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西部地区为重点 ,对完善西部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紧迫性、必要性进行了阐述 ,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根据国际经验与西部情况 ,作者提出在就业、养老、医疗及农村低保等方面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西部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张维权  仲伟 《社科纵横》2004,19(5):84-8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民问题仍然是中国的根本问题 ,没有农村的现代化 ,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 ,只靠基础脆弱而发展缓慢的农村自然经济的微弱增长是不行的。现阶段要大力发展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长效的经济保障机制 ,走法制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很快。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全面建立,覆盖面逐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全面实施,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范围逐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给农民带来实惠,受到  相似文献   

4.
何国长 《社科纵横》2005,20(6):9-10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必要性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建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石晶 《社科纵横》2007,22(1):19-21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随着甘肃省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建立和完善甘肃省农村社会保障的要求迫在眉睫。本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旨下,探讨甘肃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想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滞后,与中国社会的农民国家性质及社会现代化状况极不相称,亟待改变。根据我国国情,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应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为宗旨。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亟需构建一个涵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以缓解农民生存和生活的压力,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 《创新》2009,3(5):13-16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国家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农村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并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有效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既是农民增收的需要,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应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建立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起由农民个人、集体、国家共同负担、共尽责任的多主体、多元化的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强化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机制,确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8.
杨林芳 《社会工作》2010,(17):23-25
农村社会保障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长期以城镇居民为核心,农村居民从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中得到的实惠甚少,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向农村地区不断推进,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农村集体经济逐步瓦解,致使农村社会保障失去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9.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人口面临的风险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弱化,而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步伐滞缓。本文针对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提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迫切性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西部农村地区当前城镇化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西部农村地区城镇化的现实条件和东部农村地区城镇化道路的经验,针对西部农村的城镇化道路的特殊性,提出了人口适度集中、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乡村工业适度集中等有现实意义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合作金融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性联系,这也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难以建立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合作金融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客观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困境与资金状况,探求深化合作金融改革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对策,更好地为全面建设我国小康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2.
白宇 《社会工作》2008,(16):62-64
笔者在西部农村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中发现,我国西部农村地区仍然普遍存在着征收“计划外生育费”的现象,并且这种行为具有隐匿性、非法性和随意性的特点,严重影响了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笔者在分析问题存在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葳 《学习与探索》2005,(3):184-187
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农业改革,解决人口问题,推进土地改革,启动农业消费的需要。但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资金匮乏,来源单一,管理水平低下,发展不平衡,覆盖面小等问题。为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加强政府领导,采取多种形式筹措资金,组建社会保障委员会,建立和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保险三项制度,加快立法,重视区域平衡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乔榛 《学术交流》2001,(4):43-45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尚存在内容不健全、法制化程度低、实施机制脆弱的不足.比较国外较为成熟的传统型、福利型、储蓄型三种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受到启发,进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障面宽、保障程度适中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此目的,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保障立法,既要健全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又要严格社会保障执行的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15.
吴佩芬 《社会工作》2009,(16):56-57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薄弱环节,而日本作为一个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国家,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如: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健全的法律制度、多层次的保障体系等,对我国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农村社会保障不仅消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农村消费需求得到扩张,还提高了农民收入,缩小了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而这两方面作用最终均提高了中国居民总体的消费需求。以中国1992—2011年的人均农村转移性收入数据代表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支出,以支出法GDP中的居民消费总额代表居民消费需求,通过对两者增长序列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之间不仅协同性显著,而且还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社会保障有利于拉动全社会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7.
廖小红  董一冰 《学术交流》2023,(11):142-154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蕴含的情感培育因素是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要渠道。但随着农村社会改革的深入,情感培育面临治理价值脱嵌、治理体制失范、治理主体力绌等困境,产生了情感泛化、异化、弱化等执行风险,导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治理效能难以达到应然水平。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保障农村弱势群体的规则体系,不仅具有制度规范的刚性,还具有积极的情感能量,能够形成为民执政、正向渲染、高效动员的社会治理效能。治理主体应当从情感驾驭、情感建设、情感运用三个维度着力,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治理效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汪波 《学术交流》2003,(11):81-85
建立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社会保障制度,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健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方面,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当务之急。实行“实物换保障”,是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必然选择,它决定着这一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成败和进程。非农产业群体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应坚持区分不同类型、分层次推进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相对独立的乡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障体系和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会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历史上全国总工会曾作为全国劳动保险事业的最高组织管理机关,直接组织实施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开放以后,工会的职能定位调整,但依然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当前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  相似文献   

20.
为增加论坛栏目的可读性,加强与广大读者的沟通交流,本期特开设观点碰撞版面。每期本刊编辑将选取一个或两个社会保障热点问题,供大家研究讨论。我们本期选取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税费之争这两个热点问题,并就有关这两个议题的研究现状作了简单的概括和叙述,现与广大读者共同分享,希冀为广大读者写作抛砖引玉。欢迎广大热心社保事业的专家、学者、社保机构经办人员等各界人士围绕两个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并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