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讲话并不像一些人想的那样"官威十足""官腔震耳""官架吓人"———相反他善于从"土得掉渣"的群众语言中汲取精华,在各种批示、演讲、访谈和信件中十分善于运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大家普遍感到,习总书记讲话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是口语化、接地气。他经常用一些质朴、简单的大白话、大实话,特别是普通干部群众听得懂、记  相似文献   

2.
《决策探索》2010,(11):9-9
习近平同志近日指出,当前在一些党政机关文件、一些领导干部讲话、一些理论文章中,文风上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为长、空、假。他要求官员切实改进文风,提倡“短、实、新”。社会对此反响强烈。大家认为,改进文风的关键是领导要带头,要害则在改进作风上。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群众工作真难做,你跟他讲大道理,他咋也听不进去.”时下,一些基层干部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抱怨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认为群众很刁蛮、很难缠,总觉得自己工作做了不少,道理讲了一通,群众听不进去是群众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指出:“每个人应当力求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用母亲教会的语言说话。请相信,母亲教会的语言是最好的语言。”一些领导干部的讲话受到听众的广泛欢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不是照本宣科地念讲稿,而是用自己的语言——“母亲教会的语言”讲话。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巡讲话”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机关和部门“会议多,文章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 2011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引用了这样一副对联:“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是“谁来落实”.  相似文献   

6.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彰显“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这是我国连续6年发布的以解决“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历史上以“三农”为主题的第11个一号文件。笔者带着一号文件到农村去,同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一起学习和讨论,大家怀着对党和政府的深厚感情,用农民的视角和百姓的语言,总结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十大新亮点,笔者予以点评。  相似文献   

7.
李玉平 《领导科学》2006,(14):30-31
领导干部要经常在各种场合进行讲话,领导讲话很能反映其个人的能力素质,而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的代言人,领导干部的话风往往连着作风,讲话也是一种责任,需要慎之又慎。一忌“玄”。“玄”这种话风、文风由来已久,盛行于魏晋时期,当时的士族大夫、文人墨客对此非常青睐,此后绵延不绝,因为他们觉得讲话“玄”能显得“高人一筹”,因此在讲话中也留下了诸多笑柄。《南亭笔记》记载:清代两湖总督毕沅喜欢吟风弄月,附庸风雅,说话喜欢用一些深奥生僻的词语来显示自己的高深莫测。一次他传出军令:“明日乌黑龙龙下校场。”“乌黑龙龙”是当…  相似文献   

8.
陈静  林文杰 《办公室业务》2022,(10):180-182
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基础之上,总结升华学习百年党史的方法经验,用哲学思维概括伟大的建党精神,宏阔思维总结党的百年成就,唯物史观凸显人民群众作用,忧患意识强调党的“三不变”。讲话内容深刻蕴含了总书记论百年党史的理论方法和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同志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说“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他还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道德经》中“以百姓心为心”的话。习近平同志的这些讲话,亲切质朴、深得民心,也说明了人民对于执政党的分量。  相似文献   

10.
真水无香,最朴实无华的群众白话语言,是最有力量的工作语言。时下,有一些人,特别是有的领导干部,不论开会发言、讲话,还是发表文章,不讲或不愿意讲、不会讲老百姓听得懂又喜欢听的白话,而爱讲套话、官话、大话,群众对这种文风很有意见,称之为“正确的废话”。群众语言是最鲜活的,总是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服务于当下社会发展。从晚清文白之争、“五四”新文化运动到现在,白话文被确立为民间和官方通用的正式语言,既有国学大师的努力——例如章太炎、胡适、鲁迅等都为白话文的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只有使用通俗易懂的…  相似文献   

11.
“话须通俗方传远”。领导工作中最好听最有魅力的话,往往是最朴素最富有个性的语言。领导者面对大家用自己的语言讲话,便于选择自己熟悉的语言表达方式,显得自信、真挚,说者顺口,听者顺耳。这不但拉近了领导者与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人感到亲切、诚恳和自然,同时又便于领导者随时把握大家情绪,控制场上气氛。维护讲话的权威性和实效性。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的早期教育直接关系到他的成长,他的将来。那么,父母们应怎样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呢?我认为应从教孩子说话开始。现就如何教孩子说话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语言刺激法。在婴儿还不会说话时,经常用一些简短的语言刺激他的听觉和语言中枢。这一时期的婴儿对声音、亮光都特别敏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特征,用一些色彩鲜艳、亮度较大的玩具引诱他,使他的目光跟着玩具的移动而移动。与此同时,我们配以简短的语言,如:“在这里。”“想要吗?”“多美啊!”等刺激听觉,进而刺激孩子的语言中枢。这时孩子常常会跟着“咿咿呀呀”的,这就表明他正在与你交流。  相似文献   

13.
<正>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用典》一书的序言中写道:"学习习近平的文章、讲话、著作等,一个最为深切的感受是,他善于用典,常常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激活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和意义。""习近平的语言之所以引人入胜,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善于运用古代典籍、经典名句。"最近,我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关于秘书工作的重  相似文献   

14.
正讲话,既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也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一个人立场、态度、方法和感情的表达与能力水平的展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可以感受到他鲜明的风格特点。一、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充满着坚定的信念和鲜明的立场,始终贯穿"永不动摇信仰"这一红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一个是坚持崇高信仰,一个是坚持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会议上的讲话中多次提到“规矩”,强调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为什么要多次重申守规矩呢?那是因为在当前形势下,不守规矩的风气有所抬头,违纪违规问题时有发生,有些地方的问题还很严重.  相似文献   

16.
【内容提要】教育下属是一门艺术,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却经常存在误区。本文以“驯服”、“恐吓”、“伤害”等“三忌”中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达到最好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7.
马嘶 《领导文萃》2011,(6):53-56
1950年代前期我负笈燕园之时,北京大学校长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资深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那时,马校长已是七十多岁高龄了,全校师生都尊敬地称他为“马老”。而他,每次上台讲话时总是习惯地说“兄弟今年72岁了”,同学们听了都相视而笑。  相似文献   

18.
鼓掌杂说     
<正>日常工作、生活都经常会和鼓掌有牵连。鼓掌看似一种普通的肢体语言,细细琢磨却很有意思。最常见的鼓掌是发自内心的。比如领导许诺要发奖金或者是要出去旅游,你和同事肯定会鼓掌相庆;再比如听了某领导抗震救灾的动员报告,大家热泪盈眶,掌声雷动。这是领导真情精彩的讲话,感染了大家,带动了人气。  相似文献   

19.
据《广州日报》报道,在2月8日下午广州市委全会第十组分组讨论中,与会代表对减少“文山会海”、提高工作实效展开热议,参加分组讨论的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提出的广州从2月开始施行“无会旬”更是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焦点。万庆良说,领导干部要求真务实,首先就要解决文山会海问题,在全市性重要会议上的讲话原则上要控制在60分钟以内,一般性会议讲话原则上控制在30分钟以内,活动礼节性致辞原则上控制在3分钟以内。  相似文献   

20.
据5月15日《人民日报》报道,贵州省委组织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领导干部讲话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把上级的精神和要求转变成“白话”、“本地话”,内容要务实管用、联系实际,篇幅要紧凑精简,以讲清问题为原则,字数要求主要领导一般不超过6000字,其他领导一般不超过4000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