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014年3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成立暨"社会系统工程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第一会议室举行,来自十余所高校和学术团体的专家、学者和一些媒体的代表参加了会议。现把会议主要发言内容选载如下。  相似文献   

2.
2014年3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成立暨“社会系统工程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第一会议室举行,来自十余所高校和学术团体的专家、学者和一些媒体的代表参加了会议。现把会议主要发言内容选载如下。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要建设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这是一项非常复杂、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场根本改变中国经济、技术和人民生活落后面貌的伟大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应落实钱学森倡导的系统工程管理技术引用于社会系统工程管理实践的想法,重视社会系统工程专家对政府决策的理论与实践支持作用,应用系统理论提高政府的政策质量和管理水平,应用社会系统工程管理体系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同时应组建国家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系统工程管理机构,充分发挥社会系统工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4.
社会系统工程技术,作为与自然系统工程相对应的技术,是人们在社会改造与设计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同志把其称之为对社会系统规划、设计、探作的一般方法。它是将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转化为改造社会的实践技术。社会系统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日益复杂化,呈现出多维性、立体性和系统性的趋势。人类实践活动的巨大变化导致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愈来愈显示出整体化观念和系统工程化的手段。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极端复杂的巨大系统来加以认识和改造,是当今时代的一项伟大实践,是一项大规模的工程——社会系统工程。本文试图对社会系统工程的一般理论、原则和方法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对我国在四  相似文献   

6.
西南地区民族社会与国家权力之间的结构关系是一种"边缘"与"中心"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民族关系的特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2014年,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国家公祭日",以国家之名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勾连社会记忆,凝结国家认同。国家公祭是延续社会记忆与凝结国家认同的有效载体,国家公祭体现国家认同的集体观念本质、映射着社会记忆的客观性效应。社会记忆是连接国家公祭与国家认同的价值桥梁,通过国家创伤的集体唤醒、历史在场的符号表征、对当下现实感和合法性的强化,国家公祭书写社会记忆。国家认同是社会记忆与国家公祭的根本归依,通过制造社会共识、祭典仪式展演、辐射话语力量,社会记忆有力地凝聚国家认同。国家公祭、社会记忆与国家认同之间的三位一体才是当前社会凝聚多元文化共识的理性抉择与长远之计。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扶贫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可以用"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来代替.建国之后,国家在农村扶贫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社会却经历了从"空心社会""隐形社会"到当前还不完善的"市民社会"三个阶段.这些阶段的出现是基于不同的原因,各个阶段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表现形态也不相同:"空心社会"的出现是因为"政策忽略"与"传统缺失";"隐形社会"的出现是因为其有弥补政府功能的作用,但其地位卑微;现今社会的独立性越来越明显,在扶贫领域与国家有越来越多的积极合作,并逐渐体现出"市民社会"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市民社会的勃兴是探讨传统中国未能出现与集权博弈的独立力量的一个重要视角。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演进呈现的消长与博弈,构成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渊源;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共生互动孕育了理性文化要素,从而产生了社会结构、政治经济的全面变革。独立中间阶层对当代民主社会的价值在于多元权力中心左右了现代政治国家"公共选择"的过程,使个人权利得到彰显,敦促统治合法性向社会回归,最终通过民主宪制让权力服膺于自由。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阐明社会系统论的思想。它分析了人的目的性行为的组成要素,指出人的行为的性质是价值定向的,因而关心人,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对人的行为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各个个体成员按共同目标进行不同角色的分工合作和相互竞争便整合成为社会系统,这时共同目标的实现、个人需要的满足以及个人对组织的忠诚与奉献便构成了社会系统的生命。作者依据这种观念来分析广钢集团公司提出的“安人”系统工程,指出它的核心概念是企业命运共同体,它有六大要素,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种机制,它以人为中心,将人看作是政治人、经济人、伦理人,即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1.
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中的重要意义日益明显,因而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但是,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在社会科学和国家管理活动中的意义,我们尚认识不足,因而重视不够,研究甚少。我们应当看到,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职能、建设社会主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钱学森同志指出:“系统工程可以解决的问题涉及到改造自然、改造提高社会生产力、改造提高国防力量、改造各种社会活动,直到改造我们国家的行政、法治等等,一句话,系统工程涉及到整个社会。”而“直接搞改造客观世界的学问就是各门系统工程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上海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和趋势,并运用社会系统工程思想提出了一整套调动社会资源建设和运营舒适型养老设施的商业计划,可望为减轻人口老龄化浪潮对上海的冲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民主与法治是"市民社会"不可或缺的要素,而以往运用国家与社会理论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律师是民间社会代言人,民国律师公会对民间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二者呈互动关系.近代"救亡"是律师公会与国家之间合作而非对抗关系的原因和内容,但又使律师公会承裁了不堪承受的历史使命,抑制了应有的维权与制衡国家权力过度扩张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末,为了回应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来临而引发的公共管理危机,治理理念及其衍生出来的应对方案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传播和接受。中国与其他国家一样,面临着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各种矛盾与风险,只有不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立起国家与社会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才能应对挑战。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合作机制由此进入了国家治理的研究视域。在我国,建设社会资本,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从两个维度同时进行:制度建设与公共精神培育,二者相互作用,有助于在全社会产生"自愿合作"的稳定均衡。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已经走上了良性的发展轨道,但总体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仍然是一种"强国家-弱社会"的模式."非典"流行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了某种变异,"非典"流行事实上打断了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良性发展进程,正是由于社会缺乏自救能力,也无可以自救的组织资源,才使国家有了大规模介入社会的可能,国家不得不依靠强化政府权力的方式和传统的动员渠道来控制疫情的扩散,也在事实上强化了对中国社会的控制.在处理突发事件或者社会传染病时,能否不以伤害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关系为代价?"非典"之后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应建立在公平、平等、民主、自由与正义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6.
普遍信任取代特殊信任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但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过于依赖大规模正式制度的引入与建构,由此形成了"强国家、弱社会"格局。国家对社会的过度干预引发了政治信任、社会信任的双重危机。使得社会信任重建被迫在两线作战:一是适应社会现代化的要求,实现从特殊信任到普遍信任的文化转型,建设法治社会,消除宗族、宗派主义的裙带风气。二是适应建设公民社会的要求,实现从政治国家到公民社会的转型,充分发挥自愿社团的活力,并以之制约国家权力。重建社会信任,实现社会的有效整合,是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重大议题。  相似文献   

17.
"国家生态安全"作为"非传统安全"是"传统安全"观念的发展,它有助于加速全球化这一作为国际社会发展标志性特征的认识。而"国家生态安全"作为对"非传统安全"的一种界定与表述,是当前相关理论研究领域的一种趋势,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的现实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8.
系统化、工程化、信息化与综合集成等四大趋势是20世纪初延续至今的天下大势,而且还将长期延续下去。天下大趋造就了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将永葆青春,人类社会在一万年以后仍然需要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政治实践表明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都有其限度,主要表现为国家阻滞公民社会的成长、经常背离公共利益、存在合法性危机,社会未必通向民主政治、极易导致两极分化、容易滋生个人主义等。把国家与社会对立起来,坚持国家本位抑或社会本位其结果只能是"零和博弈",因此,从"二元对立"走向"良性互动"成为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遵循"强国家、强社会"的构建理路,从推进宪政、加强国家能力建设、树立权界意识、协调国家社会关系、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增强社会自主性等方面入手,努力构建"强国家、强社会"的关系模式,才能使国家与社会关系超越"零和博弈"走向"正和博弈",真正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南都学坛》2019,(2):96-101
当下推进基层治理需将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管理紧密结合,而街道办事处在国家与社会良性关系的构建中发挥了"接点"的作用,兼顾"承上"与"启下"的双重功能。所谓"承上",位于政府行政管理体系的末梢,上承政府,以代理人的角色推动国家自上而下对社会的嵌入,引导和组织自我管理;所谓"启下",与广大基层群众联系最为密切与贴近,下接基层社会、社区,是基层群众利益诉求表达的代表人,助力基层社会向国家自下而上的利益聚合。为更好地构建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街道办事处需扮演并诠释好政策的落实者、公共服务的组织者、群众的发动者、基层自治制度的供给者以及社会资本的培育者五大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