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理论,是指导我们研究历史的理论基础。离开这个理论基础,就没有历史科学。“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弄清“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是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不可逾越的前提。如同一  相似文献   

2.
从抽象到具体──试析社会主义的历史轨迹吉彦波一、马克思:社会主义是历史规律──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辩证否定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但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时代却仍然表现为科学,主要表现为科学——唯物史观的历史规律,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人的需要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重要内容,分析把握马恩关于需要范畴的生活意蕴,才能正确理解人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历史唯物观点对人做了科学的分析,并形成了基本的需要理论。通过对文本的挖掘,我们能够深刻体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的需要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一些人实际上把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和理论观点看成是马列主义民族理论的最高概括和准绳,从而降低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在新的形势下,重温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特别是弄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的原意和理论价值尤为迫切和重要。当然,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斯大林的民族理论观点,都应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恢复它们应有的科学价值,以利于指导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本文就民族本质的多维属性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原理,从历史、本体、价值、批判和发展五个维度全面剖析了市场经济的产生、发展、运行、消亡的基本逻辑。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市场经济的发生轨迹、本质规定、价值预设、异化弊端与未来发展的全新样态,形成了市场经济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多维度对市场经济的分析考察,对于厘清市场经济的起源、本质、运行规律,深入理解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促进新常态下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术界对“灌输论”的首倡者看法不一。事实上,“灌输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的著名原理,是一代代马克思主义者不懈努力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构成了“灌输论”的思想源头;考茨基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进行了出色的发挥,赋予了“灌输论”初步的比较系统的理论形态;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新的实际,进行了新的理论创造,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灌输论”观点体系。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在批判李嘉图的“生产费用决定论”和萨伊的“效用决定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的价值决定命题。这是对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主要内容的最早阐述。马克思吸取和采纳了恩格斯的有关观点,并加以阐发和发挥,丰富了恩格斯的观点,建立了两层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理论,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学说体系。由恩格斯最先阐述并由马克思加以阐发的价值决定理论,从本质上概述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指导意义,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全球问题的凸现引起人们对传统自然观的反思。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观关于社会物质生产力和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理论进行诘难,主张建立一个以生态学视角为基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人类实践,从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推动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角度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科学阐述。当代生态学在思路上不否认并恰恰以承认生产力发展对社会历史的推动作用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本人也有一种大自然观和维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正确解决这一诘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宣告了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终结和唯物史观的确立。本文从历史的动力、主体、规律和目的四个层面来揭示恩格斯所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并试图探讨如何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发展到马克思的历史科学,如何从古典历史主义进而转变到历史唯物主义,以及阐明历史唯物主义在理论气质上所具有的古典情怀和所开启的现代意蕴。  相似文献   

10.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计划经济的一般论述计划经济的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和历史发展趋势,预示了社会的发展前景。马克思、恩格斯在阐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的同时,提出了计划经济的一些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计划经济的若干原理,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拙作《要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奴隶制度的论述》①、《为恩格斯辩——赫多泰处于农奴地位是一个科学的论断严》②、《为马克思关辨——古代世界的奴隶经济取决于商业资本的发展是一个科学的结论》③等几篇文字已经说明:古代雅典、罗马的奴隶制生产方式是一种局部的特殊现象,并不是从原始社会直接发展而来的。所以,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这个历史公式是完全错误的,既不是马克思学说,也不是历史事实,而只不过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论述的一种误解。可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上述错误公式被当成马克思学说广为传播,形成了一种很…  相似文献   

12.
<正> 马克思的科学的、完整的利润学说是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建立的。这是他运用从现象到本质、再从本质说明现象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深入研究和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科学成果。恩格斯曾经说过,马克思的这一科学成果使《资本论》第三卷成为一部“光彩夺目的”和“最惊人的”著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299页)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按照马克思生前的托付,在整理、出版《资本论》第三卷的过程中,在许多方面补充和阐发了马克思的利润学说,进一步批判了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及其历史过渡性,从而对马克思的利润学说  相似文献   

13.
科学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虽然他们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不可能写成一部专门论述社会主义经济管理问题的专著,但这一思想却贯穿于他们的许多经济著作中,成为后来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思想的源头。今天我们研究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对于我们准确划清科学与空想的经济管理思想的本质界限,创立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经济管理理论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丰富和完善唯物史观,对原始社会的家庭思想非常重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阐述。家庭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唯物史观的应有内容。艾思奇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家庭思想作了具体阐述。归纳总结其家庭理论的成果与缺失,对于还原唯物史观发展的历史,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家庭历史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出于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关注,马克思和恩格斯晚年都曾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对落后国家能否以及如何实现历史的跨越进行过认真探讨,并得出在一定条件下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论断。当然,在落后国家的范围、“跨越”的内含、俄国公社的生命力及其前途,“跨越”的具体条件等问题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认识是有差别的。这主要源于他们所处的不尽相同的历史条件和观察问题的角度。  相似文献   

16.
一一提到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人们会很自然地首先想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学说,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进行考察的结果。但是,初期的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历史功绩,在于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列宁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我们总认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已经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科学社会  相似文献   

17.
列宁的人权思想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思想,结合无产阶级革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建设而创立的符合本国国情且具有时代特征的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科学的唯物史观和人学理论为列宁人权思想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关于人权概念及其内涵的阐述为列宁人权思想提供了理论根据,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列宁人权思想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以及工农联盟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基本观点。列宁、斯大林深入研究了工农联盟问题、农村土地问题和农业合作化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毛泽东同志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科学地阐述了农民革命动力思想、土地革命思想、农民战争思想、农业合作化思想、工农联盟思想和农民教育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姜迎春 《金陵瞭望》2010,(14):19-19
我们知道。马克思对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阐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对此,恩格斯说.马克思一生中能有这两个重大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在那些所谓讲求实际的人看来.马克思不是一个实际的人,马克思的实际生活很难说是幸福的.他的科学理论和理想信念都成了他获得生活幸福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由车尔尼雪夫斯基开创到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成熟的悲剧理论是西方悲剧理论发展的另一走向,即从外部寻找悲剧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在车尔尼雪夫斯基扭转从悲剧人物自身寻找悲剧产生原因的倾向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地从社会历史的方面挖掘了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