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型公共项目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其风险系统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风险影响因素众多、风险之间的影响关系错综复杂以及风险结果影响大三个方面.一是在风险原定义基础上给出了大型公共项目风险的定义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二是从项目本身性质、项目参与方以及项目环境三个方面统一大型公共项目风险指标体系.三是通过结构分析法确定了大型公共项目风险系统中的变量关系,从而将大型公共项目复杂的风险系统结构化,形成了直观的风险形成路径图;继而基于风险结构分析的结果,通过风险因素依赖图将风险变量划分为四种类型,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建议.算例验证了分析模型的操作性,也说明大型公共项目风险系统的复杂维度是可以通过结构性方法降低的,可以为相应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性路径依据. 相似文献
2.
政府公共支出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基于VAR模型的检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对中国和谐社会建设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文章通过对政府公共支出与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以及东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表明政府公共支出在1978-2007年对中国居民的收入分配起到了负面效应,并提出完善中国公共支出的结构和规模以促进城镇内部居民之间、农村内部居民之间、城乡居民之间、不同区域居民之间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4.
美国公共住房分配通常经历申请—许可—居住3个环节。分散在全美各地的3000多家地方公共住房机构,遵循相关法律政策,从事管理申请者数据库、对申请者进行适合性评价、确定并调整等候名单、分配住房等事务。美国公共住房分配带给我们的启示有:公共住房机构职责明确、法律政策全面细致、住房许可标准软硬兼备、分配环节灵活掌握、对特殊群体照顾有加。 相似文献
5.
基于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的信用评价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保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5):39-43
在对Z评分模型以及KMV模型、J.P.摩根的Credit-Metrics模型、瑞士信贷银行的Credit-Risk模型、麦肯锡的信用组合模型等信用风险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多元综合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企业财务状况指数测算公式,再使用模糊聚类方法进行信用等级评价、使用模糊神经网络进行风险预测的信用评价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6.
7.
自然语言中语义模糊逻辑解读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黎岗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5):29-33
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对经典二值逻辑的“排中律”提出了挑战,逻辑学家引进了三值逻辑,即在二值逻辑的基础上引入第三值——不定值。但三值逻辑引发的高阶模糊问题是其本身无法克服的,因而逻辑学家又引入了模糊逻辑——即用一个无穷多值的取值范围反映出事物变化的连续性和渐次性。逻辑法对语义模糊的研究目的是建立一个能合理解释或者描述语义模糊的语义模型而非追求一个具体的逻辑真值,所以逻辑研究法的价值是不该被否定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二值逻辑、多值逻辑与模糊逻辑的区别与联系,并以农田喷灌控制系统为例讨论了模糊逻辑技术在计算机控制技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模糊逻辑来推断蛋白质信号网络的建模方法,能够同时处理蛋白质信号网络中的随机性和模糊性.采用概率模糊规则建立蛋白质之间的因果关系参数模型,并利用模糊后件分布函数族的差异程度来度量因果关系的强度,进而推断蛋白质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模拟数据和人体T细胞实验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为蛋白质信号网络建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科技项目具有高风险、高收益、高增长潜力的特点。如何较好地评价项目风险从而减少投资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已成为高科技项目成败的关键。基于此,该文通过对高科技投资项目风险因素的深入分析,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起一套较科学的风险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风险分配的环境风险应对法律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风险分配对于有效应对环境风险和保障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国发展进入环境高风险阶段,环境风险在不同地区、不同主体之间呈现不公平的分配格局。究其原因,则是中国缺乏一套以风险合理分配为主要内容的环境风险应对制度。遵循环境风险公平分配的理念要求,中国应从完善重点领域立法,界定环境风险应对的权利与义务,创新环境执法模式,促进环境风险应对成本的内部化,完善环境司法制度,保障环境风险损害得到合理补偿等几个方面进行构建和完善环境风险应对法律机制,明确界定风险责任,合理分担风险成本,充分补偿风险损失,增强公众风险意识,有效应对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3.
基于范式演进学说,通过对已有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性归纳,研究得出: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研究的发展脉络与项目本质认知的深化具有关联性,从项目一次性特征到临时契约及社会网络的本质认知,工程项目情景下的风险分担研究呈现出范式演进的特征;技术与组织范式关注于从风险识别、评估及分配等分担过程的视角揭示其改善机理,但研究缺乏“经济人”与“社会人”假设下的分析,有悖于现实情景;而契约范式与关系范式的兴起则拓展了风险分担解释空间,揭示了社会资本、信任等关系情景或要素对风险分担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EPC项目采用固定总价合同,使得总承包商承担了工程绝大部分风险,投标前的风险分析与风险计价对总承包企业意义重大。本文构建了EPC项目投标立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德尔菲法、模糊层次分析、风险矩阵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定性与定量相集成的EPC项目风险评价方法;依照最低合理可行原则,设计了基于风险评价的EPC项目投标决策流程。案例研究表明所提方法的高效与实用,可以从风险的角度为总承包企业的投标报价与履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HU Li-rong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投资是企业发展生产和经营的必要手段,是提升企业核心价值和自主创新的必经之路,但是投资风险必然存在。针对投资项目不同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应强化风险管理基本程序,以降低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不完全契约视角下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往关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研究多集中于技术层面,将风险分担视为静态的一次性活动,从而弱化甚至忽视了其制度属性。本研究从不完全契约的视角重新审视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担,将其划分为缔约阶段的风险初次分担和履约过程中的风险再分担两个联动过程,强调前者天然的不完备性和对后者的规范作用,以及后者固有的治理属性和对前者的弥补与调节作用。风险分担整体框架的构建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在合同中的激励功能以及在履约过程中的治理作用,改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
沈巍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22(8):86-88
为解决公共建设项目中存在的投资三超现象 ,在项目管理中 ,应融合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 ,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 ,从而提高公共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在项目核心参与主体之间合理地分担工程项目风险有助于项目成功,识别与分析风险分担影响因素是实现风险合理分担的关键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提炼了风险分担的9个影响因素,并采用系统工程的解释结构模型建模方法,构建了风险分担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得出了风险分担影响因素的层次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业主的风险分担策略。对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因素识别与合理分担工程项目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影响传感器资源分配的目标属性有多种.文中将目标模糊多属性效用作为传感器资源分配的依据,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Topsis的传感器资源分配算法,并分别给出了影响资源分配的目标多属性模糊效用函数.提出了几种传感器资源分配性能评价指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充分考虑了目标跟踪和威胁等多因素,更符合不同目标对传感器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楼裕胜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21-25
根据浙江省企业信用评价指导性标准和规范所确定的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模糊神经网络的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中确定的模糊规则层具有自调节的功能,可以较好地实现对企业信用风险的评价。利用MATLAB2010a编程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评价企业信用风险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