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信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无处不在,因此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时刻都在获取、传递或呈现大量的信息。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课程的各个方面都有待完善。本文主要针对信息技术课程本身以及课堂教学过程,梳理当前在教学中,在育人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和解决对策,从而挖掘出信息技术课程在当下社会时代背景下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2.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每时每刻都有新技术、新产品面世。信息技术课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应承担起完成教学以及跟上信息技术发展步伐的艰巨任务。然而,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我们不可能让学生使用到最新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那么,我们如何在装备相对落后的软、硬件系统的计算机教室内向学生讲解信息技术知识,让学生了解最新的信息技术发展信息呢?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从课程结构上将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列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但全国各地只要具备基本条件的学校都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开设。因此,我们必须把其当作一门独立的课程看待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从课程结构上将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列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但全国各地只要具备基本条件的学校都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开设。因此,我们必须把其当作一门独立的课程看待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高校建立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既要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理解与认知,还要共同实现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教育目标。在教学相关的各个方面都要准备充足,以此来更好地保障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开展。本文基于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实现路径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6.
课程育德工作是落实德育首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新时期课程改革和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为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课程实施过程中,建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育人机制,课程育德以充分发挥学生科课程育人的作用为出发点,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育德能力为核心,以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发挥课程育德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程育人实效,全面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7.
方媛 《办公室业务》2014,(1):110-111
本文调查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现状、用户信息需求以及信息来源,并基于此针对传统图书馆在云计算、物联网等各种信息技术崛起背景下所受到的冲击展开探讨,提出了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智慧图书馆拓展育人新功能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8.
信息科技学科是一门集信息常识和常用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基础型课程,是最新科学前沿的课程,以应用软件为载体,注重的是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处理能力的基本方法和操作。  相似文献   

9.
涂国萍 《经营管理者》2009,(15):310-310
在全国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同时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自己所任教的课程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这就是"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与学方式。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兴起,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各级学校学科课程相整合,促进教改创新,已逐渐成为各级院校教学研讨的热点。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没有单一固定的模式,必须在实践中依据不同学校、专业、课程和学生层次水平反复研究摸索。 高等职业院校虽然也是高等院校,但其生源素质相对较差。高职院校要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深受基层和生产第一线欢迎的新型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差异颇大。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特色、学生特点及其所培养的人才目标决定它必须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教育信息化道路,没有前人可以请教,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是单一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而是要针对课程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凭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摸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开发出新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促进教改创新,最终达到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精神的目的。下面本人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几个具体案例谈谈个人对高职教育教学课程设计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既是教育信息化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需要。2001年,教育部在颁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音乐教师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理应成为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整合的重要一环。下面就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的整合实践,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2.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是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由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内容更新很快,所以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关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有很多,我们也可以从其他发展比较成熟的学科中吸取成功的经验,但信息挂术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新兴学科,在教学中还是有其一定的特点的,例如大部分时间在微机室授课就是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在微机室上课,如何才能保证让教师高效率地教,学生高效率地学,笔者结合几年来对信息技术教学和微机室管理维护的认识,谈谈自己对在微机室上课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小学科学课作为一门重要的教育课程,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代的教育要求,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科学教学中,势在必行,在此过程中,怎样在小学科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如何将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本文从几个方面,探索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科学课进行有机整合,并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进行探究,研究在小学科学课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在最大程度上使信息技术和科学课程整合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4.
瞿蔚 《经营管理者》2009,(20):310-31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的讲为主,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教学的规则发生了变化,教师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学生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09年10月9日,北京市高考改革新方案,将信息技术会考成绩作为高考升学录取的依据,提升了信息技术课在中学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这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起点,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它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7.
吴钢 《科学咨询》2007,(21):48-48
《数据库应用基础》是电大成人教育开设的一门信息技术课程,一般鲋舌两部分内容,数据库管理基础知识和程序设计基础知识。这门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非常重要,作为现代的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不仅要懂得一些常用的办公软件,懂得网络,而且也应该初步掌握数据库和程序设计的相关知识,为他们的职业生涯打好坚实的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枯燥、难学是不少学生的体会,尤其对偏文类学生。本文通过分析课程特色及在成人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授课方式及考试形式方面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关于在成人教育中,《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许多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基础教育正进行着全面的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成为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准绳,而“信息素养”作为一个关键词出现在新课程标准中。作为新课程标准未来的实施者,师范生有三重身份,即学生、社会人以及准教师。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学生身份要求师范生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学习;社会人身份则要求师范生具备信息时代生存能力,进行终身学习;而师范生最重要的特点是准教师身份,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育教学的绩效是合格教师理应具备的信息素养。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可解读为四个有机结合的层面,即信息意识、信息认知、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  相似文献   

20.
1998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有关人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第一次提出“课程整合”概念,并成立“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组。相关学者定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划分为三种模式:一是作为学习对象,主要目的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学习过程中有时结合其他课程内容;二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三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笔者在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课时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第一种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