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学生公寓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对高校稳定和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所面对的突出问题、大学生在公寓内的行为表现特点、大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等方面,对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高校公寓是学生重要的活动与生活场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福建农林大学安溪校区在传统公寓改进基础上设计的"家庭式学生公寓",增加了相互交流的公共空间,更有利于学生内部思想融合和碰撞,思想传播上具有新特点。福建农林大学安溪校区结合公寓特点,形成了"三进四化"的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思路,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途径,为家庭式公寓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3.
关伟 《管理科学文摘》2009,(36):146-147
公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切实推进大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出发,对大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时提升走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提升和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生公寓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对高校稳定和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所面对的突出问题、大学生在公寓内的行为表现特点、大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等方面,对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正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进高校公寓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加强日常公寓管理工作;提高公寓管理人员的素质;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以各种公寓活动为载体,借助网络平台,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各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6.
学生宿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宿舍空间形态的差异,会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途径,"家庭式公寓"是未来学生宿舍主流形态。该文在总结我国高校学生宿舍空间形态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了"家庭式公寓"特点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运用SWOT技术,系统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现状,从而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公寓的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吴迅 《管理与财富》2009,(12):103-104
公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如何解决目前公寓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思考的一个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董敏 《管理科学文摘》2012,(16):124-124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很难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传统的方式已经很难体现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为此,教育人士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话式教学,相关理论研究对话式教育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确立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是拓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的一种途径。本文试就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方式方法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网络自身属性特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出发,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界定。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上,从平台建设、队伍建设及理论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措施。在平台建设上,要做到制度化、针对性和多元化;在队伍建设上,提出“学校--学院--班级”多层次阶梯式才队伍建设模式;在理论建设上,提出了多学科融合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周洪亮 《科学咨询》2009,(21):22-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忽视他律的作用,但自律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文章探讨了他律与自律的辩证关系,分析了大学生自律意识缺失的现状,提出了以他律促自律的方法和途径,以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3.
当代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当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治方面;二是思想认识;三是心理健康;四是实际生活。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灵魂,道德教育是核心,法制教育是保证,心理教育是基础。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大学生心理特点,帮助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帮助大学生处理好环境,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关系,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全纳教育,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残疾大学生的成长,在坚持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交叉渗透的方式引进全纳教育理论体系,是符合科学发展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从师爱是大学生思想政冶教育的基础刊币爱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师爱是师生交流的桥梁;师爱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力保障四个方面分析,倡议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教育实践中营造师爱的氛围,阐述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师爱师德为魂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边境地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使边境地区高校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把维护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主权、统一、尊严作为最高利益;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结合;重视发挥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始终贯穿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7.
本章从宏观和微观,主要从实践方面论述解决高校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出发,结合网络教育、心理辅导、环境育人以及文化活动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高校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采取的对策主要是: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和奖惩机制,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  相似文献   

19.
李洁 《管理科学文摘》2010,(11):135-136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支骨干力量。其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左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政工干部队伍的基本素质,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迫切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任务。本文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往往欠佳,其与美育的 结合更是被实践的少之又少。改进思政教育和美育的课程体系,应当由传统的偏重灌输向注重渗透转变,由单向的教学向灵活的“授人以渔”转变;通过多媒体、信息数据库等高科技辅助手段,采用互动的教学模式,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还要注意在以理服人的同时以情动人,把握一定的“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交流,主动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