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寿福  张华 《学术交流》2012,(4):120-123
城镇化被认为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对我国城镇化水平的真实性及其对农民的影响存在着争议。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与农民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包括农业纯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对提高农民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具有显著影响,而工业化的影响均不明显,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联性很低。建议加强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性改革,更多地关注农民利益,加快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的工业化转移和城镇化、市民化步伐,促进城镇化、工业化的协调发展,使农民能更多地分享经济增长成果。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黑龙江省在拨乱反正、恢复创伤的基础上,与全国各地一样,进行了举世瞩目的农村经济改革。经过20年的改革,农村生产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长,消费水平稳步提高,农民家庭生活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方向逐渐迈进。一、农民收入状况的显著特征分析黑龙江省1978—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变化情况,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从总体上看─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统计资料表明:1978—1996年的18年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总体上说持续稳定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  相似文献   

3.
李靖 《学术交流》2003,(11):73-77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的形势非常严峻,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非农就业机会的减少、城镇化水平低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从目前的情况看,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农村城镇化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文章利用1995-2008年我国农业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作农民收入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对农民收入结构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我国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生产性收入,生产性收入分为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文章选择相关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农业结构调整、改善财政支农结构、加大对农民教育的扶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是提高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文章最后给出相应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农村经济系统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很大发展。但自90年代以来,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最重要指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持续下跌。据最新资料,1998年黑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比较,已负增长09个百分点。黑龙江农村经济系统增产不能相应增收和农民人均纯收...  相似文献   

6.
居民收入构成来源对城乡差距的影响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全年总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项.从四分项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转移性收入,二者都起着差距促增的作用,而经营性收入则发挥了主要的差距促减作用,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很小.从主辅收入角度看,主要收入差距是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从初次分配收入和再分配收入角度看,初次分配收入是差距贡献的主体,但发挥着差距促减的功能,而再分配收入却发挥着差距促增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乏而无力,国有企业困难重重,农村市场启而不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占中国人口70%的农民的消费难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民收入水平及其预期过低,延缓了农民的即期消费。企业要研究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特征和消费需求,生产出适合农村市场需要的物美价廉的商品,吸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提高居民购买力,促进经济增长,寻找开拓农村市场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20亿元,增长12%左右。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00亿元,增长4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8.5亿美元(新口径),增长115%。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0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改革:预计到年底,辽宁省国有大型工业企业股份制改造面可达到60%以上,国有中小型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面可达到80%以上。经济布局: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的中部城市群经济区、以大连为龙头的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和辽西沿海经济区的区域经济新格局。“三农”:全面取消…  相似文献   

9.
剩余索取权:农民增收问题的起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纵观我国农民收入增加的过程可以看出 ,我国农民收入增加无非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一是潜在收入流的释放及新收入流的产生而使经济剩余总量增加 ,二是权利结构的改变即农民作为一个经济主体的剩余索取权的获得和增加。运用农民剩余索取权这一概念不仅能够解释我国农民以往收入增加的有关原因 ,而且可以为解决今后农民问题提出一个适用的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广东省揭阳市四县农户的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模型,从农户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人均非农业收入三个方面,分析了农地流转中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只对农民的农业收入有负影响;受教育程度对农民的非农业收入存在正影响;家庭劳动力数量对农民的收入,包括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都存在正影响;耕种土地对农民的农业收入存在正影响,对非农业收入存在负影响;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存在正影响。提出在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基础上加快和规范农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甘肃省农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甘肃省地处内陆 ,历史上经济长期封闭 ,生产力水平低下 ,商品经济不发达 ,思想观念较保守 ,尤其是农村经济总体水平低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且很不完备 ,重要农产品产量在全国所占比例低 ,农业商品化程度低 ,农村教育发展缓慢 ,劳动力素质不高 ,农民生活水平处于全国较低的行列。农民人均纯收入 1 978年仅为 1 0 1元 ,1 998年达到 1 3 93 .0 5元。总体水平在全国的排名仍然处于较后的位置 ,1 998年我省农业总产值处于全国 2 4位 ,人均农业总产值位于第 2 7位 ,农民人均纯收入位于第 2 8位。另外 ,我省自然条件多…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供养标准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据民政部公告77号显示,截至2006年11月30日,集中供养全国平均标准由1844元提高到了2229元,增幅为21.88%。但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相比,当前的五保供养标准仍然偏低,农民人均纯收入2006年全国平均数为  相似文献   

13.
论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制度是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基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土地制度改革,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发挥了积极作用,使我国农村、农民和农业经济发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然而,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呈逐年递减趋势: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1997年为4.6%,1998年为4.3%,1999年为3.8%,2000年仅为2.1%;农业增长乏力,拖了我国工业化后腿;农村现代化步伐减慢,城乡差距拉大.所有这些表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传统土地制度创新带来的报酬递增效应已经消失,"三农"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进行土地制度的再次重大改革.本文通过对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剖析,提出实施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而农民增收问题的瓶颈是西部地区农民的增收问题。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缺失呈现为 :纯收入绝对数较低 ;人均收入增速减缓。拙文阐述了影响西部地区农民增收的瓶颈制约 ,并提出西部地区农民增收可选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赵超 《探求》2006,(Z1):96-97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之间一直未能建立起均衡增长的良性互动机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城乡联系显著增强,但城乡分割的经济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城乡发展仍未进入良性互动的轨道.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日益严重.这不仅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影响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和谐社会的本质包含了统筹城乡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符合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经济规律;城乡统筹发展符合和谐社会所要求的缩小城乡差别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江苏省人民政府于2011年2月18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省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在文件中,江苏省人民政府确定了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600元、福利机构集中养育孤儿每人每月1000元的最低养育标准,并明确提出要按照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逐年提高孤儿养育标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产品销售不畅,农业增产不增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民利益受到损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各地各部门围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做了大量工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适时地把增加农民收入摆到了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可以说,今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必须依靠农民消费和农村市场的拉动。只有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必须从全局的高度,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大力气解决好这个问题。农村市场占西部商品市场的主导地位,只有大力开…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农民增收视角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取多予"的农业政策,难以保证长效的农民增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提升农民增收的关键.目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不足,导致劳动力素质低,影响了现代农业发展、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致使农民收入增长徘徊不前.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对于提高农民农业技术的运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充分挖掘农村潜在的人力资源,创新农村教育、农民培训模式,采取学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卫生保健和医疗保险等措施.同时,为劳动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保障不仅消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农村消费需求得到扩张,还提高了农民收入,缩小了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而这两方面作用最终均提高了中国居民总体的消费需求。以中国1992—2011年的人均农村转移性收入数据代表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支出,以支出法GDP中的居民消费总额代表居民消费需求,通过对两者增长序列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之间不仅协同性显著,而且还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社会保障有利于拉动全社会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20.
甘肃信贷扶贫运作的观察与思考李文光,苟崇廉,赵志波“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出台和全省“四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标志着甘肃扶贫开发工作开始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到2000年,用不足7年的时间,解决全省427万贫困农民的温饱问题,力争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