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韩非子——外储说中,有一段小故事,谈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因为齐桓公非常喜欢穿紫色的衣服,他这种喜好,立刻经由朝廷传遍京城,接着又传到了全国各地,紫色的衣服顿时成为全国人民最喜爱的衣服。  相似文献   

2.
正"近君子,远小人",既是用人之道也是交友之道,这是齐桓公留给历史的启示。齐桓公是史上赫赫有名的国君,曾称霸于春秋时期,就是这么一位"权无霸",最终竟栽在三个小人手里。宋代大文学家苏洵在《管仲论》中曾叹道:一天没有管仲,那么,三小子就可以弹冠相庆了。苏洵笔下的"三小子"就是齐国国君身边的三个小人:一  相似文献   

3.
鲁、梁两国和齐国接壤,战略地位重要,是齐国潜在的最大威胁.齐桓公一心想吞并这两国,但又不想动用武力,心里很是纠结。管仲想了个很好的办法:经济殖民。  相似文献   

4.
管仲,这位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一个霸主的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在受齐桓公委任治理齐国时,特地要了三种权力:第一,要能"临贵",就是要有管理达官贵族的职权.否则,"人微言轻","名不正,言不顺",说得对也没人听.因此,齐桓公封管仲为上卿(当时文官中的最高职务).第二,要能"使富",就是管理经济的权力.经济是基础,只有具备了经济管理权,才能富国强兵.因此,齐桓公把齐国的税收大权也交给了管仲.第三,要能"制近",就是对王公贵戚的制裁权.因此,齐桓公尊称管仲为"仲父",以示信任.于是,齐国大治,称霸天下.  相似文献   

5.
王巍 《决策探索》2014,(24):79-80
公元前7世纪初叶齐国称霸中原后,偏安于长江、汉水一带的南蛮子楚国也在一步步地强盛起来。据《左传》记载,公元前656年齐楚两国开战,楚成王熊怿派屈完迎战于召陵(今河南郾城),屈完为使齐国不战而订盟,曾向齐桓公小白夸耀楚国国防之强大“: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相似文献   

6.
正管仲(公元前723—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有"法家先驱""华夏第一相""圣人之师"之称。他曾辅佐齐桓公对齐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有效的改革,使齐国很快实现了"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的目标,为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管仲的思想精华集中体现在《管子》一书中。该书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军事等  相似文献   

7.
《资治通鉴·周纪二》中记载了齐王与魏王比宝的故事:公元前355年,齐威王和魏惠王打猎时在郊外相遇。魏惠王问:“齐国也有宝吗?”齐威王说:“没有。”魏惠王说:“寡人国家虽然很小,但有十枚直径一寸、能照亮前后各十二辆车的明珠。您齐国那么大,怎么没有宝呢?”齐威王回答道:“寡人当作宝的和您的不同。我臣有檀子,  相似文献   

8.
正综合性经济改革春秋时期,齐国的齐桓公是个有政治理想的人,他既想坐稳国君的位子,又想在诸侯争霸中抢得先机,但摆在他面前的现实却与目标相去甚远。齐桓公知道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任用能人,他看中了一个人,名叫鲍叔牙,但鲍叔牙认为自己的才能只够辅佐齐桓公做一个守成之君,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于是推荐了自己的好朋友管仲。齐桓公于是拜管仲为国相。  相似文献   

9.
古人崇尚“天人合一”的观念,根据《易经》和《黄帝内经》的论述,人的生理体质可按五行分类:从天来说,分为风、寒、湿、燥、火;从人来说,分别对应木型人、水型人、土型人、金型人、火型人。
  木型人:对应的是“风”。这类人不大喜欢穿白色,易患感冒、过敏,由于风气通于肝,还易患肝及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
  水型人:对应的是“寒”。这类人平时喜欢穿黑、蓝、紫等深色,不大喜欢穿黄色。他们多为寒性体质,容易阳虚肾虚,衣服应护住腰腿。  相似文献   

10.
王东溟 《领导文萃》2008,(23):67-72
为总理准备火化的衣服 周总理病重后期,我们仍然抱着他能病愈出院的一丝希望,谁也没有提出后事的准备,对总理1976年1月8日病故我们仍感突然。遗体送去北京医院的当天,就要我们把衣服送去。我们去问大姐,她明确告诉我们,不给做新衣服,要选他平时最喜欢穿的,现有最好的衣服。我们选了总理冬天穿的灰色凡拉绒中山装,这一套较好,虽说旧些,可没补补丁;一件布衬衣,这是一件比较好的衬衣,  相似文献   

11.
<正> 鲁宾孙罹难荒岛,稳定下情绪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按照商业簿记上“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当时的好处和坏处公公正正排列出来:陷在一个可怕的荒岛上,与人类隔绝、困苦万状,没有衣服穿,没有抵御野人和野兽的防御能力和手段,没有人可以谈话、没有人来解除愁闷,列入坏处;人还活着,没有被饿死在不毛之地,处在一个热带气候里、不需要衣服穿,没有看见非洲的那种野兽,海岸附近有  相似文献   

12.
侯琦  宋青 《领导科学》2003,(14):44-45
管仲(约公元前730~前645年),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安徽颍上)人,是春秋初期齐国著名的宰相和政治家、改革家。管仲在40余年的宰相生涯中,将满腹经纶付诸实践,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把处于东海之滨的小小齐国治理得民殷物阜,国富兵强。他为政“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史记·管晏列传》),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记录管仲言行的《管子》一书,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被称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今天治国平天下借鉴”。一、“立政为公”的…  相似文献   

13.
用贤之道     
齐桓公问管仲说:“我想使酒在酒杯中变坏,牛羊肉坏在祭器中,这样做是否有害于霸业呢?”管仲回答说:“这当然是很不好的行为,然而并不影响霸业。” 齐桓公说:“怎样会影响霸业呢?”管仲回答说:“不知道谁是贤才,就会有  相似文献   

14.
30年前1978年,我上小学三年级。那时候的我很容易感冒,生病了一般都吃银翘解毒片,这药片大,难闻难咽,一次要吃四五片。见脸上总挂着鼻涕,奶奶总是唠叨:“要你打完球就把衣服穿上,贪凉吧。用热水泡泡脚就睡觉去。”记得那时奶奶对泡脚总是情有独钟,老用她那永远不变的四川万州腔说:“有钱吃补药,没钱泡泡脚。”说得顺口又好听。于是,“泡脚”一事,便总是萦绕在我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15.
对日关系新思维--中日民间之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2002年1月,我启程访问日本,正是北京最寒冷的季节。不过,一件刚刚发生的事让人心里感到更加寒冷,这就是赵薇事件。名演员赵薇出于商业目的,穿了一件类似日本军旗图案的时装。我看过杂志上转发的赵薇穿这件衣服的照片,也许照片比较模糊,如果不是旁文注明“类似日本军旗”,我还看不出衣服的玄妙。赵薇穿衣的结果是遭到全国声讨。声讨者不管赵薇是否知情,不管她穿这套服装干什么,也不顾及她个人权利和声誉,就在媒体和网上诅咒她“是汉奸卖国贼小日本的艺妓”、“应该强奸应该挖祖坟”等等。还有人把她的头和别人的身子拼接在一…  相似文献   

16.
《吕氏春秋·顺说》篇中记载,齐桓公知道管仲有匡世之才,想得到他,而管仲这时在鲁国,齐国和鲁国在经过一番交涉后,鲁国便派差役把管仲捆绑着用车送到齐国去。差役唱着歌走着,管仲想尽快到达齐国,于是说,我为你们领唱,你们跟着我唱。管仲所唱的歌都是适合赶路的,差役也就不觉得疲倦了,因而走得很快,不久便到达了齐国。这则小故事给我们一个启示:人只有在精神愉悦、心情舒畅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创造出一流业绩。因此,领导者在做好科学决策、总揽全局等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为下属提供适合工作、适合发挥聪明才智的良…  相似文献   

17.
西装     
高一 《领导文萃》2010,(8):146-147
我这人不大讲究穿着,平时很少穿西装出门。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妻忽然心血来潮,从衣橱里翻出我结婚那天穿的西装,说:“今天就穿这套西装上班吧。”我想:“穿就穿,反正穿啥都一样。”临出门时一照镜子,人还真精神了许多,索性又将皮鞋脱下擦得锃亮,这才气宇轩昂地去上班。  相似文献   

18.
《韩诗外传)记述了一位麦丘邑人向齐桓公祝寿的故事。这个故事既有趣,也很发人深省。 齐桓公有一次追逐白鹿到了麦丘,遇见了一位八十三岁的老人。齐桓公和老人饮酒,饮到兴致勃勃的时候,齐桓公要求老人为他祝寿。老人最初推辞说:“野人不懂得怎样为国君祝寿。”桓公说:“就以你的寿数来祝福我吧。”老人便举杯再拜视道;“愿国君长寿,不重金玉,重视人民。”桓公说:“祝得好!祝得好!至德不孤,善言必再,你  相似文献   

19.
《国语·鲁语》中记载,季文子虽官居鲁国宰相,但他的妻子儿女却没有一个人穿绸缎衣裳;他家里的马匹,也只喂青草不喂粟米。于是,孟献子的儿子仲孙责问:“你身为鲁国的宰相,可是你的妻子不穿丝绸衣服,你的马匹不用粟米来喂,难道你不怕朝廷上百官耻笑你吝啬吗?难道你不顾及与诸侯交往时会影响鲁国的声誉吗?”季文子答日:“我当然也愿意穿绸衣、骑良马,可是看到国内老百姓吃粗粮穿破衣的还很多,我因此不敢让全国父老姐妹粗饭破衣,而我家里的妻子儿女却过分讲究衣着饮食。  相似文献   

20.
一天,齐桓公向手下的大臣管仲炫耀自己的马车和驾车的车夫。管仲问那个车夫:"既然主公说你是最好的车夫,你驾车的经验是什么?"车夫说:"我驾车的经验就是让每一匹马都竭尽全力来拉这车,谁都不偷懒,把全部的力量都用在拉车这件事上。"管仲点点头,回头冲齐桓公说:"主公啊!这个人的车不能坐。我判断,这辆马车不出十天就一定会车毁人亡。"结果没几天真的出事了,马车当道翻车,整个车散了架。齐桓公说:"你真厉害,你怎么知道这车一定会出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