建数字化土木工程结构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高等土木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发展趋势,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工程素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作为教学改革的着眼点,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及氛围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数字化土木工程结构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基于概念设计和工程素质培养理念的结构电算教学体系,构建与理论教学环节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多功能、多目标、多用途的"虚拟实验室"和"工程库",探索出一条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工程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高校的"两课"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路子,在培养青年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厚实的文化素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高校如何发挥"两课"素质教育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文章试图从探索高校"两课"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入手,研究如何通过加强高校的"两课"建设,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新闻教育要服务于新闻实践,就必须不断调整教学目标和培养方向。当下,媒介形态、生态环境都促使各种媒介趋向融合,也对媒介从业者提出了新要求。新闻教育尤其是地方高校单一学科、单一技能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媒介融合的需要。地方高校新闻教育要紧跟媒介融合的趋势及新闻实践的变化,就必须打造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新闻实践教学平台,打破人才评价机制和引进机制,构建适合自身的学科架构,推行特色教育,积极探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培养具有融合理念、多种学科知识、多种媒介传播能力的高素质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15.
优质专业是一种具有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的榜样专业,可以带动各种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发展。高师院校英语优质专业应有明确的专业定位,大力加强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办学资源、实践教学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建设,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践,讨论现阶段非计算机专业数字农业教育与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关系,提出加强信息素质重要性的认识、重视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实施任务驱动等策略,从而为农业现代化培养具有高信息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体育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为高等体育教育提供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空间.体育教学的目标价值和反思性教学规律共同反映了人类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不断追求与应用,是现阶段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者型教师,加速教学专业化与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它的尚未完善的方面或环节,将在人们不断的实践中被认识,从而成为一条教学改革的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该课程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简要分析CDIO工程教育理念,围绕CDIO教学模式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教学改革可以提出以下实践措施:利用多媒体教学,建立教学网站,实施案例教学,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重建学生考核评价标准,突出工程项目能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9.
应用型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实现途径,但应用型课程建设面临着内容趋同、资源同质、理论与实践剥离、教学方法单一等诸多困惑。应用型课程建设的这些困惑显然是受制于精英教育、教育功利化、教学投入失衡等因素所致,并非短时间内可以扭转。而基于“知-能转换”理念,完善课程建设保障体系,加大经费、人力和精力的投入,厘清应用型课程的内涵与外延,构建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的转换体系,则是提高应用型课程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要提高《制图》课的教学质量 ,除讲好课外 ,还必须加强对课程的辅导。教师应做到既教知识 ,又教学习方法。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辅导活动 ,如 :应用直观教具 ,开展电化教学 ,创办制图板报 ,举办制图讲座 ,组织制图竞赛以及作业展览等形式 ,达到提高《制图》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