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高校网络舆情作为社会网络舆情的延伸,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网络舆情是大学生对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情绪、态度、看法和意见的总和,具有参与主体的自由性、内容结构的多元性、舆情的瞬时突发性和诉求方式的不成熟性等特点,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针对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应当从占领舆情阵地、健全监测机制、完善思政队伍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2.
李璇  周荣明 《社科纵横》2012,(1):153-154
校园网络舆论涉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出大学生群体的各种思想动态,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判与正面引导研究,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高校网络舆情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双面作用,本文通过研究高校网络舆情形成的过程及原因,进而探讨研究如何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正面引导,以更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丽英  徐岩 《社科纵横》2012,(7):153-154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多元文化的影响,高校逐渐成为舆情多发地。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及传播信息的主要途径并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提出挑战。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要关注舆情引导,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去占领校园网络文化阵地。  相似文献   

4.
邓欣  秦宏毅 《社科纵横》2014,(6):166-168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师生通过校内外网络平台接收信息,并且运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对信息进行较为集中的反映,对高校各方面产生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影响。高校网络舆情生成在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在产生发展的演化生命周期中逐渐形成一种模式。结合高校网络舆情的自身特点,探究高校网络舆情的干预机制,促使网络舆情走势文明化、理智化、健康化,从而促进当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态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网络已成为高校师生日常获取信息、拓展视野、思维碰撞、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鉴于网络舆情的隐匿性、即时性、多元性等特点,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尤其是思政教育方向,教师应当坚持以生为本,借助实践育人平台,建立大学生利益驱动机制,利用"O2O"思政教育模式,健全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借助高校网络舆情,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科学、系统、规范、有效的开展,形成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可记录、可评价、可测量、可呈现的实践育人机制,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响应"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情表达日益成为民众诉求表达的重要途径,网络舆情影响力日益增强,既给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也给党和政府的网络舆情应对、舆情引导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网络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民众网络参与,完善网络引导机制,加强网络相关法制建设,是有效提升党和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6,(4):150-155
网络舆情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网络舆情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着教师观念陈旧,教育内容滞后,教育手段单一;校园主题网站德育效果欠佳;思想政治教育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筑网络教育阵地;更新教育观念;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博客建设;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信息化素质等有效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作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一种典型形态,“知乎治校”现象是指高校师生等群体以知乎为载体,借助与高校相关的热点事件吸引公众关注、制造社会舆论,从而影响高校治理决策的网络舆情现象。相较于一般的高校网络舆情,“知乎治校”现象在传播内容的叙事方式、参与主体的交互形式以及舆情现象的发展态势等方面呈现出新的样态。从网络舆情发生的时序来看,“知乎治校”现象的动态演化大致要经历开端、发酵、嬗变、冷却等过程。其中任一过程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都会产生新的形态,进而影响整个网络舆情的演化进程。对“知乎治校”现象的有力应对,需要运用系统思维,通过微观层面的网络舆情处置、中观层面的青年思想引领以及宏观层面的大学治理三方面协同发力。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9,(6):138-140
高校舆情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渠道,两者联系紧密。高校舆情既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公共事务发展,又影响社会网络信息管理。对此,高校需要源头防范,建立舆情工作管控体系、应势而动,掌控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多措并举,及时化解舆情风险,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丰富"养料"。  相似文献   

10.
温淑春 《社科纵横》2013,(12):44-46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舆情空前高涨,群体性事件的网络特征日渐凸显,对党和政府的舆情应对能力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建立完善网络舆情的预警、监控、引导和回应机制,提高群体性事件的情绪疏导和矛盾化解能力,成为做好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付业勤  雷春 《社科纵横》2014,(3):102-105
在网络新媒体时代,旅游网络舆情危机传播对旅游危机管理以及旅游企业与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旅游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背景出发,介绍了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危机和旅游网络舆情危机等概念,对旅游网络舆情危机传播的内涵与传播内容进行阐述;全面介绍了旅游网络舆情危机的传播媒介;基于网络舆情危机的周期,提出旅游网络舆情危机的传播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6,(9):21-23
互联网正在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领导干部应当具备良好的网络舆情思维。一是从思想上全面理性认识网络舆情,准确把握网络舆情的含义、重要性、正负功能。二是自觉提高预见、辨别、协同、归纳能力,积极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热点。三是树立平等对话理念,注重宣传与传播并重,变说教为交流,塑造良好网络公众形象。  相似文献   

13.
从网络舆情传播的角度谈文化安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丽红 《社科纵横》2007,22(2):129-131
舆情与社会心态对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网络舆情的传播可以深深触动文化的深层结构———社会心态,对文化的变迁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舆情传播得到进一步加强,这使得中国的文化安全面临一系列挑战。由于网络舆情传播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方面,因此要通过采取有效的文化传播策略来确保中国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4.
作为利益表达的新形式,网络舆情一方面为权利的实现提供平台,另一方面也考验着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作为执政者,在网络舆情处置上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才会不断提高网络执政能力,逐步把网络打造成为人民利益实现的表达平台、政府执政的便民平台、权利与权力博弈的公正平台。本文对网络舆情影响基层政府形象塑造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以理论与案例实证相结合的形式,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合理处理两者关系,妥善引导网络舆情,切实提升基层政府形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网络舆情研究已初步形成"学、产、官"体系,研究范围相对集中、学科背景分布多元。目前,中国网络舆情研究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缺乏成熟的网络舆情研究范式、尚未建立起网络舆情研究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网络舆情研究科技含量总体不高。进一步深化网络舆情研究应立足中国当前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重视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研究经验,理解新媒体技术和传播的倾向性,注意网民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差别,加强网络舆情研究技术手段建设。  相似文献   

16.
张丽红 《社科纵横》2012,27(12):108-110
互联网的发展为民众提供了舆情表达的重要平台,但不良网络信息的传播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或加剧了舆情危机,加强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舆情"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但又缺乏普遍共识的本土概念。本文对中国历史上舆情一词的缘起、运用、当前我国学术界对舆情概念的界定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舆情"与西方"public opinion"概念的关系及区别。  相似文献   

18.
舆情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情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但又缺乏普遍共识的本土概念.本文对中国历史上舆情一词的缘起、运用、当前我国学术界对舆情概念的界定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舆情与西方public opinion概念的关系及区别.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16,(6):73-76
在利益格局调整的转型期中国,客观矛盾激化,各种群体性事件频发。客观矛盾在新媒体环境下带来网络舆情的空前活跃。不可否认,网络舆情在社会治理方面能起到监督公权力、下情上达等作用,然而舆情的民粹主义偏向也使社会治理面临更加棘手的舆论压力。如何借助法理公正来纠正舆情偏向,是新媒体环境下社会治理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20.
试论网上舆情的传播途径、特点及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胜洪 《社科纵横》2008,23(1):130-131
网上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网民借助互联网,对社会公共事务特别是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它主要通过网络新闻、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网络评论、网络聊天室、博客、播客、维基、聚合新闻等途径进行传播,具有直接性、突发性、丰富性、互动性、偏差性等特点.互联网在为社会个体自由表达个人意见、参与公共事务讨论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为一些有害信息和杂音噪音提供了传播渠道,对国家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