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了《关于开展乌鲁木齐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根据民政部《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指导纲要》和《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基本标准》的要求,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结合实际制定了这一实施方案,确定了目标和任务,明确要求新市区率先创  相似文献   

2.
时讯快递     
民政部确定第二批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试点单位根据《关于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的通知》(民函[2005]48号)的精神,经民政部研究,特发《关于确定第二批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试点单位的通知》(民函[2005]204号),确定天津市养老院等14家单位为第二批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试点单位。民政部希望这14家试点单位能加强指导,抓好试点,培  相似文献   

3.
自1990年我县列为全省村民自治示范县以来,到1992年底,100%的村委会已按《村委会组织法》开展村民自治活动。现在60%的村委会达到村民自治示范村标准,40%的乡镇达到村民自治示范乡镇标准。这一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我县农村社会的稳定,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前,关于村民自治的功能,在介入村民自治活动的人们中远未达成共识。政治学界的理论,认为村民自治不仅有利于实现基层民主,而且可以为整个中国的政治体制民主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习惯于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化的方位进入,因此倾向于将扩大基层群众的政治参与作为村民自治的功能目标;政策研究部门则往往是从完成国家任务的方位进入的,认为实行村民自治对于完成国家任务大有好处。他们倾向于将国家意志向农村社会渗透的能力作为村民自治的功能目标;而经济学界和社会学界则倾向于农村社区资源的动员能力,把充分调动农村社会的各项社会资…  相似文献   

5.
种好试验田     
《社会福利》2005,(7):1-1
民政部确定北京市西城区等46个单位为首批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试点单位,并在青岛市召开了示范活动启动工作会议。试点单位的确定和启动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6.
2005年全国民政厅局长会议决定把开展养老服务示范活动作为社会福利的重点工作加以推进,3月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的通知》(民函[2005])48号),明确了开展示范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方式、标准、指导原则和基本要求,要求各地以城市市辖区、县级市以及大中城市的各类养老机构为单位,开展示范活动,树立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的先进典型,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全面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4月下旬,在广西召开的“全国实施‘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经验交流会议”上,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对这项工作做了动员和部署。广西会议以后,各地普遍行动起来,确定了一批工作基础校好、具有本地特色的单位积极申报全国试点单位。民政部根据各地申报的情况,经过认真研究,确定了31个省市的48个城区、县级市和12个福利院共60个单位为首批试点单位。7月份,民政部在青岛召开了“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启动工作会议,标志着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启动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及示范单位,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开展示范活动。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中从对乡村事务的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层面来说,现阶段可划分为在职政治人、在野政治人和无政治阶层(普通村民)。在职政治人是影响村民自治的重要变量,他们对村民自治发挥着支撑作用,对广大村民能够起动员和引领作用,因此必须把他们培育和塑造成现代乡村政治人,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10-11日,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启动工作会议在青岛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司长张明亮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副司长阎青春宣读了《关于确定首批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试点单位的通知》(民函[2005]140号),北京市西城区等全国20个省市的41个城区和5个福利院成为民政部首批的“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9.
刘卫琴 《唐都学刊》2012,28(4):28-32
农村推行的村民自治,应包含社会发展的全部内容,即政治自治、经济自治、文化自治、道德自治等。道德自治是农村村民自治的基础和前提。德治作为一种治国的理念,分道德他治和道德自治两种模式。目前,我国的德治还处在道德他治阶段,真正的道德自治还未实现。在村民道德自治实现以前,中国农村很难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民主自治模式。村民道德自治的前提是道德主体意识的确立,其关键是公共精神的弘扬。  相似文献   

10.
《社会福利》2013,(8):F0002-F0002
北京市第五社会福利院作为民政部首批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单位,充分发挥社工作用,将专业知识与为老服务相结合,成立自治型老人组织——“乐龄会”,开设老年大学,组织节假日民俗活动,开展小组活动等等,尤其是在建设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我国采用什么方法制定贫困线尚在研究之中。李玲在1995年第8期《半月谈》中撰文透露,民政部正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讨,寻求一种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简明易操作的科学标准。基本思路是:其一、确定社会救助的发展目标。到本世纪末,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  相似文献   

12.
在2011年7月15日举行的“中华慈善奖”表彰大会上,民政部发布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以下简称《纲要》),是2011年民政部工作要点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民政部推进中国慈善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纲要》的出台,历时3个月里,经历了课题组集中调研、起草组集体组稿、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民政部相关司修改、民政部部长办公会研究等过程,是民政部领导机关、专家学者、一线工作者和各界爱心人士集体智慧的结晶。《纲要》回顾总结了“十一五”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明确了今后五年慈善事业发展目标和任务,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推进慈善事业加速发展的重大部署,是指导“十二五”时期中国慈善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文件。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以来,村民自治作为一项法律制度愈来愈深入农村的实际生活中。它已不仅仅是国家治理乡村的一种制度,而且正在内化为国家法律赋予农民不可剥夺的权利。村民自治的深化要围绕农民的自治权利建构相应的保障和社会救济机制,以避免村民自治权利被悬空。同时,村民自治的核心价值是为广大村民的自由自主和自治活动提供制度性平台。这一平台的构建和运行需要相应的组织、财政、文化和社会资源。为此需要根据现阶段社会化小生产的特性,以市场化民主化为导向重建乡村社区。因此,村民自治深化的趋向,一是从组织重建到权利保障,二是从乡村改造到社区重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的村级民主实践,在实行村民自治前,只是实现政治运动、政治斗争、政治目标的手段。改革开放后实行的村级民主,最大的特点是在背景转换的情况下,民主不仅作为手段且已作为村治目标。尚志市元宝镇元宝村的相关实践,体现了村级民主的演变及村治创新的价值。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最重大的民主实践在农村。农村与利益相关的社会主义民主实践,通过村民自治式的村级民主,协调乡村利益关系构建相关秩序,以此实现农村的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日前,民政部已经发布《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指导纲要》和《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城基本标准》,这标志着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正式启动。社区建设,一项全方位的建设事业和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多、内容广、政策性强。那么如何开展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笔者认为需处理好三个问题:一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是开展工作的一种形式,但绝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图表面的轰轰烈烈,要有实质性的内容。社区建设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事情,搞好了,会造福人民,为国家做出贡献。但搞不好,也会引起群众的反感,好…  相似文献   

16.
基于民政部2005年的全国村民自治现状抽样调查数据,对村支书在村委会兼职对村民自治效果的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村支书在村委会兼职显著地提高了村治效果;村支书在村委会兼任主任或副主任对村治效果没有显著影响,但兼任一般委员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村支书兼任村委会一般委员是村支书的最优兼职模式。这一结论对于恰当处理农村"两委"关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也从实证角度对"两委合一"的学术观点进行了全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7.
近日,山东省邹城市被民政部命名为第四批全国养老服务示范活动示范单位。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自1988年试行以来,村民自治取得了显著成绩,令世人瞩目。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实行村民自治是需要做大量的艰苦、细致工作。其原因之一就是村民自治意识的问题。当村民自治意识尚未形成,或初步形成但还不成熟,村民自治的发展就比较困难;反之,村民自治的迅速发展则是有可能的。研究有关村民自治意识问题,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对村民自治意识检测指标的部分内容做一点初步分析。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因此,检测村民自治意识的指标主要是:认同归属意识、民主参与意识、助人服务意识、自我教育意识、依法办事意识。  相似文献   

19.
程启军 《社会》2002,(10):23-24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家民主化进程的推进 ,村民自治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在中国农村蓬勃兴起。现阶段村民自治虽处于示范性的初始阶段 ,但已形成具有特色的民主和自治制度。所谓村民自治组织 ,即村民群众实行村民自治的组织依托 ,其功能是为村民自治提供组织条件以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村民自治的组织体系主要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构成 ,这四种组织又分为权力机构和工作机构。它们在村民自治组织体系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这些功能与各自的组织角色紧密联系。因此 ,本文将…  相似文献   

20.
四大机制:保障养老服务社会化良性运行 机制之一:建立组织领导机制.根据民政部《关于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的通知》(民函[2005]48号)和《民政部关于开展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通知》(民函[2006]292号)精神,把养老服务社会化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年度工作重点,明确目标,统一部署,层层落实,逐步建立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社会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