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宝鸡日报》2004年12月1日,《华商报》2004年12月9日报道。11月30日下午,岐山周公庙遗址考古工地首次出土青铜器——铜簋两件,令考古人员欣喜的是,铜簋上有20多个字的铭文。据了解,这件铜簋是在周大墓西边的一座中小型贵族墓葬中发现的。  相似文献   

2.
1974年,宝鸡(弓魚)国墓地出土双耳双环簋两件,分别出土于不同的墓葬。双耳簋甲为宝鸡市茹家庄一号墓出土,双耳簋乙为茹家庄二号墓出土,均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双耳簋甲:高15.8厘米,口径21.8厘米,腹径23.1厘米,腹深11.6厘米,重4.05千克。双耳簋乙:通高15.6厘米,口径20.5厘米×21厘米,腹径24.3厘米,腹深11.9厘米,残重4.12千克。这两件双耳双环簋虽不出于同一墓葬,但是器形、纹饰、铭文完全相同,均为敛口,折沿较窄,厚方唇,深腹,腹中部圆鼓,腹底平阔,底部有矮圈足,外附四小矮足,矮足上部呈小鼓包。腹上对称两侧各有两组牛首,牛首两尖角盘后,吻部高突,口衔双环,双环相扣,匠意  相似文献   

3.
1975年3月出土于陕西扶风县庄白村西周墓葬。通高21厘米,口径22厘米,腹深12.5厘米,重5公斤。[戈冬]簋造型精美纹饰华丽,侈口有盖,腹外鼓下垂,圈足较矮,器身两侧分置两个竖冠立鸟耳,这在有耳簋中实属罕见。器身与器盖均饰卷尾、垂冠的大凤鸟纹,凤鸟羽冠丰满,昂首站立,两两相对,极具时代特征,为西周青铜器断代提供了重要的标尺。  相似文献   

4.
1976年12月月陕西省扶风县庄白村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出土,现藏宝鸡市周原博物馆。 (疒兴)簋同出八件,大小、形制、纹饰、铭文基本相同。簋甲通高36.1厘米,口径22.7厘米,重11.383千克。簋矮体宽腹,下有方座。颈部和盖沿饰重环纹,  相似文献   

5.
兽面纹高圈足双耳簋 1980年于宝鸡纸坊头箍国墓地出土。通高22.8cm,腹深9.4cm,口径20.5cm,重3.3kg。敞口,卷沿,直壁,腹微下垂,平底,两兽耳有长珥;圈足特高,与器身比为1.5:1。圈足内悬挂小铃。纹饰主要分布在簋的颈部和圈足部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1976年12月陕西省扶风县庄白村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出土,现藏宝鸡市周原博物馆。■簋同出八件,大小、形制、纹饰、铭文基本相同。簋甲通高36.1厘米,口径22.7厘米,重11.383千克。簋矮体宽腹,下有方座。颈  相似文献   

7.
礼器作为礼学传统中的一个概念,因被用于多种语境而致意义所指不一,给礼学的结构理解和实践操作带来了很多困扰。以《礼记·乐记》所论之礼学三要素“礼情”(礼意)、“礼文”(礼仪)和“礼器”为据,结合中华礼学发展史和当代人类学对民间礼仪活动的田野观察,对其所述的“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加以分疏,可发现传统礼器的概念应包括用来进献给行礼对象的实物和承载此实物的“包装”,以及寄寓在此实物及“包装”上的等级制度和文彩形态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8.
《史密簋》铭文中的齐师、族徒、遂人———兼论西周时代乡遂制度与兵制的关系方述鑫关键词:史密簋金文西周乡遂制度兵制1986年出土于陕西省安康县的《史密簋》,其铭文记载了西周王朝与东夷、南夷的战争。迄今,已有好几位同志撰文考释探讨本铭内容①。对本铭中的“...  相似文献   

9.
该文对1986年和2007年洛阳市涧西区和吉利区出土的两座时代为公元3—4世纪的墓葬进行了重新探讨。通过对其文化特征及其历史背景的分析,该文认为这是两座带有鲜卑文化特征并兼有中原文化因素的墓葬。从这两座墓葬包含的文化信息中可以探知公元3—4世纪时期草原民族在中原的活动足迹,以及鲜卑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所见簋诸器和新见卫簋三器这两组铜器资料重加整理.通过比较可知,两组铜器除器形、纹饰差若相当外,铭文用辞及句例亦多类同,文章据此推断" (犭臣犬)"、"卫"二人为兄弟关系;推知卫簋"各于康太室"应读为"(王)各于康太室";(犭臣犬)簋"祀于其百神,亡不鼎"之"鼎"读作"则";(犭臣犬)簋"金车金狱"之"(族)",原形作"(狱)";并就(犭臣犬)簋、卫簋"日引勿替"一辞对青铜器断代的指标作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柞伯簋的形制一般认为西周早期中原地区青铜簋Ⅰ型3式——双耳圈足簋,而圈足下独特的喇叭形支座则被简单认定为增高器物的目的而未予深入探究。柞(胙)伯簋的喇叭形支座与青铜鍑形制之间的联系可读解出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在商周时期的文化互动关系。柞(胙)伯簋为西周时期物质生活史的文化表征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初草于1984年,作为1985年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的“中国古代文明”学术讨论会的论文。稿成后再研究宜侯(?)簋,始知确属吴国,因此又撰写《宜侯(?)夫簋与吴国》一文(见《文物》1985年第7期),作为本文论点的补正,望读者参看。  相似文献   

13.
《利簋铭》和《天亡簋铭》是目前所能见到的西周最早的两篇铭文,《利簋铭》记载了武王伐纣事件,体现了史官叙事向私人叙事的过渡状态;《天亡簋铭》记载了灭商之后十二天武王祭祀文王和上帝、众神的事件,出现了三线索叙事,使用了抒情手段和修辞格,构建了立体叙事场,显示了明显的写作艺术追求。两篇铭文开创了西周私人写作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4.
《利簋》铭文新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簋》铭文新释吴孙权利簋于1976年3月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公社西段大队的一个西周铜器窖穴里,其上有铭文4行2字,记述了周武王代商的历史,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1977年,唐兰和于省吾先生发表考释文章。其后,张政、商承祚、徐中舒、黄盛璋等先生发表文...  相似文献   

15.
(弓鱼)伯双耳方座簋1980年宝鸡(弓鱼)国墓地纸坊头一号墓出土,带耳通高31厘米,口径25厘米,重9.35公斤,为西周早期器。此簋造型稳重,纹饰华丽,无论纹饰还是器形都显示出典型的周的风格。簋圆侈口,敛颈,深鼓腹,半环耳有珥,高圈足,带方座;通体纹饰以云雷纹填地,以浅  相似文献   

16.
《南都学坛》2016,(4):21-27
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代表性遗址之一,墓葬中出土了相当数量的装饰品,其中M10和M47两座墓出土装饰品数量最多,做工最精良。根据两座墓葬中出土的装饰品,结合其出土位置和同时期相关墓葬同类文物出土信息,可以判断出其使用功能与佩戴方式,从而复原这两座墓葬的人物服饰形象:其中M10墓主为女性,身穿贯头衣,其头部插有1把象牙梳,2件玉锥形器作为笄来固定发髻,额部饰有2串头饰,耳部悬有象牙片耳坠,颈部戴有绿松石颈饰1串,右臂戴有1副玉臂环,右手中指戴有1枚玉指环,腰间悬挂1个骨雕筒;M47为男性,身穿围披式长衣,头部有1对猪獠牙头饰束发,猪獠牙根部穿孔处悬有1件玉锥形器坠饰,耳部戴有环状耳坠,头戴额饰4串,颈部戴管状石珠颈饰1串,两腕各戴1副圆形臂环,龟背腹甲制成的囊袋悬于腰部。从出土的装饰品来看,距今五千余年的山东原始居民早已不再是披头散发了,他们用细齿的梳子梳头,用半月形的猪獠牙和锥形器束发成髻,这样不仅美观,而且便于劳动。各种头饰、颈饰、臂饰等首饰的佩戴,反映着当时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  相似文献   

17.
楚式簋     
中国人吃饭离不开碗。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新石器时代。在青铜器时代,人们铸造了一种相当于大碗的器物,把它称做簋(guǐ)。簋不仅是商、周时代一直盛行于中原地区的主要盛饭食的器物,而且在西周被确定与鼎相配以作礼器的基本组合。因此,簋在那时的社会生活中使用得十分普遍。在出土的商周铜  相似文献   

18.
西周铜器天亡簋,或名大丰簋、天亡敦、聃敦、朕簋,为武王时器。孙诒让谓此器铭文“文字古朴,义难通晓”①。自清道光末年出土以来,对铭文考释者达十数家,取得了许多一致的见解,但仍存在分歧较大之处,影响了对全篇铭文的理解。在前辈学者的启发下,本文试对铭文中“王又大丰”与“王凡三方”句陈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19.
再簋、遣伯盨的“乍”字应读为“胙”,其义为赏赐,与另一件再簋的“赐”为同义词,酓章钟、酓章锌、公鼎的“乍”字也应如此解释.  相似文献   

20.
1996年4~1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嘉兴市东郊约15公里的大桥乡南子村南河浜遗址(图1)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发现崧泽文化时期人工堆筑的土台一处,清理墓葬96座,房屋7座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