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职业技能在高职教育培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衡量学生学科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大学英语作为高职教学公共基础课之一,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必要的手段。ESP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一种模式,有利于提高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本文以ESP教学模式为立足点,对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英语ESP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并且列举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旨在对今后的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英语ESP教学模式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现状出发,建立并贯穿于高职教育全过程的新型职业指导课程教学体系,是以市场为背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发展为基础的全方位的职业指导体系。这一体系能使高职生从一入校就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将来的就业方向、在校期间就能亲历职场、实习时具备针对性的职业能力到毕业时的职业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就业方式、就业行业、就业单位、就业地域4个方面对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总结分析,指出当前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就业指导全程化、就业帮扶精准化、就业市场开拓全面化、就业竞争资本专业化、职业价值观教育社会意义化等对策,建立更科学、系统的就业指导体系,帮助高职护理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4.
高职学生职业实践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职业岗位能力,另一个是职业普遍的适应能力;高职应用写作课程中所培养的学生职业实践能力是学生具有的解决企业文案的事务的职业岗位能力与普遍的职业适应能力;高职应用写作课程设计改革的新方法、新路径必须是设立新的以企业文案营运内容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课程核心体系,彻底改变行政管理为导向的应用写作旧的教学内容体系,并建立职业岗位导向式的项目管理化的教学驱动模式、过程模式与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高职课堂教学环境智能化程度低、教学模式常规化、缺乏个性化教学以及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该文通过对传统高职课堂深入分析,以5G、物联网、AR/VR等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技术与教学相融合,提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高职智慧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构建高职课堂的智慧型教学系统,提高课堂教学环境智能化,实现课堂学习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教学,完善课堂测评系统,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综合的职业能力,从而提升高职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该文针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机制体制创新问题,以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校建设项目工程测量专业为切入点,创新发展构建体现寒冷特色的,集教学、科研、生产及社会服务融为一体的、全方位、多方向、综合立体的开放式"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践,学生专业技能显著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研究成果对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以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都有着积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面向需求的高职物流专业培养体系及其实践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物流人才需求情况调查和细分,了解高职物流专业毕业生1~5年的就业岗位及其未来职业上升方向和能力要求,为满足市场需求,设计了物流管理专业“2+1”课程教学体系,针对性地提出了“静态-动态-社会”阶梯渐进式的实践性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实行素质教育后,语文教学进行了多角度的变革,致力于将职业能力培养的措施有效融入当前的语文课程。所以对现阶段的高职院校而言,需要明确职业能力的深刻含义。高职语文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与职业岗位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但是,部分院校设立的语文课程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背离,院校的语文教学迫切需要改革。该文从职业能力的定义出发,分析了职业能力培养对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改革策略,为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文章以高职食品安全类专业的核心课程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为例,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以食品企业安全与质量控制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和过程为引导,构建与实际工作过程一致的教学过程,实现课程教学与实际工作近距离接轨,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石锦秀 《社科纵横》2014,(4):161-165
高职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比重,高职毕业生工作适应性问题是高职教育中比较重要的问题。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高职毕业生工作适应性由三个维度组成:工作环境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及工作岗位适应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检验得出人口统计学变量在高职毕业生工作适应性各维度上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改革迫在眉睫,而改革的核心在于复合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与输出,高职院校需要更新育人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中体现职业特色,培养专业职业型人才。“1+X”证书制度的推行是职业教育改革迈出的坚定一步,也是职业教育实践中更好地对接工作岗位需求的必然选择。“1+X”证书制度倡导课程教学与职业证书考取的结合,强调对学习者职业技能水平的认定,将切实增强教育的职业特色。该文以学前教育为例,探讨课证融通思维下“1+X”证书推行的问题,明确学前教育专业课证融通思维和实施路径,以实现“1+X”证书制度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保证职业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逻辑分析、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高职院校“武术+职业体能”双能融合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对于创新性高职院校武术课程教学模式,首要是认清高职院校武术课程教学的现状。为此,笔者针对高职院校武术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和研究,对高职院校的教师、学生和管理者进行了调研,试图找出高职院校武术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在研究过程中,针对高职院校“武术+职业体能”双能力融合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基于混合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更符合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发展需要,促进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契合新时期高职院校武术教学的需要。期望该研究为高职院校“武术+职业体能”双能力融合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以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王雪 《社科纵横》2011,26(5):44-46
近年来,高职教育在中国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专项技能型人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乐观,本文分析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优势、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传统高职教育仅仅培养掌握单一专业技能的教育目标已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和频繁换岗,高职院校学生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能力以外,还应具备职业迁移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其它基本职业能力.加强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课程建设和改革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核心,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本研究以协同培养为基础,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论述课程建设和实践,使得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课程体系能更好地满足职业岗位工作要求,促进毕业生就业,进而促使职业教育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应届毕业生面对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于贫困生来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问题也逐渐成了社会、政府对口扶持当中至关重要的部分.该文着重针对中医药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帮扶问题做出了深入研究,希望能够给之后贫困生就业帮扶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孟令超 《社科纵横》2013,(5):170-172
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和原则为指导,开发高职商务英语课程,就要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进行定位与职业工作岗位(群)分析,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工作领域,并将学习领域转化为专业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英语核心课程开发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高职院校文化课程教学目标存在的若干问题,重点从目标普通教育化、脱离学生认知特点、缺乏与中等教育的衔接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和探讨。提出了在制定高职院校文化课程教学目标时,应该把学生基础、职业发展和社会要求三者辩证地整合。基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职业目标的特殊性和文化课程的特殊性,本文认为高职院校文化课程教学目标应兼具基础性、人文性和职业性。  相似文献   

19.
曹丽莉 《社会工作》2011,(10):14-16
随着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蓬勃发展,大量社会工作毕业生已经走入工作岗位,可以从工作情境的实际需要出发对本科专业教育提供丰富的反馈意见。本研究以天津师范大学社会工作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试图了解毕业生们就业和职业适应状况以及他们对本科教学的看法和评价,以期为今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较为客观和现实的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中,尤其是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应当重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掌握较强的专业技能的同时拥有职业精神。故而,在这一背景下,文章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进行探究。本文以工匠精神的内涵为基础,进而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如何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提出几点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